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末端回肠的细胞动力学

末端回肠的细胞动力学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末端回肠炎时,回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明显增多、吸收细胞数量相对减少。细胞基部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可见到处于不同功能阶段的各种细胞器。有的杯状细胞黏液颗粒排出后,胞质空虚,各种细胞器明显退变,有的细胞已失去完整性,细胞器外逸。黏膜的间质内毛细血管丰富,有的内皮细胞很多胞突伸进管腔,胞质内有许多小泡,有的线粒体发生退变。

正常情况下,回肠末端黏膜的杯状细胞及吸收细胞与十二指肠、空肠的结构大致相似,小肠绒毛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在肠腺上皮内分化并移向绒毛顶端脱落,有研究发现绒毛体、底部杯状细胞较多,顶部较少,说明在绒毛顶部绒毛细胞数量较少与该细胞的凋亡脱落有关。谢建新等提出,杯状细胞的增殖旺盛区在腺体部,它向绒毛顶部分化是一种“扶梯”运动,因为杯状细胞平均寿命仅有3~4d,能运动到绒毛顶部而不脱落只占少数,因此,在同一月龄组绒毛不同部位杯形细胞数量呈现相应变化规律,杯状细胞分泌物排出后与水混合成黏液,附着在肠黏液的表面,构成一层保护性膜状结构,其用途有二,一是与保护性细菌双歧杆菌一起,作用于肠黏膜屏障,防止其他细胞的入侵;二是可保护肠黏膜不受粗糙食糜的摩擦而造成机械性损害。研究发现绒毛体、底部杯状细胞分化增生从数量上满足了分泌的需要。这一发现与Crant报道一致,绒毛顶部杯状细胞数量较少,相对来说吸收细胞较多,吸收功能较强,也有报道说,在绒毛顶端的细胞其浓缩脂类、糖类及氨基酸的程度强于基底部细胞,说明愈向绒毛顶端,上皮的消化与吸收作用愈具有特异性,可见绒毛顶部吸收功能较强而底部分泌功能较强。慢性末端回肠炎时,回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明显增多、吸收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吸收细胞也常被杯状细胞挤压变得不规则,核形状呈长棱形或极不规则,甚至出现畸形。胞质内细胞器比对照者少。线粒体大小很不一致,甚至形成怪异的巨大线粒体。多数线粒体嵴较少,有的线粒体因退变而被溶酶体消化。粗面内质网较少,而游离的核蛋白体丰富。胞质内可见到大小不等的中等电子密度的嗜锇颗粒。有时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在吸收细胞游离面突出的变化是微绒毛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残存的微绒毛多分布于两个细胞交界处,微绒毛内有少数微丝构成轴心。很多微绒毛缩短、变粗或相互融合;有的发生空泡变性或结构模糊不清。细胞之间除顶部有紧密连接外,细胞间隙相对增宽。

在黏膜表面或腺体部常见到处于不同退变、坏死阶段的吸收细胞。退变细胞常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周界尚完整,胞质水肿明显,细胞器较少、分散;但线粒体大多结构正常,有的表现为外室嵴间隙扩大,内室电子密度相对增加,基质颗粒增多。其他细胞器如内质网、核蛋白体等多已退变、消失。核的变化不明显,核膜轻度卷曲扩张;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呈网状清晰可见。在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常有多数淋巴细胞浸润,特别是在变性、坏死细胞周围常有许多淋巴细胞浸润;有的直接与之接触,有的正向变性细胞游走。黏膜的杯状细胞镶嵌于吸收细胞之间,顶部含大量低电子密度的黏液颗粒,有的已相互融合。细胞基部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可见到处于不同功能阶段的各种细胞器。有的杯状细胞黏液颗粒排出后,胞质空虚,各种细胞器明显退变,有的细胞已失去完整性,细胞器外逸。有趣的是在慢性回肠炎黏膜中常见到杯状细胞(Ⅱ型黏液分泌细胞)增多,而且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体十分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却十分少见,同时也未见到高尔基体形成分泌颗粒的现象;黏液颗粒常位于粗面内质网之间,有的粗面内质网扩张,内含有中等电子密度的黏液物质,进而其表面的核蛋白体脱落,形成黏液分泌颗粒。这种颗粒电子密度较高,常有完整的膜包绕,互不融合,分泌时呈单个逸出。

黏膜的间质内毛细血管丰富,有的内皮细胞很多胞突伸进管腔,胞质内有许多小泡,有的线粒体发生退变。梭形的纤维母细胞靠近腺管或围绕血管排列,间质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常成簇分布,多处于功能活跃状态。有的可见少数嗜酸性、嗜中性白细胞浸润。间质中神经纤维束细小,沿神经纤维内可见多少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有的区域聚集成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