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脉血压直接监测技术

动脉血压直接监测技术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动脉内留置导管直接进行动脉血压连续监测的方法,称为动脉血压直接监测术,为有创血压测量法。此法可对病人血压进行连续测量,能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是临床上监测急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动脉血压监测测压管道连接:连接监护仪、冲洗液,整个测压管道用肝素生理盐水充盈,排净测压管内空气,关闭三通开关,备用。5.定时记录压力及波形 动脉血压一般1小时监测1次并及时记录,病人病情不稳定时应随时监测记录。

图6-2 中心静脉压监测刻度板

在动脉内留置导管直接进行动脉血压连续监测的方法,称为动脉血压直接监测术,为有创血压测量法。此法可对病人血压进行连续测量,能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所测血压的值较袖带式测量的值准确、可靠,特别在病人血压较低,无法用听诊器听清血压数值时,仍可反映出血压的水平。是临床上监测急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

(一)目的和意义

1.连续性监测动脉血压 可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提供准确、可靠、连续的动态血压变化数据,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指导治疗。

2.留取动脉血标本 动脉压监测导管是抽取动脉血标本的理想途径。

(二)适应证

需要对血压进行连续监测,或需频繁抽取血标本进行动脉血气、血电解质等进行动态监测的病人。

1.重大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如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重症病人大手术、脏器移植术等。

2.严重创伤、大量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3.各类重症休克病人 如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正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

4.需要实行控制性降压术的病人 严重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正使用血管扩张药者。

5.低温麻醉的病人

(三)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有下列情况存在时应慎重。

1.桡动脉侧支循环试验(Allen)阳性者,该侧桡动脉禁穿刺。

2.雷诺现象、脉管炎病人。

3.有凝血功能障碍,曾接受抗凝血治疗及刚接受溶栓的病人。

4.局部皮肤感染者更换穿刺部位。

(四)术前准备

1.用物准备 包括穿刺一般用物和有创监测基本装置。

(1)一般用物:无菌消毒盘,无菌手套、5ml注射器,必要时准备无菌穿刺包。

(2)有创监测基本装置①型号合适的动脉套管针,由薄壁特氟隆(聚四氟乙烯)外套管,不锈钢穿刺针内芯组成;②一次性有创监测测压管道,由压力传感器、冲洗连接管、旋锁接头延长管及2个三通组成(图63);

图6-3 直接动脉测压导管

③冲洗装置包括加压袋和袋装肝素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500ml中加肝素10~20mg);

④有创监测功能的心电监护仪,连接好专用有创监测导线。

2.病人准备

(1)心理准备:对病人和家属进行解释,包括操作目的、意义、方法、潜在问题和如何配合等有关事项,消除病人思想顾虑,解除恐惧心理,并取得良好配合。

(2)选择置管途径:常用的动脉置管部位有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和股动脉,新生儿常用脐动脉。由于桡动脉解剖部位表浅、搏动明显,而且有良好的侧支循环,穿刺和管理方便,常作为首选的穿刺插管动脉。股动脉则是全身最大的表浅动脉,在紧急状况下,是惟一可行的插管位置。

(3)桡动脉侧支循环试验(Allen试验):为避免手部发生缺血性损伤和坏死,在桡动脉穿刺前,必须先行Allen试验。具体方法为:①先抬高病人手臂;②检查者用手指同时压迫桡、尺动脉搏动处,以阻断其血液循环;③指导病人做三四次握拳、放松动作,待静脉血充分回流后将手伸展,此时手掌皮肤变白、手指指端略干瘪;④检查者压迫尺动脉的手指放松,使尺动脉血液再通,观察病人手部皮肤恢复红润的时间;⑤结果判断:正常<5~7秒,平均3秒,可以在该侧桡动脉进行穿刺测压。8~15秒为可疑,置管慎重。>15秒为供血不足,禁用该侧桡动脉穿刺置管,可改选其他途径置管。

(五)测量方法1.测压方式(1)简易测压法:将弹簧血压表通过三通和延长管直接接在动脉导管上,即可测得血压,但压力表上的数据只能反映平均动脉压。见图6-4。

(2)电子测压法:是将动脉导管经过有创测压管道连接于监护仪,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压力波形和血压数据(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见图6-5。

2.测压步骤

(1)动脉血压监测测压管道连接:连接监护仪、冲洗液,整个测压管道用肝素生理盐水充盈,排净测压管内空气,关闭三通开关,备用。

(2)动脉穿刺置管:以桡动脉穿刺置管为例,①病人仰卧,穿刺侧手臂外展,手腕背屈,拇指保持外展,可在腕关节下垫以毛巾卷或纱布卷,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②操作者左手示、中指触摸动脉搏动,以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远端0.5cm为穿刺点。③常规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和操作者左手示、中指,必要时铺巾,戴手套。④取套管针,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进针,见回血后调整进针角度至10°~15°,顺血管方向继续送入导管1~2cm,穿刺针尖完全进入动脉管腔,然后将套管送入动脉,同时抽出针芯;立即将穿刺针与测压导管相连,挤压内置式压力传感器上的快速冲洗阀用肝素盐水冲洗穿刺导管,保持通畅。⑤用透明3M敷贴妥善固定穿刺针。

(3)确定零点:将压力传感器置于右心房水平,即病人腋中线与第4肋间交界处。

图6-4 简易测压法

图6-5 电子测压法

(4)校零:转动传感器侧的三通开关,并打开压力传感器排气孔,使压力传感器与大气相通,启动监护仪零点校正键,当监测仪数字显示零或±1时,提示调试零点成功。

(5)恢复测压导管功能状态:调零完毕,立即转动三通,关闭压力传感器的排气孔,使传感器与大气隔绝而与动脉导管相通,此时监测仪即可显示出所测压力的波形与数值。

(6)严密观察压力波形,及时记录压力数值。

3.注意事项

(1)当病人体位变化时,应重新确定零点,并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新确定的零点水平。一般每4~6小时调试零点1次。

(2)测压前应注意与袖带所测血压进行核对,避免误差过大,一般情况下两者相差±1.33kPa(10mmHg)。当两者相差大于2kPa(14mmHg),可行方波试验,以确定波形传输有无障碍。

(3)方波试验:打开记录走纸,用快速冲洗阀冲洗测压管道1秒以上并迅速复原。如管道通畅,在记录纸上应显示一个快速向上又快速下降的方波,下降至基线以下后又再升至基线以上(图6-6A)。另有两种波形提示管道波形传输障碍(图6-6B、C)。

图6-6A 方波试验正常

图6-6B 下降支中上升支消失,提示管道中有血、气或管道太软

图6-6C 下降支中上升支增多,提示管道太长或有太多的三通,管道需冲洗

(4)为防止血液凝固,保持管道通畅,动脉测压管必须应用肝素生理盐水持续点滴,压力袋维持压力20~44kPa(150~300mmHg),流速维持为2~4ml/小时。

(5)抽取血标本时,应先将动脉延长管内液体全部抽净,再留取标本,避免血标本稀释而影响结果。

(6)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测压管内,一旦发生气泡,应立即用注射器将其抽出,同时制动被测肢体,以防空气进入动脉,造成气栓栓塞。在抽血以及调零后应立即将三通的大气端用肝素帽盖上。

(7)动脉穿刺管只供测压及抽取动脉血标本使用,严禁注射、加药等。

(8)防止出血、血肿:穿刺失败及拔管后不能有效压迫,是引起出血和血肿的原因。拔出动脉穿刺管时,局部压迫5~10分钟,观察无渗血后用纱布和宽胶布加压包扎,30分钟后解除。

(9)观察动脉血压波形。正常的血压波幅大小一致,波形平滑、匀称,降支上有一明显的切迹。

(六)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动脉置管可发生局部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血液感染。在置管过程以及置管期间应积极预防。

(1)所需物品必须灭菌处理,置管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要求;

(2)穿刺局部每日用碘伏消毒,更换无菌透明膜,有渗血时应及时更换;

(3)从动脉置管内抽血化验时,导管或三通接头处应使用安尔碘消毒,不得污染

(4)测压连接管一般72小时更换1次,最佳动脉置管时间为3日左右,不宜超过7日,一旦发生感染迹象,应立即拔出插管,行抗感染治疗。

2.保持测压管道固定 动脉测压管的各接头包括测压管、压力传感器、监护仪及动脉导管,要紧密连接,妥善固定套管针及其相连的测压导管、测压肢体。防止由于病人活动引起穿刺针、测压管脱落,导管受压或扭曲及脱开后出血。

3.保持测压管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时刻注意三通开关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保持肝素持续冲洗;每次经动脉置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立即开放快速冲洗阀进行冲洗。如发现管道内有血凝块,应及时抽出,切忌将血块推入,避免血栓脱落而栓塞。

4.严密观察远端肢体有无缺血表现 远端肢体缺血的主要原因有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局部包扎过紧等引起。血栓形成与血管壁损伤、导管过粗过硬及置管时间过长有关,与病人的病情及用药有一定相关性,应加强观察。

5.定时记录压力及波形 动脉血压一般1小时监测1次并及时记录,病人病情不稳定时应随时监测记录。当动脉波形出现异常,低钝或消失时,应检查动脉穿刺针是否打折或血栓堵塞。应揭开无菌透明膜进行检查与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