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法

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法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功效为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方中芩连配干姜,为辛开苦降、清上温下,调和脾胃阴阳之剂。本方寒热互用,辛开苦降,以治疗胃肠疾患为主。此下寒上热,投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原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1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

1.寒格:因下寒盛而将热邪格据于上。

【释义】

本条论胃热脾寒、寒热相格的证治。本自寒下,指患者平素有脾胃虚寒下利证,此下利当清稀而非臭秽黏腻,并见腹部绵痛、喜得温按等。如此虚寒下利又感外邪,医者不查,复用吐下之法,不仅脾胃阳气更伤,下寒更甚,而且引邪入内,邪热内陷,形成上热下寒,寒热格拒之证。此处“本自寒下”乃仲景强调脾寒易为胃热所掩盖,误予吐下,故医者临证须得详审。“食入口即吐”是胃热气逆的辨证关键。王太仆说“食入即吐,是有火也”。据此可见此证胃热气逆较重,应见口干而苦、脘中饥嘈、舌红苔薄黄等。故本证胃热脾寒夹杂其间,误用下法不仅令脾阳更伤,还令阴阳逆乱加重,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因见症情加重。治当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方义】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功效为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本证寒热格拒较甚,因胃热重而呕逆尤剧,故重用黄芩、黄连苦寒以清上热,热清胃气得降,呕吐自止。配干姜辛温以祛下寒,寒去脾气能升,则利自除。人参补益中气,助中焦运转之力。方中芩连配干姜,为辛开苦降、清上温下,调和脾胃阴阳之剂。

本方主治寒热格拒之呕吐。本方寒热互用,辛开苦降,以治疗胃肠疾患为主。历来文献中,有治疗呕家夹热;治胃反,心胸郁热,心下痞硬或嘈杂,骨蒸劳热,心胸烦闷,咳嗽干呕,或下利;治伤寒脉迟,胃冷呕吐;治膈有热,吐逆不受食等记载。但必须具有口苦、喜冷的热证现象和脉虚的虚证现象,而且单用黄芩、黄连一类的寒性止吐药品完全不受。喜热性饮食之吐证忌之。

【历代论述】

章虚谷:仲景云,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是本来中宫虚寒,误行吐下,反动厥阴相火,与寒气格拒,更逆吐下。故以人参、干姜温中助气;芩、连泻三焦之相火,使阴阳气和,则吐下自止。此但中焦受伤,故不用附子,与少阴之格阳证不同也。(《伤寒论本旨·厥阴篇方》)

陈修园:凡呕家夹热不宜于橘半甘草,以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若汤不得入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许,徐徐呷之,此少变古法,屡验。(《伤寒论浅注》)

【病案分析】

姜春华医案:江某,女,32岁,1977年4月23日初诊。呕吐,面赤,自觉胸中火热,有气上冲,进食即吐,兼有腹痛下利。舌苔厚腻,脉弦。此下寒上热,投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处方:干姜、黄连各6克,黄芩9克,太子参30克。水煎服。服1剂,所患若失[2]

按语:气冲上逆,面赤苔厚,肠中火热,乃胃热之证,故用黄连、黄芩清泻胃热;腹痛下利属于有寒,故用太子参、干姜健脾温中,治上热以寒,治下寒以热,投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效如桴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