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回聚拢征

脑回聚拢征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回聚拢征为大脑凸面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重要间接征象之一。左侧额颞部低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脑实质向内侧移位,受压的脑沟变浅,脑沟间蛛网膜下隙变窄或显示不清,脑回相互靠拢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内的各种成分均能影响CT密度,其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影响最为明显。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信号与脑实质对比明显,同时对显示脑回聚拢征较CT有优势,是诊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更好的方式。

【英文】 The gyri gathering sign

【表现】 大脑凸面脑沟变窄或消失,脑回间距离变小并相互靠拢。

【解释】 大脑凸面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压迫其邻近的脑回,脑回间蛛网膜下隙变窄或消失,脑回相互靠拢。脑回聚拢征为大脑凸面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重要间接征象之一。

【讨论】 硬脑膜下血肿为头颅外伤所致,多数患者外伤后临床症状明显,呈急性期改变,少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就诊时已发展成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图2-1-35 CT平扫示“脑回聚拢征”

左侧额颞部低密度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脑实质向内侧移位,受压的脑沟变浅,脑沟间蛛网膜下隙变窄或显示不清,脑回相互靠拢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内的各种成分均能影响CT密度,其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影响最为明显。血肿液化的速度较快,液化后CT图像上呈低密度,病变与受压内移的脑实质分界清楚。当有新鲜出血时,由于溶血后蛋白质含量增加,血肿可呈等密度,CT图像上病变与脑实质分界欠清,血肿不易识别,但可显示脑回聚拢、脑实质灰白质界面向内侧移位、侧脑室变形及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等间接征象。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内含有高铁血红蛋白及其分解产物,前者有明显的顺磁性作用,有缩短T1和延长T2的作用。同时,由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为不同成分的混合物,MRI图像上可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包括在T1WI和T2WI图像上呈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后者可进一步分为中等高信号和明显高信号2种类型;若新鲜出血沉积于下部,则可出现分层,其上部呈短T1长T2信号,DWI图像呈低信号,而下部呈长T1短T2信号,DWI图像上呈高信号;若新鲜出血混杂于陈旧性出血中,病变则呈混杂信号,DWI图像显示为斑点状高信号。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信号与脑实质对比明显,同时对显示脑回聚拢征较CT有优势,是诊断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更好的方式。

图2-1-36 右侧额顶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MRI平扫示“脑回聚拢征”

T1WI(A)和T2WI(B)示右侧额顶部颅板下新月形异常信号,呈短T1长T2信号,额顶叶脑沟变浅,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信号区明显变窄,脑回相互靠拢

(高传平)

参 考 文 献

[1]Marco A,Amendola J,Ostrum.Diagnosis of isodense subdural hematomas by computed tomography.AJR,1977,129(4):693-697

[2]Sipponen JT,Sepponen RE,Sivula A.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demonstrat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Radiology,1984,150(1):79-85

[3]Fujisawa H,Nomura S,Kajiwara K,et al.Variou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atterns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indicators of the pathogenesis?Neurol Med Chir,2006,46(1):333-3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