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FNHTR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两者虽然均有发热,但前者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病情很快缓解,血压多无变化;后者多有高热、休克、皮肤充血三大特征,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无效。1.一旦发生FNHTR后,应首先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缓慢输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更换全部输液管路。

【概述】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ˉfusion reaction,FNHTR)是输血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它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与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原因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通常与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抗体以及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多发生于输注多人份血小板浓缩液(PCs)时以及多次输血或多次怀孕的妇女中。其临床特点为FNHTR多发生在输血期间至输血完毕后1~2h发热,发热持续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1~2h,通常不会超过8~10h。常伴有颜面潮红、畏寒、脉率增快,血压多无变化。也可伴有出汗,恶心或呕吐,少数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后数小时内可发生口唇疱疹。轻度发热反应体温升高1~2℃,症状常呈自限性。

FNHTR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两者虽然均有发热,但前者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病情很快缓解,血压多无变化;后者多有高热、休克、皮肤充血三大特征,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无效。当高度怀疑受血者有脓毒血症时,血袋及受血者输血后的留血样需进行血培养。同时必须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积极抗休克治疗,才有望抢救成功。FNHTR与溶血性发热反应也都有发热,但后者与输注的血型及输血量有关,可出现心悸、胸腰背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酱油色样尿,甚至发生休克、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症状。通常须重新鉴定献血者及受血者的红细胞ABO血型,并重做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后6h左右检查患者血清胆红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均有增加,而外周血红蛋白下降;将输血前和输血后受血者的血样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可排除溶血性输血反应。另外,尚须排除药物反应、输液反应或与输血无关的其他因素所致的炎症反应。

【目的】 终止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适应范围】 输血中出现输血反应者。

【急性措施】

1.一旦发生FNHTR后,应首先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缓慢输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更换全部输液管路。

2.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3.将受血者血样及剩余血液制品一起送回输血科进行有关方面实验室检查。

4.迅速对发热反应进行判断,以排除溶血性及细菌污染性反应引起的发热。

5.注意保暖,加盖棉被。

6.肌内注射异丙嗪等抗组胺药物或地塞米松5~10mg,并口服少量镇静、解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扑热息痛,寒战时注意保暖并注射哌替啶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7.严密观察体温变化,予以冰袋物理降温。

8.对怀疑细菌性污染所致的发热,应先给予广谱抗生素,并立即将血样送实验室做细菌培养。

9.倘若受血者出现轻度发热反应又因病情需要须继续输血,应重新更换血液制品予以输注,但输注的速度宜慢,且须严密观察受血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注意事项】

1.护士应保持镇静,安慰患者,避免情绪紧张。

2.床边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吸痰器,设备均应处于备用状态。

3.注意病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应急处理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