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局部注射疗法技术

局部注射疗法技术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平阳霉素的抗肿瘤抗生素所产生的作用,使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最后自行脱落从而达到治疗增殖性皮肤病的作用。平阳霉素是平阳链霉素产生的抗肿瘤抗生素,于病损内注射能有效抑制病损的DNA合成和切断DNA链,影响病损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使病损组织变性、坏死,最后自行脱落。如果肿痛明显,应适当抬高患肢减少行走,必要时可口服止痛药。

(一)局部封闭

【目的】通过局部注射药物,使药物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达到止痒、止痛、消除皮损的目的。

【原理及作用机制】阻断病理因素的恶性刺激,保护神经系统,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用物准备】

1.常用药物 0.25%~0.5%普鲁卡因、泼尼松龙(强的松龙)混悬液。

2.应急物品 血压计、听诊器、吸氧管、氧气袋、输液装置及用品、肾上腺素、升压药、呼吸兴奋药等

【操作方法】皮损处常规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取0.25%~0.5%普鲁卡因溶液10~15ml,于病灶周围做环状封闭,每周1~2次,5~10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加入泼尼松龙混悬液,浓度为2%~4%(10ml普鲁卡因溶液加0.2~0.4ml泼尼松龙混悬液,25mg泼尼松龙/ml)。

【适应证】急性、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硬皮病;斑秃等。

【禁忌证】全身真菌感染;局部感染明显者;对所应用的药物过敏者;严重肝、肾、心、肺疾病者;正在应用洋地黄、磺胺类或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者。

【护理】

1.注射前询问有无普鲁卡因过敏史,并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2.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变的部位、性质及掌握治疗的禁忌证。

3.严格消毒,特别是皮损增厚或皱褶的部位,防止注射后继发感染。

4.注射药物前要先抽血,避免把药注入血管内。

5.注射后嘱患者休息片刻,观察无异常后才让患者离开。

(二)皮损内注射

【目的】利用平阳霉素的抗肿瘤抗生素所产生的作用,使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最后自行脱落从而达到治疗增殖性皮肤病的作用。

【原理及作用机制】平阳霉素是平阳链霉素产生的抗肿瘤抗生素,于病损内注射能有效抑制病损的DNA合成和切断DNA链,影响病损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使病损组织变性、坏死,最后自行脱落。

【用物准备】

1.常用药物 平阳霉素干粉剂、1%~2%利多卡因。

2.应急物品 血压计、听诊器、吸氧管、氧气袋、输液装置及用品、肾上腺素、升压药、呼吸兴奋药等。

【操作方法】皮损处常规消毒后,取平阳霉素干粉剂8mg,以1%~2%利多卡因6ml稀释,充分摇匀,用1ml注射器抽取药液,于皮损基底部注入药物,进针的角度45°用药量视病损大小、深浅而定,一般以整个病损发白,微微突出为宜。

【适应证】寻常疣、跖疣、甲下疣、鸡眼、胼胝体、皮肤肿瘤等。

【禁忌证】对本治疗的药物过敏者、皮损局部感染者禁用;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

【护理】

1.注射前要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2.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工作,特别是注药时可引起疼痛,让患者要尽量放松。

3.对大片病损(如聚合形跖疣)应给予间隔分次注射。

4.多发性病灶注射前,应给予神经根阻滞麻醉,以免剧烈疼痛引起虚脱。

5.要准确掌握药物的浓度、注射的用量及注射的深浅度。

6.注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过于疼痛或有其他不适,可让患者休息片刻再继续注射。

7.多发性跖疣患者,注射后如肿、痛症状明显,应减少行走,并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症状。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肿痛 注射后患处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类似炎症的反应,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如果肿痛明显,应适当抬高患肢减少行走,必要时可口服止痛药。

2.水疱或血疱 局部出现水疱或血疱者,尽量保持疱壁的完整,避免破损后继发感染,水疱或血疱过大者,可局部消毒后抽出疱液,并涂以抗生素软膏,必要时以无菌纱布覆盖。

3.发热 个别患者给药后可出现发热现象,如体温超过38℃,应给予适当的退热药。

4.皮肤反应 可出现色素沉者、角化增厚、皮疹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5.胃肠道反应 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反应,无须特殊处理。

6.休克样症状 极个别患者在注射时可出现血压低下、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出冷汗等休克样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让患者平躺于床上,必要时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l。

【健康教育】注射后3~5d复诊,必要时给予重复注射,病损脱落后如果不彻底,应再行第2次注射。

(江丽芬 黄 良 梁 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