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生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

医生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工作中,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医生都不能侮辱患者,损害患者的声誉,更不能乘人之危追求个人不道德的目的。患者的权利有其特殊性,医生应该对患者的权利予以尊重。因此,在临床中每位医生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尺度。

经过多年的精神文明创建,许多医院已基本消除了“硬、顶、推、拖”的现象,但“冷”却始终是困扰医院管理者的一大难题。例如:患者进入或离开诊室时,医生不予理睬,或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患者就会尴尬不安,心理难以平衡;患者叙述病情时,医生表情冷漠、东张西望、坐立不安,则会被患者认为是不耐心和厌烦;患者取药时,药工人员把药品扔给对方,患者就会当成是轻视和无理的表现;患者违反医院规章制度时,医生怒目相视,将会加重患者的紧张和不安等等。由此可见,医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患者。因此,医生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这不仅是外在形象的美,更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一)尊重患者

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这是医生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也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尊重患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人格表现对患者一视同仁,不论患者职位高低,贫富如何,容貌美丑,城市乡村,本地外阜,亲疏远近都应以诚相待。临床工作中,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医生都不能侮辱患者,损害患者的声誉,更不能乘人之危追求个人不道德的目的。二是尊重患者的权利。患者的权利有其特殊性,医生应该对患者的权利予以尊重。三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对患者的生命的理解,应当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进行客观分析,切不可主观、片面、随意地给患者做“人生价值”方面的结论。

(二)合乎习俗

习俗即风俗习惯,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虽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但它往往使忽视习俗因素的人沟通失败。因此,医生必须从患者不同的文化立场出发,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习惯,提供符合其习俗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有效的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适度得体

要求医生的行为举止要自然适度、自如、优雅,符合场合,切忌感情激动、动作夸张。如医生热情接待新入院的患者,使患者感到温暖而较快适应新环境,如果过分,患者误会你看见他生病而幸灾乐祸;在进行一项医疗技术操作,为了取得患者的信任,操作中可以显得轻松些,这是应该的,但如果过分了则相反使患者感到轻浮而不放心。因此,在临床中每位医生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尺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