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上腺肿瘤转移到肺的症状

肾上腺肿瘤转移到肺的症状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肾上腺意外瘤诊断的关键是鉴别出其中的高功能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尸检时发现肾上腺意外瘤最高达32%。见于伴有肾上腺疾病的遗传综合征,如嗜铬细胞瘤可见于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还应询问有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以排除肾上腺意外瘤为转移瘤。3.内分泌功能检查 虽大多数肾上腺意外瘤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能有激素活性异常,导致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

肾上腺意外瘤(adrenal incidentaloma,AI)是指因肾上腺以外的疾病或健康体检时行影像学检查而意外发现的肾上腺占位病变,由Geelhod在1982年首先提出。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肾上腺意外瘤的检出率逐渐增高。肾上腺意外瘤诊断的关键是鉴别出其中的高功能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据大宗CT检查病理的研究报道,肾上腺意外瘤的患病率为1.3%~4.3%。而大宗的尸检报道为1.4%~8.7%。尸检时发现肾上腺意外瘤最高达32%。大多数作者报道的发病率为1.4%~2.0%。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高峰年龄同国内近年陆续报道的一致,为40-60岁,病变为右侧居多。多数意外瘤为良性,而且无功能。约10%为高功能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常为亚临床型,即无肾上腺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仅激素水平异常。【分类】

1.肾上腺皮质腺瘤、结节样增生、癌。

2.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神经节瘤、成神经节细胞瘤、神经细胞瘤、癌。

3.其他肾上腺肿瘤,如髓脂瘤、肌脂瘤、肌瘤、纤维瘤、淋巴瘤、错构瘤、畸胎瘤等。

4.囊肿和假性囊肿

5.血肿和出血。

6.感染和肉芽肿。

7.各种转移癌。

8.假性肾上腺意外瘤。

9.肾上腺髓外造血。

【诊断】

1.病史和体格检查 多缺乏相应的病史及体征,部分患者可有肾上腺外的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肝区不适、肢体痛及肾病等。见于伴有肾上腺疾病的遗传综合征,如嗜铬细胞瘤可见于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等。一旦发现肾上腺明显病变后,应该详细询问病史,如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及软瘫等病史。如有这方面的病史,则应考虑到功能性肾上腺瘤并行针对性检查。还应询问有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以排除肾上腺意外瘤为转移瘤。

2.影像学检查 发现和诊断肾上腺意外瘤的主要方法,某些具有特殊表现的肾上腺意外瘤,仅通过影像学检查便可做出明确诊断,但大部分肾上腺意外瘤的影像学表现是非特异性的,需结合其他检查如内分泌功能及组织活检等明确。

(1)腹部超声可发现直径>10mm的肾上腺意外瘤,虽然它不能准确判断肾上腺意外瘤的大小及形态,但其探测的肿瘤大小与CT所测的肿瘤大小密切相关。因此,对已确诊的患者用超声进行随访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尤其对右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内镜超声较腹部超声能更准确的探测左侧肾上腺肿瘤。

(2)CT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肾上腺检查技术,可发现直径5mm以上的肿块。进行肾上腺检查可做0.7mm的连续扫描。CT特征可用于鉴别肾上腺腺瘤与癌。CT影像显示腺瘤多为圆形肿块,较小,边界清楚,密度均一,其CT值较低(为0~30Hu)。肾上腺癌较大,形状可不规则,30%的病灶中有坏死或钙化,密度不均。若在局部淋巴结、肝、肾或下腔静脉等邻近组织发现转移证据,则提示为恶性肿瘤。肾上腺转移癌常为伴有中央坏死或出血区域的实性肿块,大小不一,多双侧同时发生,其虽无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但当肿块直径>3cm、边缘不平滑、密度不均一,伴有周围组织浸润,强化时出现边缘厚度不均应考虑到转移癌。嗜铬细胞瘤的直径常为2~5cm,血管丰富,胞内水分较多,CT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常有中央坏死区,静脉造影可使其明显强化。

(3)MRI检查:MRI不仅能提供肾上腺意外瘤的解剖学特点,且能提供其组织学特征。肾上腺腺瘤的信号特点与正常的肾上腺相似,即T1加权像信号低于肝脏,T2加权像信号低于或等于肝T2加权像,转移瘤的信号强度高于良性肿瘤,但两者有重叠。

3.内分泌功能检查 虽大多数肾上腺意外瘤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能有激素活性异常,导致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发现肾上腺肿块后的第一步应是评价其有无激素活性。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皮质醇,ACTH。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③肾上腺髓质:血、尿儿茶酚胺。

4.核医学检查

(1)肾上腺皮质闪烁成像:除了能提供解剖定位外,肾上腺皮质闪烁成像还可根据肿块对放射性示踪剂的摄取和积聚,提供其功能特征。高分泌性肿瘤和非高分泌腺瘤可摄取放射性胆固醇,呈“热”结节或“温”结节,而原发性或继发性恶性肿瘤则为“冷”结节。

(2)髓质闪烁成像:利用131IMIBG和123 IMIBG可被交感髓质系统特异性摄取浓集的特性,可进行髓质闪烁成像。131IMIBG闪烁成像定位嗜铬细胞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9%和86%,而123IMIGB分别为85%和100%。恶性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常能显像,而广泛坏死或出血的肿瘤也不显像。

(3)正电子放射成像(PET)可无创性测量体内的生化和(或)生理学过程,采用PET技术可鉴别性质未知的肾上腺肿瘤,如良性肿瘤不摄取而转移瘤则以高摄取为特征,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为100%。

5.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对囊性肿块、原发瘤或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需要在CT引导下行活检。活检之前应排除嗜铬细胞瘤,以避免活检时引起高血压危象。

【治疗】

1.实质性肿块 直径>5cm可能为皮质癌,常手术切除。术前激素水平测定,必要时MRI。<5cm的肿瘤,激素测定为高功能者需手术。

2.囊性病变 可行囊肿穿刺,如液体清亮,激素测定阴性且直径<5cm暂不手术;激素测定阳性而直径>5cm者手术切除病灶。

3.转移瘤 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因常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往往需补充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

(张良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