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有效地改变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各国学者提出多种改变行为的理论。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健康教育需要提供权威信息,促进边缘信念向中心信念转变,分析并利用各种影响因素建立稳定的健康信念,具有健康信念的人群,才能更好地接受健康劝导采取保健行为。在这个阶段应当预防反复,使人们对行为改变更有自信心。

(一)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

为有效地改变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各国学者提出多种改变行为的理论。目前,应用较多的理论模式为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和行为改变阶段理论。

链接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分为两大类: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包括:①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睡眠适量、积极锻炼、有规律作息等。②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③避免有害环境行为,“环境”既指自然环境(环境污染),也指紧张的生活环境。④戒除不良嗜好,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⑤求医行为。⑥遵医行为,发生在已知自己确有病患后,积极配合医生、服从治疗的行为。危害健康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的疾病行为,如疑病、讳医忌医、不遵医嘱、迷信等。

1.知-信-行模式(KAP或KABP Model) KAP或KABP是Knowledge知识、Attitude态度/belief信念、Practice习惯的英文缩写。知-信-行模式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知”为知识、学习,是指受传者接受保健知识的过程。知识是行动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学习既是一种外显行为,也是包括思维活动的内隐行为。对改变已有落后观念的学习,包括去除旧观念的影响及重新学习两个步骤,也被称为解冻和再冻结。

“信”为信念、态度。信念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的信仰。人们对现实一般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逐步形成信念,由知识变成信念就能支配人的行动。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信念的转变在知-信-行模式中是关键。它深刻而稳定,通常和感情、意志融合在一起支配人的行动。

“行”为行为、行动。就是将已经知道,并且相信的东西付之为行动。

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为达到改变行为目标,就要使受传者实现知、信、行的统一。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舆论、道德观念、法令法规等都对人的行为有直接影响。可见一种行为的转变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两大关键步骤就是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转变。健康教育必须动员社会、部门、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力量,实行健康促进才可能完成一种行为的改变。

2.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1)概述:信念是一个人深信一个事物或现象是真实的、可信的、符合真理的。信念是不同层次复合的“信念结构”。它包括①外缘信念。这是容易改变的信念,是信念的初级形式,这种信念往往在接受了一个新信息后,就为新信念所取代。②权威信念。这是由权威信息影响形成的信念,这种信念对大多数人,特别对权威崇拜者,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一旦在实践中遇到矛盾容易动摇。③中心信念。这是最牢固的根本性信念,是人们判别信息和决定行动的基本准则。

健康教育需要提供权威信息,促进边缘信念向中心信念转变,分析并利用各种影响因素建立稳定的健康信念,具有健康信念的人群,才能更好地接受健康劝导采取保健行为。

(2)健康信念模式在采取促进健康行为、放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首先,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即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程度。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包括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的判断,如死亡、伤残、疼痛等;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判断,如工作烦恼、失业、家庭矛盾等;对罹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认识,包括对医生判断的接受程度和自身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其次,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结果,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行为有效时,才能自觉采取行为。也清醒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如费用高低、痛苦程度、方便与否等。只有对这些有足够认识,才能使行为维持和巩固。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信心。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成功地采取一个导致预期结果的行动。

3.行为改变阶段理论 行为改变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逐渐推进的过程,在不同的行为阶段,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对目标行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依据动机状态将人们的行为转变过程一般分为5个阶段:无打算→打算→准备→行动→维持。对成瘾性行为(如吸毒、酗酒)而言还应有终止阶段。

(1)无打算阶段:不考虑在未来的6个月内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是有意坚持不改变。他们或者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后果,或者认为没有能力来改变等。

特点:他们不愿意考虑或谈论所具有的高危行为,甚至还有抵制的情绪,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进或防治项目。

(2)打算阶段:人们考虑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对某些特定行为作出改变。他们已经意识到改变行为可能带来的益处,但是也清楚所要遇到的困难,在效益和困难之间权衡而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常常被称为慢性打算或行为拖延阶段。

(3)准备阶段:人们承诺将在未来1个月内作出改变,并且开始有所行动,如打算加入健康教育培训班,向别人咨询,同医生交谈,购买自我帮助的书籍等。

(4)行动阶段:人们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维持时间少于6个月;行动仅是5个阶段中的1个阶段,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看成行为改变。人们的行为改变要达到科学家或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认可的能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

(5)维持阶段:改变行为状态已经维持6个月以上,达到了预期的健康目标。在这个阶段应当预防反复,使人们对行为改变更有自信心。人们的行为变化并不总是在这5个阶段间单向移动,很多人在达到目标前,往往反复尝试多次才能达到终止阶段。

(6)终止阶段:某些行为,尤其成瘾性行为的改变可能有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受到诱惑,对这种行为改变的维持有高度的自信心。尽管他们可能会有沮丧、焦虑、无聊、孤独、愤怒或紧张等体验,但他们都能坚持,确保不再回到过去的不健康的习惯上去。研究表明,一般20%的人达到这个阶段,经过这个阶段,他们就不会再复发。

(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模式

1.行为干预的概念 在健康教育中,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对象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改变不良行为,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即为行为干预。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信息传播、组织与法规、环境改变、培训与指导、咨询以及从行为医学移植过来的行为矫正等。行为干预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改变已养成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自觉采纳促进健康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本节主要讨论常用的行为矫正方法。

2.行为矫正

(1)行为矫正的概念:行为矫正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导建立各种促进健康的行为的系列性技术。行为矫正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的条件下,采取一定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特定行为的行为干预过程。行为矫正强调不适宜行为的消除,追求使矫正对象自愿参与其中,而不是消极被动参与。

(2)矫正的技术和方法:在健康教育领域内广泛运用的矫正技术主要有强化法、消除法、厌恶法、脱敏法等。

强化法是指应用强化的手段去增强某些期望行为而减弱或消除某些不期望行为。常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等。正强化是指在期望的行为发生之后,给予表扬、奖励等正刺激,使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负强化是指通过去掉一个坏的刺激而引发或增加所希望的行为。惩罚是指使用某种不愉快的事件以减少某些不期望行为。

消除法是指通过消除强化事件以减少和去除不希望的行为。

厌恶法是指在不期望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厌恶刺激,性质可以是化学的、电的、机械的、想象的、羞耻性的和疲劳性的。其机制是建立刺激物与行为之间的条件反射,引起内心的厌恶,最终消除该行为。

脱敏法主要用于消除个体因某种因素过于敏感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如恐惧症、焦虑症等。在治疗中让矫正对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接触导致不良行为的刺激物,通过反复操作、强化,达到消除这种过于敏感行为的目的。

(三)健康教育的传播学原理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教育,需要及时有效地把保健知识和卫生信息告诉公众。传播是基本手段。

1.概念 传播是指人际间通过特定渠道的信息交流。1988年我国出版的《新闻学字典》将传播定义为“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时事、意见的信息过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制作、储存、传递和接收信息等一切传播活动,研究人们之间交流与分享信息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获取、制作、传递、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2.传播的分类 传播分自我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5大类。

(1)自我传播:又称自身传播。指个人接收外界信息后,在头脑内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过程。自我传播是人的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生物学基础。

(2)大众传播:是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在健康教育中经常使用的卫生标语、卫生传单、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卫生科普展览等,也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大众传播的特点: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信息公开,面向整个社会,负有重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由专门机构(电台、电视台、报社等)进行,质量好,信任度高。

(3)组织传播:是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组织传播涵盖了人际传播和自我传播。

(4)群体传播: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即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后还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5)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交流活动。这种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动作、手势、表情等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

3.传播要素与传播模式 为了研究传播现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方式来对复杂的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形成了传播模式。最常见的传播模式是1948年由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社会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因素传播模式。此模式中包括的传播要素如下。

(1)传播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和媒介的控制者。

健康信息传播者要注意:做好健康信息的把关人;树立良好的传播者形象;加强传播双方的共同经验范围。

(2)信息:是传播者所要传递的内容。健康教育要做大量的信息传播。健康传播是用健康信息的刺激来激发受传者的健康需求、动机和行为。

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应注意:提高信息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注意信息的表达形式;同一信息反复强化;注意信息的及时反馈。

(3)传播媒介:即传播途径。为了取得预期传播效果,在选择传播媒介时应遵循的原则:针对性原则、速度快的原则、可及性的原则、经济性原则。

(4)受传者:指在传播过程中“受”的一端的个体或团体。不同职业、文化、民族、性别的受传播者,他们按照各自的爱好选择健康教育的信息,对信息的接收、理解和记忆不同。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也会直接影响其对健康信息的需求、选择和迫切程度。对于真实可信、新奇、短而精、与受传者有共同经验的信息也容易被受传者接收。因此,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受传者的需求、心理特点制定传播策略,以达到预期目标。

(5)传播效果:指受传者接收信息后引起心理或行为上的反应。

4.人际传播的技巧 开展健康教育,要掌握传播学理论和传播技巧,并控制好传播的各项基本要素。常用的人际传播技巧有:说的技巧、听的技巧、提问技巧、反馈技巧和非语言传播技巧等。

(1)说的技巧:语速适中,吐字清晰;内容明确,重点突出;适当重复重要的和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语言通俗,内容深刻;必要时使用当地语言和老百姓的习惯用语,避免使用生僻的医学术语;注意观察,及时取得反馈;适当停顿,给对方以提问和思考的机会。

(2)听的技巧:采取稳重的姿势,双目注视对方,在听的过程中,不断给以积极的反馈;集中精力,克服干扰;在听的时候,分析对方讲话的要点,作出客观总结,准确理解信息;注意观察讲话人非语言形式表达的情感及其内在含义,体察言外之音。

(3)提问技巧:提问的方式可分为5种类型,每种提问都会产生不同的谈话效果。①封闭式提问。“你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吗?”这种提问方式,要求对方作出简短而确切的答复。如“知道”或“不知道”,“能”或“不能”,“好”或“不好”,以及名称、地点、数量等一类的问题。②开放式提问。“你对今天这个讲座有什么看法?”这类问题给回答者以思考的余地,有助于对方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是获取反馈信息的良好方式,适用于谈话和交往活动继续进行下去的场合。③探索式提问。“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听明白呢?”针对回答者对封闭式、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一步寻求更深层次的信息。适用于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场合。④偏向式提问。“你已经明白了,对吗?”提问者把自己的观点加在问话中,有暗示对方作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的倾向。在调查研究、健康咨询等以收集信息为首要目的的活动中,应注意避免使用此类提问方式。⑤复合式提问。“你每天都吸烟喝酒吗?”一句问话中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使回答者感到困惑,不知如何作答,而且容易顾此失彼,遗漏其他问题。因此,在任何健康传播工作中,都尽量避免使用复合式提问。

(4)反馈技巧:常用的反馈方法如下。①肯定性反馈是对谈话对方的正确言行表示赞同和支持。在技能训练、健康咨询、行为干预时,运用肯定性反馈尤为重要。②否定性反馈是对谈话对方不正确的言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否定性意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首先肯定对方值得肯定的一面,力求心理上的接近;二是用建议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③模糊性反馈是向对方做出表示没有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如“是吗?”适于暂时回避对方某些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的问题。④鞭策性反馈是某些情况下,健康教育者需要向教育对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行为目标,这种反馈即为鞭策性反馈。做这种反馈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一般将谈话分为3个步骤。首先,对对方的言行作出客观评论;其次,说明这种言行给你的印象;最后,向对方提出要求,并请对方答复。例:“你前天没有去作产前检查。我觉得你太麻痹大意了。建议你还是定期去保健所检查,好不好?”这种反馈提出了问题所在、改变的方向,又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要求对方自己做出抉择,很有激励性。

(5)非语言传播技巧:非语言传播技巧是指以动作、语态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该技巧运用得当,可成为人际交流的润滑剂;反之,则有害于双方的沟通和相互关系。

常用的非语言传播技巧有:正确运用动态体语;注意个人的仪表形象;恰当运用类语言;创造适宜的时空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