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温针处方的变化规律及配穴方法

温针处方的变化规律及配穴方法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温针处方组成的基本规律适应不了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之疾病的需要,因而必须结合针灸的特点,进行灵活加减化裁,在临床中方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或了解腧穴处方中几个较为突出的变化规律。一般说来,处方中的主穴不变,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加减腧穴。在临床中形成处方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胸部的膻中配背部的心俞治疗心脏病;腹部的中脘、梁门,配背部的胃俞、脾俞治疗脾胃疾病等。

一、温针处方的变化规律

传统温针处方组成的基本规律适应不了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之疾病的需要,因而必须结合针灸的特点,进行灵活加减化裁,在临床中方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或了解腧穴处方中几个较为突出的变化规律。

1.补与泻的作用不同 补与泻是针灸施治中的基本法则,其操作方法和它的作用彼此完全相反。

2.针刺深浅,效果有异 针刺的深浅与处方的作用关系极为密切。临床中使用同一处方,由于针刺的深浅不同,所起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素问•刺要论》中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灵枢•终始》云:“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为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为之齐。”临床中应切实掌握。传统温针治疗痹症、中风所使用的十四透穴,就是贯穿阴阳表里,深刺的典范。

3.施术分先后,考虑针或灸 针灸处方有主次之分,施术有先后之别。《灵枢•五色》中指出:“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说明施术的先后不同,所产生的作用不同。针与灸虽然都属外治之法,但其作用不尽相同。在临床中同用一处方,由于施针、施灸的不同,其作用也有差别。《素问•调经论》:“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因此,当在临床中确定腧穴处方之后,必须根据具体病症,结合针与灸的不同作用,考虑用针或者用灸,或针灸并用方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4.腧穴加减 一个处方中的腧穴增加或减少,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而且会改变处方的主治作用。一般说来,处方中的主穴不变,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加减腧穴。如:内关本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与中脘、足三里配伍,理气和胃;与大陵、神门、灵道配伍则安神定志;与曲池、肩井配伍疏经活络。

在临床中形成处方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与中药方剂中对用药的剂量、药物的加减变化,君、臣、使、佐的组成与变化有类同之处,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我们针灸医生必须熟悉和掌握这些变化规律。

二、温针常用的配穴方法

传统温针和近代毫针一样,在腧穴处方的组成方面,虽然有近部、远部、对症取穴等三种基本形式,但在配穴方法上却是多种多样的。配穴方法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各种不同的病症,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两个以上的穴位加以配伍应用。它比近部、对症取穴更具体,更灵活,更具针对性,在针灸处方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将常用配穴方法介绍如下。

1.上下配穴法 这里的上下,是指上肢和下肢的腧穴同时使用而作用于同一部位。如上肢的内关,和下肢的公孙相配伍治疗心、胸、胃部的疾病,合谷配内庭治头面部的疾病等等。

2.前后配穴法 前指胸腹部,后指腰背部,前后两个部位的俞募穴配合使用以治疗内脏的疾病。如胸部的膻中配背部的心俞治疗心脏病;腹部的中脘、梁门,配背部的胃俞、脾俞治疗脾胃疾病等。

3.左右配穴法 是风中经络的不同部位,在“缪刺”“巨刺”的原则下配穴组方的方法。大抵全身性疾病以及一般病在头身涉及两侧的,都常常在左右两侧穴位同时使用。由于某些经络的左右交叉,所以病变虽然仅在肢体的一侧,也可选用对侧腧穴来治疗。如左侧口眼歪斜,选用右侧合谷等等。

4.表里配穴法 即阴阳表里经的腧穴配合使用。如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梁丘与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等等。

5.远近配穴法 此法临床运用最广泛。绝大多数是病在头面,躯干和内脏时,近则选用局部或邻近部位腧穴,远则循经络选用四肢,特别是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相配来治疗。如胃病,近取中脘、梁门,远取足三里、公孙、内关等等。

6.本经配穴法 即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用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组成配方。如:心病的心悸、怔忡、失眠等,取手少阴心经的神门、通里、灵道等穴或取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大陵等穴。

7.五输配穴法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穴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类腧穴的简称。这类腧穴,每经5个,十二经一共60个。这是古人将经脉之气流注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之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用以说明经气在运行中所过部位深浅不同,也就具有不同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气出入之所,因此具有主治五脏六腑经脉病变的作用. 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篇记载:“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又据《难经•六十八难》所载:“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难经》根据五输穴的主治性能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配合,并结合脏腑的五行属性,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补母泻子”配穴法。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脏腑经络五行的关系,五行的子母关系以及五输穴的属性。肺与大肠相表里属金;肾与膀胱相表里属水;肝与胆相表里属木;心与小肠相表里属火;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属火;脾与胃相表里属土。五行的子母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例如:火之母是木,火之子是土,水之母是金,水之子是木。五行相生关系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行相克关系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明确脏腑的五行属性,五行的子母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就可以根据脏腑经络病证的虚实,在临床上采用子母配穴法。

8.原络配穴法 原穴即十二经脉分布于手腕、足踝部位的十二个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与三焦有密切的关系。三焦是原气的别使,导源于肾间动气,而输布于全身,调和内外,宣导上下,关系着人的脏腑气化功能,而原穴就是其留止之外,所以说:“五脏六腑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如心有病变可取心经原穴神门;肺有病变取肺经原穴太渊;肝有病取肝经原穴太冲等等。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二经联络之处。络穴在临床上具有主治表里二经有关病症的作用。如肺经络穴列缺,它不但能治疗肺经的有关病症,还能治疗与其相表里的大肠经的有关病症等等。

原穴和络穴,在临床上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应用。一般以先病脏腑为主,取其本经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本经络穴。如肺经先病,取其经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取其经络穴“偏历”为客。

原穴络穴配穴法,也属于表里配穴法的范畴。

9.八脉交会穴配穴法 它是古人根据腧穴主治的特点,发现在四肢部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具有主治奇经病症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时,可以单独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症,同时也可根据两脉相合的腧穴,互相配合应用。

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二穴配合,可以治疗心、胸、胃部的病症。

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二穴配合,可以治疗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的病症。

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二穴配合,可以治疗目内眦、耳后、颊、颈、肩部的病症。

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维脉,二穴配合,可以治疗肺系、咽喉、胸膈的病症。

值得提出的是:古今浩如烟海的针灸著作,对定位选穴、刺灸方法、功能主治等等各说不一。不得断章取义,拘泥一格。最好把几种或数十部专著比较对照,取其精华。要像学武术和气功一样,在“悟”字上狠下功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