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压异常升高,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的损害,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下面主要介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典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以下几个不同的临床阶段,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视功能改变特别是视野缺损,是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概  述

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压异常升高,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的损害,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正常人眼压为10~21mmHg,昼夜压力相对稳定,双眼眼压差不应>5mmHg,24h眼压波动范围不应>8mmHg。生理性眼压的稳定性,有赖于房水生成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若房水的生成量相对不变,房水循环不畅,会引起眼压升高;若房水循环正常,房水生成量增加,也会引起眼压升高。

根据前房角形态、病因机制及发病年龄3个主要因素,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3大类。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开放状态,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

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了前房角,或与小梁网发生永久性粘连,房水流出受阻,导致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可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下面主要介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公认的观点是与眼球异常的解剖结构和促发因素的存在有关。

(二)临床表现

典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以下几个不同的临床阶段,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

急性发作期症状:剧烈的头痛、眼痛,视力急剧下降,常降到指数或手动,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球结膜水肿、混合充血或睫状充血,角膜水肿,前房变浅、房角关闭、瞳孔束椭圆形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压可突然高达50mmHg以上,眼球坚硬如石。

(三)治疗要点

迅速降低眼压,挽救视力。首先用药物降低眼压,待眼压恢复正常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护理要点

1.用药指导,给予降眼压药物和缩瞳药,注意观察药物的反应及不良反应

2.眼压控制正常后,行手术治疗,做好手术前、后护理。

3.健康指导,避免诱发因素

(1)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做好心理疏导并教会病人控制情绪的方法。

(2)不宜在暗处久留。

(3)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ml,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发作。

(4)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禁浓茶、咖啡、烟酒以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少低头时间,注意衣领不要过高,防止头面部充血,以防眼压升高。

(6)介绍眼压升高的表现,说明坚持用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特点是发病缓慢,症状隐匿,眼压虽然升高,房角始终开放,并有特征性的视神经盘变化和视野缺损。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由于房水排出系统病变所致。

(二)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视功能改变特别是视野缺损,是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典型的开角型青光眼具有3大指标:眼压升高、视神经杯/盘比大于0.6、视野缺损。

(三)治疗要点

控制眼压升高,防止或延缓视功能进一步损害。以药物治疗为主,无效时再行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护理要点

1.用药指导 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手术治疗 做好手术前、后护理。

3.健康指导 正确对待疾病,避免情绪激动;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禁浓茶、咖啡、烟酒以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向病人讲解本病相关知识。

四、先天性青光眼病人的护理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影响了小梁网及Schlemm管系统的房水引流功能,导致眼压升高。根据发病年龄的早、晚分为婴幼儿型青光眼和青少年型青光眼。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是基因遗传。

(二)临床表现

1.婴幼儿型 畏光、流泪、眼睑痉挛。检查可见眼球扩大,前房加深。眼底可见青光眼性视神经盘凹陷,且出现早、进展快。

2.青少年型 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虹视、眼胀、头痛等症状。有轴性近视,多数房角是开放的。

(三)治疗要点

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四)护理要点

1.向患儿家长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

2.手术治疗,做好手术前、后护理。

3.健康指导,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做好心理护理,消除自卑心理;宣传孕期保健知识,注意优生优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