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针疗法简介

腹针疗法简介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特定穴位以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先生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学术思想而形成的。通过刺激腹部的特定穴位,可以激发经气,调节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达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肺虽位于胸中,但肺的经脉却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因此五脏六腑均与腹部有密切联系。

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特定穴位以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先生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学术思想而形成的。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中心的,五脏六腑大多数集中在腹部。经络系统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所以,腹部也是经络系统循行分布最集中的部位。通过刺激腹部的特定穴位,可以激发经气,调节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达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躯干分为上、中、下三焦,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肚脐以上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腹部分为中、下焦两部分,包括了除心、肺以外的所有脏腑及内生殖器官。而实际上心虽位于胸中,但得营养于脾胃,心经也相表里联络于小肠。肺虽位于胸中,但肺的经脉却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因此五脏六腑均与腹部有密切联系。

经络系统中,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阴维脉等10条经脉均直接行于腹部;手三阴经分别络于大肠、小肠、三焦;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通过气街与脏腑直接联系。所以,腹部与全身经脉均有联系,是经脉最集中之处,为气血向全身输布提供了广泛的途径。通过腹部经脉的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腹部的经穴治疗范围上可达头面,近可调脏腑,远可及四末,为腹针治疗全身疾病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