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最常见的一种青光眼。本病患病的高峰在40岁以后,青壮年也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有明显的家族倾向,近视眼患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多。3.手术治疗 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最后治疗手段,术后视力下降及白内障的发生率较高。常用的手术为小梁切除术及其他滤过性手术。1.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多可逐渐失明。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最常见的一种青光眼。其特点是眼压升高时房角仍然开放,病情进展甚慢,且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甚至个别患者的一眼已经失明,还不知是何时患病。这种无明显自觉症状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警惕,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本病患病的高峰在40岁以后,青壮年也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有明显的家族倾向,近视眼患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多。

【临床表现】

眼压升高,眼底视盘凹陷以及典型的视野改变为本病主要临床特征。

1.由于早期眼压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中等程度的升高,眼组织能够代偿,故多无自觉症状,或稍感头痛、眼胀、视物不清,但休息后即消失。

2.当眼压波动较大或眼压水平较高时,也可出现虹视或雾视。

3.到了晚期双眼视野都缩小时,则可有夜盲和行动不便等现象出现,中心视力不受影响。

4.房角大都是宽角,外眼及前房深浅正常,眼底检查视盘凹陷增大是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正常,随着病变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变大加深,最后形成盂状形态,整个视盘呈蓝白色调,凹陷直达视盘的边缘,视网膜中心血管在越过视盘的边缘处呈屈膝状或爬坡状。

5.眼压波动的幅度增大,正常人24h眼压波动<5mmHg(0.67kPa),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波动>8mmHg(1.07kPa)。眼压波动的特点是清晨和上午较高,到下午逐渐下降,至半夜最低;双眼眼压波动>5mmHg(0.67kPa)。

6.由于视盘的病理改变,视野出现缺损,早期生理盲点扩大。随着病程的发展,周边视野进一步向心性收缩,最后形成管状视野。

【诊断要点】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诊断主要根据眼压、眼底及视野的改变。诊断要点:

1.眼压>24mmHg(3.20kPa)、24h眼压波动>8mmHg(1.07kPa),双眼眼压差>5mmHg(0.67kPa)。

2.眼底视盘凹陷扩大C/D>0.6,双眼C/D差值>0.2,视盘边沿变薄,血管曲膝状改变。

3.视野缺损,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

【治疗】

治疗比较困难,目前还达不到治愈水平,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护视功能。

1.药物治疗 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力求以最低的剂量使病情稳定。

(1)1%~2%毛果芸香碱眼液点眼,每日3~4次,眼压控制后可减为每日1~2次。

(2)0.25~0.5%噻吗心安点眼,每日1~2次。

(3)局部用药不能控制眼压者,增用Diamox 250~500mg口服,每日1~2次,长期应用应注意电解质平衡及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4)近年来出现的新药物:①氟哌啶醇配成0.5%的滴眼液,每日点眼2次,持续用药;②2%美托洛尔(美多心安)滴眼,每日2次,持续用药;③0.25%盐酸可乐定滴眼,每日2~3次,持续用药;④1%葛根素滴眼液滴眼,每日2次,持续用药。

2.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时,首先选用激光小梁成形术,术后还须继续应用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最后治疗手段,术后视力下降及白内障的发生率较高。常用的手术为小梁切除术及其他滤过性手术。

【注意事项】

1.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多可逐渐失明。诊断确定以后,医师应将本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告诉患者,以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2.本病首选药物治疗,对手术要慎重,只有在药物治疗无效,视功能继续破坏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

3.患者在服用Diamox期间应鼓励其多饮水,以防止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4.要教育患者正确对待本病,既不能麻痹大意,又不要悲观消极,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病最严重的后果是未能及时发现,一旦发现并确诊后,只要配合治疗,注意观察,定期复诊、随诊,可使病情稳定。

5.患者平时要适当休息,情绪要乐观,避免情绪波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