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胡桂枝汤治虚人感冒

柴胡桂枝汤治虚人感冒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桂枝汤各用半量,合剂而成,出自《伤寒论》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是仲景专为表邪未解,初犯少阳而设。由此可见,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必须以辨证所得病机为要,有是证,用是药是方,人参败毒散可治虚人外感,柴胡桂枝汤也可治,二者病机侧重各有不同而已。

十四、柴胡桂枝汤治虚人感冒

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桂枝汤各用半量,合剂而成,出自《伤寒论》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是仲景专为表邪未解,初犯少阳而设。虽太阳病已六七日,但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尚存,说明表邪仍未尽解;但也正因是已六七日,故表虽未解却已微,因此取半量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太阳之表;而又见呕、胸胁满,脉弦等症,说明邪气已入少阳,故宗“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选小柴胡汤合而用之,但因少阳之症均“微”,所以仍取半量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除半表半里之邪,如此合成柴胡桂枝汤,既可解肌去表,又可和解枢机,宣展气滞,是为太少双解之剂。郭老常用该方治疗太少两感之证,且因方中有人参,也常变用于虚人外感证,其辨证要点为:发热恶风,或往来寒热,呕恶不适,脉见虚弱之象(如弱、细)等。郭老还强调,对于条文中的“六七日”当活看,不要拘泥于是外感六天或七天这么固定的日期,而是外感已多日的意思。

此外,仔细分析这个条文,一方面体现了中医辨证必须明确病位的精神,病在太阳自当外散,病在少阳则宜和解,病在太阳少阳,则应既散表又和解。另一方面,还蕴含了方药剂量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日本汉方医曾谓:“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而剂量的准确把握确实是疗效发挥的重要保障之一,却也是中医临床难点之一,而从本条仲景因太阳、少阳证均微而取半量桂枝汤和小柴胡合方可以看出,剂量轻重的确定也需根据病机轻、中、重来定,病轻药宜轻,病重药宜重。当然,除病情轻重外,配伍、炮制品、是否道地药材等,都是剂量选择的依据。

【脉案】祝某,女,27岁,农民。1975年11月11日来诊。

病史:半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微汗出,头身疼痛,尤以四肢疼痛更甚,去当地医院诊治,服中西药未效。更见心跳心累,口苦咽干,呕恶欲吐,遂来就诊。

刻诊:察其面色暗淡,精神欠佳,头围帕子,身着厚衣,有畏风之感,舌质淡,脉弦细而浮。

辨治:此寒邪入里化热,少阳兼表,营卫失和之证。治宜解表清里,调和营卫,方予柴胡桂枝汤。

处方:柴胡12g,黄芩12g,法半夏12g,党参15g,红枣6枚,桂枝12g,白芍12g,生姜3片,甘草3g。2剂,每日1剂,水煎服。

3日后其夫来告,服上方1剂症减,2剂而愈。

【治验思路解析】本案患者的恶寒畏风、头身疼痛之症,当属外感风寒,风中于寒;口苦咽干,提示寒邪已入里化热,既有表,复有里;而病逾半月不愈,又身着厚衣,精神欠佳,脉细等症,提示正气已然亏虚,邪方恋而不去。因此,治疗若先解其表,则少阳之证难愈;如先治其少阳之证,则太阳表虚之证不解;若只驱邪,则正易伤邪易陷。故宜表里同治,虚实兼顾。而细察诸症,外之风寒,以风重于寒;外寒内热,以外邪为重,内热为轻;虚实夹杂,以实为重,以虚为轻,故拟祛风散寒为主,兼清解内热,扶正补气为法,方用柴胡桂枝汤和解表里,调和营卫,表解里和,自然效如桴鼓。由此可见,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必须以辨证所得病机为要,有是证,用是药是方,人参败毒散可治虚人外感,柴胡桂枝汤也可治,二者病机侧重各有不同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