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组织结构与治理

北京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组织结构与治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政府IT管理的组织结构与治理北京市农业部门应采用基于集中管理的联合管理模式。在此管理模式下,北京市农业信息化相关部门与业务、行政综合部门联合进行IT管理,各司其职。北京市农村基层信息站建设体现了多渠道投入的特点。
北京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组织结构与治理_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研究

(一)政府IT管理的组织结构与治理

北京市农业部门应采用基于集中管理的联合管理模式。在此管理模式下,北京市农业信息化相关部门与业务、行政综合部门联合进行IT管理,各司其职。这一管理模式既保留了集中管理模式的控制能力和资源集中优势,同时又兼顾了分散管理的灵活性,其主要的组织结构、职责和制度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部门主要领导挂帅,由负责业务、财务和IT等最高层领导组成,并具有重要职责。

二是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在信息中心内设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办事机构,由主管IT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由信息中心、业务部门和行政综合部门相关人员联合组成,其主要职责为:组织制定顶层设计,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业务、行政综合部门与信息中心三方必须各负其责并团结协作,共同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

四是信息化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根据市农委IT管理现状,迫切需要制定或改善需求管理、投资管理、整体规划等10项流程管理的制度。

(二)合作型信息服务的运行体系

北京都市型农业现代化服务的运行体系是一个联盟体系,由北京从事有关农业信息化设计、系统开发、运行、服务及基层信息网络节点等相关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和机构等,按照“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在政府协调下,自发组织的互利共同体,是从事围绕北京农业信息服务产业链相关技术研发、服务产品推广体系建设、宣贯的非技术因素的解决方案,以及行业规范、标准化制定等工作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组织。

(三)基层信息组织建设

一是基层信息站建设。

北京市农村基层信息站建设体现了多渠道投入的特点。一是北京市农业部门启动的“221信息”工程推进京郊农村建立了乡镇信息站和村级信息员信息体系,与北京市经信委共同推进的“数字家园”工程,成为农村基层信息化服务主体组织;二是北京市科委建设运营的“爱农驿站工程”,建立的部分村级信息站,主要依靠从各种便民缴费中提成,自身承担着如政策宣传等义务;三是市组织部建设的农村基层党建网,针对农村社会管理问题,以卫星视频远程教育网方式,积极与农业、水利、电信等部门合作,为农村进行党务、科技宣传和推广工作。上述这些信息化组织,基本上属于公益性服务,从不同程度促进了农村信息服务发展,但是由于村级信息站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筹管理,资金投入分散,规划与项目衔接不够,整体性不强,综合效能都尚未展现。从历史经验来看,农村信息站一定要与产业化现实中的实际业务结合,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二是基层信息队伍建设。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基层信息队伍现状。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截至2010年,郊区农村在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4001个,村级农经信息员4651人,其中兼职4195人。鉴于村级农经信息员工作量大、素质要求高,在承担村级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市、区县、乡镇政府各级管理部门所需要的详细数据和基础信息,因此,需要给予村级农经信息员以适当的岗位补贴。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基层信息员队伍,就要设置相应的村级农经信息员公益岗位,从而为基层信息员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其他各种保障。

其二,基层信息员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负责村级人、财、物基础信息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村级经济分析和信息服务工作;负责村级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三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