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高脂蛋白血症药物的使用误区

治疗高脂蛋白血症药物的使用误区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汀治疗的获益远远大于不良作用,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减少药物剂量常可使升高的转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转氨酶常不会升高。

1.认为只要血脂高于正常值就需要服药 对于没有遗传因素且无明显冠心病表现的患者,总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值时,有的医师就使用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了治疗,这是不正确的。评估血脂谱时除注意上述指标外,更重要的是应计算LDL-C/HDL-C比值。此比值被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该值<3时,说明仅有低度危险性,往往不需要药物治疗,只有在该值>3时,才使用药物疗法。只有在调血脂的首要疗法如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矫正等非药物干预未能达标时,才应考虑用药。

2.认为调脂药物少量短期应用就能达到降脂作用,高剂量不安全按照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原则,患者LDL-C水平应控制在2.59mmol/L以内。有些医师害怕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有些情况下该用而未用,或象征性地、少量、短时应用,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他汀类药物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如果不能达到用药疗效,而斑块一旦发生破裂,即可导致急性附壁性甚至闭塞性血栓形成,后果非常严重。

3.认为开始使用调脂药物的早晚不影响病情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还能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功能,抗血栓形成,抑制炎性细胞的作用,抑制或增加平滑肌细胞及增加胶原成分的作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24h后,因神经、内分泌应激及饮食等因素常导致“应激性低血脂”,此时血脂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患者的血脂紊乱易被低估。如果3周后门诊复查发现患者血脂的真实水平时再予治疗,显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在几小时内即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接受介入治疗或外科心脏冠脉搭桥手术者,在发病24h内应尽快查血脂,及早使用他汀类药物,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冠脉事件。

4.认为联合用药不安全,避免合用 对显著增高的高脂血症和家族性高脂血症单一用药调节血脂效果不理想,提倡2~3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并用。使各药的降脂幅度增大,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减少。而单用他汀类药物投入高、风险大、获益小,是不智之举。但是,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5.认为任何时间服药都可以 不少患者在用他汀类药降胆固醇时,随意在任何时间段服用,难以达到治疗目的。正确的服法是依个体所需用量,晚间1次顿服。

6.认为他汀类药物不安全,不能长期服药 他汀长期服用才能获益,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3~5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卒中等。他汀治疗的获益远远大于不良作用,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减少药物剂量常可使升高的转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转氨酶常不会升高。他汀类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非特异性肌痛或关节痛,通常不伴有CK增高,肌炎最常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或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因此,只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他汀类调脂药是非常安全的。

7.认为保健品能代替调脂药 有不少人认为服用鱼油、卵磷脂等保健品就能降低血脂,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这些保健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而对一般健康人可能起到保健作用。临床研究发现,鱼油制剂可以降低三酰甘油的轻度升高,但对总胆固醇和LDL-C影响甚小,对于患者来讲,根本达不到有效治疗血脂的目的。卵磷脂等保健品降低胆固醇疗效缺乏临床研究证据。所以,被诊断出有高脂血症的人们,应该在医师的正确指导下坚持服用药物,保健品有时只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