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系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系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志愿者的工作性质与奥运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不同于普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领域志愿者的管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采取不同于历届奥运会的志愿者管理模式。宋玉芳认为国内对志愿者价值的研究侧重于对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的研究。国内对志愿者组织研究不够均衡,缺乏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志愿者组织如何运行发展的系统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关于志愿者的发展情况

根据韩森的研究,中国第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于1993年12月19日,有2万多名铁路职工,在北京到深圳2 400多公里的京广铁路沿线120多个车站、33趟列车上,组成860多个志愿者小组,他们在维护车站秩序、清扫车站卫生、扶老携幼、为旅客送医送药以及协助有关部门查堵易燃易爆危险品等方面,开展了志愿服务。在北京站进站口,志愿者身穿路服,肩披经带,向旅客发放宣传品,帮助疏导旅客;在候车前厅的希望工程捐款箱,接纳旅客捐款;在候车厅,为旅客提供咨询,提供便民服务。“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口号同时闪现在大厅巨型屏幕上。[4]

根据陈熙春《略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管理》的研究表明,1990年代以后,志愿者组织更是出现了增长的高峰,这从一组侧面数据中可见一斑,到1997年,在全国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达到181 318个。19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经过清理和整顿,我国各类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有增有减,但发展更为活跃。据国家民政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71 15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共147 637个,基金会共975个。可见我国志愿者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丁元竹的研究表明,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呈现出向法制化、政府化、机制化、全民化、社区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2.志愿者组织管理

有的学者针对志愿者组织和管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方奕认为我国志愿者的管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组织建制单一,社会化程度不够;二是组织目标虚化;三是成员的招募与管理还欠完备。并根据我国现有条件指出应当由政府与社会共同构建志愿行动格局,而后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志愿组织体系为主,政府宏观领导,结合保险与民政等职能部门的社会综合服务网络。缪建红和俞安平认为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重要资源,必须对其加以分析、设计、规划、管理与投资,从而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潜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有机整合。

宋玉芳对奥运会志愿者管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志愿者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绩效直接影响到奥运会组织与管理的成功与否。志愿者的工作性质与奥运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不同于普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领域志愿者的管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采取不同于历届奥运会的志愿者管理模式。因此,对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她从奥运会志愿者的特征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入手,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过程,评述了历届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得失,结合中国志愿者活动的概况,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并为奥运会组委会的相关人士以及其他领域的志愿者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宋玉芳认为国内对志愿者价值的研究侧重于对青年志愿者社会价值的研究。李良进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功能:第一,从社会化的角度看,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青年进行社会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第二,从社会支持角度看,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第三,从社会控制方面看,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安国启与曹凯认为,青年志愿者行动可以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中的内在缺陷;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国内对志愿者组织研究不够均衡,缺乏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志愿者组织如何运行发展的系统研究。虽然近年来涌现的对非营利部门组织的研究中较多提及志愿者,但极少对志愿者组织作出专门研究与探讨。对志愿者组织管理的研究多数是包含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一小部分,很少有关于志愿者组织管理的专题研究。当前的研究文献,涉及许多细微的方面,涵盖了各种问题,但许多研究具有明显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倾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与非营利组织中的其他内容相比,关于志愿者组织的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偏少,并且主要停留在表面上的探索,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够。活动总结偏多,理论研究较少。我国志愿者活动的格局是行动先行、理论滞后,因此目前的研究大多体现于一般性总结以及活动纪实,大部分通过调查、个案等实证性方法去探索具体问题的解决途径,较少对志愿者组织框架进行理论构建,造成志愿者组织研究的边缘地位。

3.志愿者的动机和价值

伴随着志愿活动的开展,国内一些学者对于志愿的动机及价值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丁元竹与江汛清认为,不能否认志愿者的活动具有经济价值。由于目前没有一套标准来衡量志愿者的劳动价值,所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难以确切地计算志愿者活动的经济价值,但是,志愿者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将志愿者的工作与现行的同类有报酬的工作进行比较,来确定志愿者的经济价值。如果折合成货币的话,志愿者服务是一股巨大的经济资本,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作用。安国启与曹凯认为,志愿者服务具有现金保障的可替代性,即它本身具有现金价值,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张辉认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运动,在其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有领导机制、管理机制、组织制度、激励制度等运行机制作保障,才能使志愿者行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条理地运行。随着国内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增多,在关于志愿者动机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也比较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主动动机与被动动机。主动动机主要表现为奉献动机、自我能力提高动机、归属动机和社交动机等。被动动机主要体现在迫于组织好群体的压力、盲目追随两种。我国学者蔡宜旦、汪慧认为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既有参与改善社会风气、同情帮助弱者的意愿,也有丰富人生经历、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需求,同时将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归纳为组织和群体的压力、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恩报恩”民族文化底蕴的支撑。学者殷小川、田惠芬认为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涉及五个方面,即成就动机,归属需要,权力动机,自我检验、自我提高动机,娱乐、交往动机。

有的学者对大型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与价值进行了研究。例如,兰宇新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从国内来看,对大学生志愿者,尤其是大型活动中的志愿服务的研究依然相对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其他校园内部德育活动载体研究兴盛的局面是不相对称的。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里,收录的青年志愿者研究论文共有1 600余篇,其中专门以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的仅有334篇,但基本上考量侧重于志愿精神内涵的探究、从道德建设的角度探究、从志愿服务促进我国公民社会形成的角度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基本是团中央或志愿者活动相对发达地区的一些报告,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2000年撰写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学术性的专著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6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梁绿琦、余逸群主编的《志愿中国——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专门研究志愿活动的刊物目前主要是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办的《志愿服务论坛》。其中,涉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从大学生主体心态入手研究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为数很少,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如果要探讨其中的原因,除了范式的设定、资料的收集等方面的困难外,可能也与关注点更多集中在社区服务支教等传统志愿服务而非有关城市建设的大型活动有关。值得欣喜的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志愿者建设这一课题越来越得到学术界关注,这些成果都可以为本文提供很多借鉴;在上海召开特奥会、世博会,上海市也把志愿者服务研究上升到重要地位,如上海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2006年撰写的《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与推动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研究》等。

有的学者对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例如,刘宏涛对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青年志愿服务主体的新变化、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和服务管理的新变革,对总体发展态势作出了客观而积极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归纳,认为青年志愿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微调”手段、青少年社会化教育的有益形式、培育公民社会的“助推器”,是一项应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大有前途的事业。认为社会认同度不高、管理体制不顺、组织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法制建设滞后是影响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并着重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的途径,即青年志愿者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青年志愿组织的能力建设、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拓展、青年志愿服务形式的深化和青年志愿服务的立法,从而为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理清了思路。

4.志愿服务和组织建设

国内还有一批人士关注于社区志愿服务和组织建设发展情况。例如徐华萍认为国内对志愿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志愿服务总体研究领域,对社区志愿服务领域的主要是一些经验总结或情况描述,学术性研究较少,因此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龙菲在《当代中国的社区志愿服务》中回顾了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认为社区志愿服务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具有改善民众生活、支持社会稳定等特殊意义,并分析了制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的在志愿者资源和结构、志愿者组织行政化倾向、志愿参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侯国凤、邹照兰的《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对策分析》介绍了社区志愿服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了影响目前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不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育不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行政化倾向突出、社区志愿者管理欠规范、社区志愿服务专业性不强等方面。并探讨在建设和谐社会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以促使其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的对策。梁绿琦的《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则从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角度来研究,认为社区志愿服务形成的社会背景,社区志愿服务兴起的文化背景社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阶段,是研究社区志愿服务的三个重要维度。只有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才能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有的学者对区域志愿者服务组织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赵春静以哈尔滨为个案,研究了哈尔滨志愿组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他认为20年来,志愿者活动已成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成为当今我国青少年活动的一个重要航标,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赵春静阐释了哈尔滨市志愿者组织运行模式和发展现状,对志愿者组织体系构建,工作机制建设,志愿者的招募、使用、管理、培训、激励机制,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地位,志愿者组织经费来源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志愿者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组织管理模式与新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探索性地提出构建志愿者组织良性运行模式的展望。通过对志愿者组织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对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哈尔滨市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1]丁元竹.国外社区服务的发展.社区,2005(4):19.

[2]江泽全.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3).

[3]李文英.日本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教育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999(4).

[4]韩森.做志愿者.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155-1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