败血症病情发展迅猛,损害遍及机体各组织和脏器,治疗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除感染诱因,消除病原菌并控制感染,全身支持治疗等,尽量避免脏器功能衰竭等。
一旦确认败血症或发现有败血症临床特征的病人,应立即留取病原学标本(包括至少两次血培养),同时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并根据临床反应、微生物学结果及基础状况等具体情况确定疗程。
(一)感染源不明确时的经验治疗
1.儿童 氯唑西林50mg/kg,最大剂量2g,静脉滴注,q4h~q6h。加头孢噻肟50mg/kg,最大剂量2g,静脉滴注,q6h~q8h;或头孢曲松50mg/kg,最大剂量2g,静脉滴注,qd。
2.成人 氯唑西林2g,静脉滴注,q4h~q6h。加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
青霉素过敏的病人,亦可用下列抗生素代替氯唑西林。头孢唑啉1~2g,静脉滴注,q8h。也可用单一药物治疗:头孢他啶1g(儿童剂量:50mg/kg,最大剂量1g)静脉滴注,q8h。
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病人 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病人(中性粒细胞<1×109/L),若发热≥38℃,应采用有协同作用的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必须覆盖G+菌和G-菌。当明确致病菌及药敏结果后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4.有高危因素的败血症 如病人中性粒细胞<0.5×109/L或中性粒细胞减少预计持续7d以上时,急需使用广谱抗生素经验治疗。
头孢他啶1g,静脉滴注,q8h。或替卡西林/克拉维酸3.2g(儿童剂量:50mg/kg,最大剂量3.2g),静脉滴注,q6h。同时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若病人没有发生休克或MRSA定植,不应使用万古霉素。若血培养分离到对其他药物耐药的G+菌,应给予万古霉素治疗。
(二)存在可能感染源时的经验治疗
1.泌尿系统为感染源 败血症常由肠道G-杆菌或粪肠球菌引起。
头孢噻肟1g,静脉滴注,q8h;或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qd。但这种方案未充分覆盖铜绿假单胞菌或肠球菌。
2.胆道或胃肠道(包括逆行性胆管炎)为感染源 可能的致病菌包括肠道G-菌、厌氧菌,特别是厌氧球菌、脆弱拟杆菌,偶有粪肠球菌。
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2g,静脉滴注,q6h。加甲硝唑500mg,静脉滴注,q12h。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的细菌感染可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但若不用氨基糖苷类,可用下列药物替换:头孢噻肟1~2g,静脉滴注,q8h;或头孢曲松1~2g,静脉滴注,qd。
3.女性生殖道为感染源 常见致病菌包括厌氧菌(特别是厌氧球菌)、肠道G-杆菌、链球菌,偶为葡萄球菌。
常用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2g,静脉滴注,每6h1次;或加用头孢噻肟1~2g,静脉滴注,q8h;或头孢曲松1~2g,静脉滴注,qd。一般情况下尚需要同时使用甲硝唑500mg,静脉滴注,q12h。
4.皮肤感染(包括蜂窝织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化脓性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可以使用氯唑西林2g,静脉滴注,q6h。
当明确皮肤感染是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时,可以使用单一抗生素:青霉素G。
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用头孢唑林1~2g,静脉滴注,q8h。或克林霉素600mg,静脉滴注,q8h。
5.面部或眶周蜂窝织炎 除上述病原菌外,5岁以下儿童面部或眶周蜂窝织炎常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除用上述方案外,加用:头孢噻肟50mg/kg,最大剂量2g,静脉滴注,q8h;或头孢曲松50mg/kg,最大剂量2g,静脉滴注,qd。
6.压疮、缺血性溃疡感染、糖尿病足并发感染 外科清除坏死组织是治疗的重要部分。常见的致病菌可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G-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厌氧菌。
氯唑西林加甲硝唑,同时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7.血管内插管(包括中心静脉插管)败血症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其他病原菌包括G-杆菌、真菌。
一旦怀疑为败血症则应立即拔除血管内导管,并将尖端送培养,以便明确致病菌。若有隧道感染或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或血栓栓塞,或为真菌感染,则中心导管更应拔除。然而,若导管难于替换或病人的状况正在改善,则可延期拔除。
菌血症可疑的病人,如果根据临床经验分析MRSA可能性小时,起始应给予下述抗生素并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氯唑西林2g,静脉滴注,q6h,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程2周。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可增加疗效。
如果病原菌毒力相对较低,如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时一旦拔除受感染的导管,败血症可迅速痊愈,并非均需抗生素治疗。然而,若病人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由毒力较强的病原菌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因为可能进展为深部感染(如心内膜炎、骨髓炎、眼内炎),必须延长治疗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非常高,当明确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立即给予万古霉素。
8.肺部为感染源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通常是儿童重要的致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比军团菌或克雷伯杆菌更常见。可以使用氯唑西林,必要时使用万古霉素,剂量同上。
对成人病人而言,所用抗生素应覆盖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等G-菌。经验用药可用阿奇霉素加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必要时使用万古霉素,剂量同上。
(三)致病菌明确时的针对性治疗
1.铜绿假单胞菌为致病菌 可以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4.5g,静脉滴注,q4h。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可用头孢他啶2g,静脉滴注,q8h。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疗程至少7d,总疗程应根据原发感染灶确定。
2.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成人由静脉内插管引起的败血症,如果插管已及时拔除,静脉用药平均疗程可缩短至10~14d。若疗效慢或深部感染,或原发感染灶不明,应持续静脉用药至4周,口服用药2~4周,总疗程6周以上。
对葡萄球菌心内膜炎,应全疗程静脉给予抗生素。
对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可能需持续口服用药数月。任何部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只要病菌对青霉素敏感,就应首选青霉素治疗。
(1)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氯唑西林2g,静脉滴注,q6h。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用头孢唑林1~2g,静脉滴注,q8h。
(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1g,静脉滴注,q12h。
3.脑膜炎奈瑟菌 青霉素10万U/kg(所有年龄),最大剂量480万U/次,静脉滴注。国内目前常使用超大剂量的青霉素,如每次960万U,甚至更多,但应用青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临床尚缺乏对使用超大剂量青霉素疗效的详细评估。
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疗程5~7d。
4.白假丝酵母菌 氟康唑400mg(儿童剂量:6mg/kg,最大剂量400mg),静脉滴注,qd。临床症状改善后,可继续口服氟康唑200~400mg,qd,整个疗程2周以上。
对氟康唑耐药时可使用两性霉素,疗程至少2周。
也可使用伏立康唑,首日剂量:400mg,静脉滴注,q12h;维持剂量:200mg,静脉滴注,q12h;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剂量同维持剂量。或使用卡泊芬净,负荷剂量:70mg,静脉滴注,qd;维持剂量:50mg,静脉滴注,qd。疗程不少于2周。
两性霉素的毒性较大,临床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首剂使用时应密切观察病人。两性霉素的不良反应很常见,有多种方法用来减少其毒性。在输注两性霉素之前,目前推荐给予0.5~1.0L生理盐水。氢化可的松、抗组胺药、止吐药或解热药可缓解症状。使用两性霉素必须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肾功能、全血细胞计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