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旦特殊性的抗原与结合在机体细胞膜上的反应素相互作用,立即导致这些细胞出现脱颗粒现象,释放出引起过敏反应的介质,例如组胺、5-羟色胺等,从而使机体出现各种过敏现象。而且,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逐年增高,说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是全医疗界的重点。Ⅰ型变态反应可限于一种组织,也可遍及全身,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人类机体的素质是遗传的、终身的,所以提出整体医疗,对过敏性体质调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引起此型变态反应的抗体被称为反应素(IgE),它是由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刺激而产生的,与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并牢固地结合在这些细胞的表面。一旦特殊性的抗原与结合在机体细胞膜上的反应素相互作用,立即导致这些细胞出现脱颗粒现象,释放出引起过敏反应的介质,例如组胺、5羟色胺等,从而使机体出现各种过敏现象。

引起此型反应的抗原有多种,如尘、螨、毛絮、染料、油漆及各种食品,数量不胜枚举,途径可由空气吸入、各种食物摄入和皮肤接触。尤为严重者,生物制品如疫苗、抗毒素和药物也能通过口服、鼻吸或注射方式进入体内,如病情严重,防治不力,可致人死亡。而且,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逐年增高,说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是全医疗界的重点。

Ⅰ型变态反应可限于一种组织,也可遍及全身,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轻者皮肤瘙痒,重者过敏性休克可致人死亡。所以,作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对此决不能等闲视之。

要认真辨证求因治本,又是需要整体医疗的。举证如下。

1.属于Ⅰ型变态反应的疾病

(1)支气管哮喘:中老年人支气管哮喘易与慢性支气管炎混淆,儿童支气管哮喘常被误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2)过敏性胃肠炎:常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或胃肠炎。

(3)过敏性皮炎:常被误诊为感染性疹、痘、疮疡。

(4)枯草热类的发热症:常被误诊为结核病或感染性发热症。

2.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检查的评价

(1)皮肤试验:由于皮肤内的肥大细胞被嗜细胞性抗体致敏,而变应原必须与特异性抗体相互作用才能起反应,因此,可以用可疑抗原作皮肤试验。由于过敏原种类繁多,所用作试验的抗原有限,故得不到明显结果者不能排除“过敏”的诊断。反之,即使出现明显的阳性结果也未必能证明该抗原就是引起临床所有过敏性疾病的抗原。

(2)IgE抗体的体外检测:这是将放射性核素标记提纯的变应原加入待检血清中,或按Coombs抗球蛋白试验原理的放射性变应原吸附剂试验,均可测定特异性IgE。但临床应用尚受各种限制影响。因此,最佳的诊断方法还是临床鉴别诊断与辨证。根据病史鉴定变应原的来源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因为病人在某一定季节和特定的环境下发生过敏反应,变应原势必存在于该时、该环境中,如春秋发病者可能对花粉、枯草等过敏;夏季发病者可能对蚊虫叮咬或驱虫剂过敏。这些仅限于对变应原的推测。至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最重要的是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和辨证。

3.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的处置

(1)减少与抗原接触:如果抗原已知,而且可以避免者,尽量避免接触而免于发病。如避免食用含抗原的食物或药物。若抗原为尘土、花粉等,则很难避免,发病后需要药物治疗。

(2)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病理效应:Ⅰ型变态反应主要是由组胺引起,因此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色甘酸盐一类药物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平滑肌收缩是胆碱能神经冲动的结果。cAMP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并抑制介质从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中释放。腺苷环化酶存在于胞膜中,可被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一类药物激活。此种激活作用可被皮质醇加强。这是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原理。

茶碱能阻断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并阻碍cAMP的灭活,从而使肌肉和肥大细胞中cAMP水平增高。这可解释茶碱和肾上腺素在控制哮喘上的协同作用。

(3)抑制抗原抗体反应:皮质醇类能以某种方式干扰抗原抗体反应,并能对抗由此而产生的炎症反应。因此,促皮质素(ACTH)和可的松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防治药。

综上所述,尽管发现和改进了许多对本疾病的诊治方药和措施,但是由于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可以是异种抗原,如异种血清、药物、花粉、动物皮屑、昆虫蜇咬食物等,也可以是同种抗原,例如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等,也可以是自身抗原,并且由于机体遗传素质的不同而引发各种类型变态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现今所有的防治方法,如远离抗原、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和对症治疗的药物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因为人类机体的素质(过敏性体质)是遗传的、终身的,所以提出整体医疗,对过敏性体质调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