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有什么治疗呃逆

民间有什么治疗呃逆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呃逆可单独发生,症状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可自愈。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胃气上逆所致。以上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为呃逆。患者呃逆不断,伴有呼吸短促、胸闷、肩颈部和胸膜的放射性疼痛。术者用拇指或示、中二指依次点按患者颈项部、背部、胸腹部的穴位,每穴约为1分钟。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呃逆可单独发生,症状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可自愈。也可继发于其他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症状多重,且昼夜不停,或呈间歇发作,延至数日或数月不愈。

(一)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胃气上逆所致。胃处中焦,上贯胸膈,以通降为顺。若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则胃寒,过食辛辣则胃热;或情志郁怒,久则化火伤肝,则肝气横逆犯胃;或久病脾阳衰惫,健运失职,湿从内生,导致痰浊中阻;或热病胃阴被灼,虚火上逆。以上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而为呃逆。本证分为虚实两种。如系初起,呃声响亮有力,形神未衰,多属实证;久病呃逆则气怯声低无力,神疲形弱,多属虚证。

据临床实践观察到颈3~5错位(钩椎关节侧摆式错位居多),可引起呃逆症状。

(二)临床表现

患者呃逆不断,伴有呼吸短促、胸闷、肩颈部和胸膜的放射性疼痛。情绪恼怒烦躁时常可诱发本病。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慌、失眠、出冷汗、心烦意乱等。

临床检查患者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可触及条索状结节,颈3、4、5横突、棘突偏歪,压痛明显,棘上韧带剥离。X线片正侧位或45°斜位颈椎片可帮助定位诊断。

(三)脊柱穴位调理

1.取穴

(1)颈项部:风池、翳风、大椎、新设(颈3~4间旁开1.5寸)等。

(2)背俞穴: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等。

(3)胸腹部:天突、膻中、中脘、章门等。

2.手法 点法、按法、揉法、摩法、擦法、振法、法等。

3.操作过程

(1)术者用拇指或示、中二指依次点按患者颈项部、背部、胸腹部的穴位,每穴约为1分钟。同时点按膻中与内关,拇指和示指点按新设穴。

(2)患者俯卧,术者五指拿捏或拇指按揉其颈项肌肉,时间为3~5分钟;掌揉或直肩背部肌肉,时间为3~5分钟;双手拇指按揉患者的膈俞和肝俞,并施以指振法,时间各为3~5分钟;最后双手空拳叩击肩背部,力量可稍重,时间为1分钟。

(3)患者仰卧,术者用掌根按揉其膻中穴区域和中脘穴区域,并施以掌振法,时间为3~5分钟;术者用单掌沿胸腹正中线由上向下施以掌推法,次数为15~30次;最后用大鱼际横向推擦患者上腹部,以透热为度。

(四)辅助调理

1.灸法 患者仰卧,术者持艾条悬灸其中脘和神阙区域,辅以雀啄灸,时间为15~20分钟;或在中脘穴施以隔姜艾炷灸,壮数为15~30壮。

2.拔罐 患者俯卧,术者用闪火法在其膈俞至胃俞区域及两胁肋处拔火罐6~10个,时间为15~20分钟;或在该区域施走罐法,刺激量可加大。

3.药食调理

(1)大鲫鱼1条,去鳞及内脏洗净,然后将葱姜蒜末、胡椒、陈皮、砂仁、桂皮各适量放入鱼腹内,先武火后文火炖煮至熟,加食盐调味,饮汤食鱼肉,治疗胃阳不足型呃逆。

(2)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各10g,同煎取汁;猕猴桃、甘蔗各100g榨汁,将两种汁液混和代茶饮,治疗胃阴不足所致的呃逆。

(3)柿蒂10g,佛手10g,绿萼梅5g后下,水煎取汁,加入冰糖适量,不拘时饮用,治疗肝气犯胃型呃逆。

(4)鲜芦根50g,柿蒂10g,同煎取汁,入粳米50g,皮蛋1只,煮成稀粥,加冰糖适量调味食用,治疗胃火上炎型呃逆。

(5)雪梨1个,剖开去核,放入丁香十粒,用竹签相插合好,用水湿卫生纸4~5层包好,文火煨熟,去丁香吃梨,治疗胃中虚寒型呃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