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细胞的“替身”

红细胞的“替身”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4月3日,一位61岁的日本老人因患胃溃疡,吐了大量的血,生命垂危。这种奇妙的人造血液,与真正的人体里的血液是有所不同的:它不像人们常说的“鲜红的热血”,人造血液却是白色的。所以,人造血液是名副其实的万能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上共有几百种血型抗原,可组合的血型数大于1017种,已超过地球上的人口总数。

197943日,一位61岁的日本老人因患胃溃疡,吐了大量的血,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必须马上给他动手术输血,可是,这位病人的血型极为罕见,医院里根本没有这种血型的血浆。

眼看病人的生命奄奄一息,时间不能再等了,主持手术的内藤良一医生当机立断,决定把1000毫升白色液体注射到病人体内,然后进行手术。结果,病人起死回生,得救了。

这种白色液体就是新发明的白色人造血浆。

1965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在美国亚拉刀马大学医学中心的实验室里,克拉克教授和他的助手们正在紧张地做着一项生物化学实验。

糟糕!突然,一位助手轻轻地叫了一声。原来他因为不小心,把一只实验用的老鼠给掉进了盛有溶液的玻璃容器里了。当时大家正忙着,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事故。

3小时以后,实验做完了,大家开始整理容器和实验器械。克拉克教授突然发现那只玻璃容器里的老鼠正在溶液里钻来钻去。

这是怎么回事?克拉克检查了那只容器,里面装的是作为麻醉用的氟化碳溶液。在一般情况下,老鼠掉进水里或溶液里都得淹死。这只掉进氟化碳溶液里的老鼠怎么能活这么长的时间呢?

经过一番研究,克拉克教授发现,氟碳化合物能够溶解和释放氟气和二氧化碳。老鼠正是靠着氟化碳的这个特性活下来的。

克拉克教授没有放过这个偶然现象。他进一步思索,在血液里,红血球起着输送氧气和运载二氧化碳的任务;氟碳化合物既然也具有同样的性质,能不能用它来代替人血呢?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且研究结果发表了。

克拉克教授的发现引起了年轻的日本医学工作者内藤良一的注意。他专程来到美国,拜访了克拉克。回国以后,他马上开始了利用氟化碳制造人造血的研究。

内藤良一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工作,终于研制出了这种乳白色的“人造血”。197943日的临床应用创造了第一个成功的范例。

19808月,我国科学家也研制成功人造血液,它是氟碳化合物在水中的超细乳状液。这种奇妙的人造血液,与真正的人体里的血液是有所不同的:它不像人们常说的鲜红的热血,人造血液却是白色的。自然的人体血液具有不同的血型,不同型号的血液是互不相溶的,而人造血液不分血型,不管哪种血型的人都能使用。所以,人造血液是名副其实的万能血液。它注入人体后,能同人体的正常血红细胞一样,具有良好的载氧能力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说它是一种红细胞的代用品。

知识链接

血型

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标记,在血细胞表面的常称为血型抗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上共有几百种血型抗原,可组合的血型数大于1017种,已超过地球上的人口总数。理论上除同卵双胎外,没有两人的血型相同。通常指的红细胞血型,是指ABO血型系统,有ABOAB四种血型。分类原则为看红细胞上有无AB抗原即只有A抗原称A型;只有B抗原称B型;无AB的称O型;有AB的称AB型。血型又是可遗传的,即每个人有两个基因:A型为AAAOB型为BBBOO型为OOAB型为AB。父母各传一个基因给子女,组成子女的血型,因此子女的血型可根据父母来推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