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排气方法及分类

排气方法及分类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排气方法,是指采用一定方式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操作时,术者用右手托住罐底,罐口朝上,左手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待到即将烧尽,火势减弱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用火力排气法时,在拔罐前,常配合吹、拍、摇的方法,使火力均匀,不易发生烫伤。3.水蒸气排气法 是指用沸水形成的蒸气熏蒸罐内而产生罐内负压的排气方法。

排气方法,是指采用一定方式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是拔罐前的一种必备操作,与拔罐效果尤为密切。其排气方法一般分为火力排气法、水煮排气法、水蒸气排气法、药煮排气法、药蒸气排气法、挤压排气法和抽气排气法。

1.火力排气法 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排气方法。常用的有以下8种排气方法。

(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体位。操作时,术者用右手托住罐底,罐口朝上,左手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待到即将烧尽,火势减弱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待罐扣住皮肤后,火即熄灭,只剩热气。或用软质纸片(草纸佳)卷成长5cm左右的纸条,点燃后,烧去3cm左右时,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图1-20)。

(2)罩火法:用一块薄的草纸搓软,折叠一两层,包住两个五分硬币(或铜钱),将硬币上突出的纸扭曲(图1-21),蘸上一些油(不必过多,刚湿过就好),放在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待火烧到一定程度,应立刻将罐口罩上。

图1-20 投火法示意

图1-21 罩火法

(3)贴棉法:本法适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0.5~1cm的脱脂棉片,四周拉薄,略蘸酒精,贴于罐内上、中、下段,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图1-22)。

(4)滴酒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操作时,在罐内上下段滴酒精数滴,然后将罐横转1~3圈,使酒精均匀地附于罐内壁上(勿使酒精沾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点燃后,手持罐底,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图1-22 酒精棉球贴法

(5)闪火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临床中最为常用。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将棉球抽出,即将罐口扣在应拔部位。需较大的吸拔力时,可将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罐内上、中、下段的罐壁旋转涂擦,使酒精沾在罐壁上燃烧(不要使酒精沾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然后迅速将棉球抽出,并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图1-23)。

为提高效率,可用闪火器,即将纱布缠绕在7~8号的粗铁丝上,外用细铁丝固定(图1-24)。操作时,将闪火器伸向酒精瓶内蘸一下酒精,然后轻轻挤压或甩出多余的酒精,再点燃使用。每蘸一次酒精,可连续拔多次罐,不用时吹灭即可。注意必须在酒精即将烧尽时及时吹灭火焰;若需要继续拔罐时,再重新蘸酒精点燃。闪火器上的纱布烧得不完整时及时更换,以保证火力充足。也有人用煤气点火器拔罐。同时将罐口罩在闪火器上,并旋转几下,待罐内热力足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6)架火法:本法适用于俯卧位或仰卧位、大面积部位及四肢肌肉丰厚处的平坦部位。它的特点是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操作时可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图1-23 闪火法示意

图1-24 闪火器

① 钱币垫法:即前述“罩火法”。

② 瓶盖垫法:即用不易燃烧、不传热、直径2~3cm的瓶盖(也可用橘皮、生姜片等)置于应拔部位,瓶盖凹面向上。再放一酒精棉球于盖内并点燃(图1-25),随即将罐扣上。

图1-25 瓶盖垫法

③ 酒精灯法:用自动起罐器拔罐时,将小型酒精灯置于应拔部位,点燃后罩上罐具(图1-26)即可拔住。

图1-26 酒精灯法

(7)悬火法:用一根细钢丝扭成弹簧状,固定于火罐内近罐底处一端捏成钩状,钩端卷一个小棉球,悬挂在罐的中央(图1-27)。拔罐时,在小棉球上滴几滴酒精,点燃后,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法可反复应用。每次拔罐前,滴几滴酒精在小棉球上即可点燃,不必每次换棉球。

图1-27 悬火法

(8)面垫罐法:此法适用于毛发多、表面不平的部位,可避免漏气。方法是用水将面粉调成长约10cm粉笔样的面棒一根,围成一圈,将其压成面垫圈(内缘小于罐口,外缘大于罐口),垫在应拔部位(若患部疮疡面干硬,应预先用消毒湿热毛巾敷患部数分钟,使患部浸软,以避免拔罐时疼痛,而且可以吸拔得深入彻底),用火力排气法进行拔罐,或用吹火扣罐法拔罐(即用点燃的油纸放入罐内),立即向罐内吹气,吹气由小到大,不要中断,见罐内火苗发紫蓝色并呼呼作响时迅速扣在备置好面饼的治疗点上(动作要快而轻),此时罐内充满白雾状浓烟,吸拔力很大。如果把面改成凡士林,可称之为凡士林拔罐。

用火力排气法时,在拔罐前,常配合吹、拍、摇的方法,使火力均匀,不易发生烫伤。“吹”,是用嘴轻吹罐口,使少量空气进入罐内,火力均匀而较弱,吸拔力较小;“拍”,是用手轻拍罐口,使一些空气进入罐内。火力均匀而较旺,吸拔力适中;“摇”,是将罐轻轻摇动,使空气流通,火力均匀而旺,吸拔力较强。同时可据情况而定。此后即可拔罐。

2.水煮排气法 是指用沸水煮罐以形成罐内负压的排气方法。先用竹罐放在沸水内煮3~5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再用筷子或镊子将罐夹出(罐口要朝下),甩出水液,并迅速地用折叠的消毒湿毛巾捂一下罐口(可吸去水液,降低罐口温度,并保持罐内的热气),然后迅速将竹罐扣在应拔部位。扣罐后,手持竹罐按于皮肤约半分钟,使之吸牢。

3.水蒸气排气法 是指用沸水形成的蒸气熏蒸罐内而产生罐内负压的排气方法。先用水壶盛半壶水,壶嘴上套一根橡皮管(30~50cm长),然后将水壶置旺火上,待水蒸气从橡皮管大量喷出时,将罐口对准喷气口套入2~3秒,随即取下,并迅速扣在应拔部位,并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

4.抽气排气法 常用的有吸吮排气法和注射器排气法(图1-28)。

图1-28 注射器排气法示意

(1)吸吮排气法:适用于兽角罐。方法是将兽角罐的罐口扣在应拔部位,然后用嘴吸吮其顶端的开口(孔)以形成负压,吸住后,即用半熔的蜡封严。此法仅在边远地区有时采用。

(2)注射器排气法:用青霉素瓶作罐具,将瓶底磨穿至平,扣在应拔部位,用注射器从瓶盖——橡皮塞处刺入,抽出罐内空气(图1-28)以形成负压,罐即可拔住。

5.挤压排气法 适用于橡胶罐拔罐。操作十分简便,只要用手将橡胶罐挤压至一定程度(根据需要吸拔力的大小来决定挤压程度),再将罐口扣在应拔部位,然后松开挤压的手,罐具依靠本身弹力恢复原状,罐内形成负压而吸拔住皮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