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疼起来要命的

疼起来要命的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细菌刚刚进入牙髓就突然发飙,牙髓充血压力升高,形成了要命的牙疼,就是急性牙髓炎;有的细菌悄悄地进入牙髓沉静一段时间,牙齿没出现什么疼痛,就是慢性牙髓炎,突然哪天心血来潮在你身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出来闹一闹,就是慢性牙髓炎的急性发作。更精确地诊断牙髓的活力状态是选择单纯补牙和根管治疗不同方式的基础。因此每一餐后,口腔都会经历 pH 值的先降后升的情况。



疼起来要命的——急性牙髓炎


民间有言: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句话说得就是急性牙髓炎,疼痛发作起来让人寝食难安,尤其是晚上,疼得更厉害,吃止疼药、消炎药都不管用。


此时唯一靠谱的处理方法就是去医院,钻开牙齿,让发炎的牙髓瞬间释放压力,疼痛一泻千里。


相对于悄无声息的牙周病,发炎的牙髓疼起来可算是轰轰烈烈。但是,牙疼之前也是有征兆的,看你没把它当回事,它才会让你疼得死去活来,可谓腹黑十足。让我们先来看看牙髓发炎之前,牙齿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号。


牙齿最外层是牙釉质,靠里是牙本质,最中心是牙髓。牙髓中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可以感受外界的冷热刺激,而牙疼就是牙髓急性发炎的表现。


外面的牙釉质和牙本质都是保护牙髓的外壳。牙釉质是身体最坚硬的部分,但它的特性是,一旦发育形成后,无法改变、无法代谢、无法愈合。牙本质也是牙体硬组织的一部分,但是,里面走行牙本质小管,可以感知外界冷热酸甜的刺激,从而产生反应,可以在牙本质牙髓的交界面产生新的牙本质来保护牙髓。


一颗龋齿的诞生


由于刷牙没有刷干净,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表面,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经过长时间的腐蚀,牙釉质终于经受不住酸的考验,造成了牙釉质的崩解,这就叫龋齿。


其中食物残渣中最容易被细菌分解产酸的就是糖,或者说碳水化合物。不仅孩子喜欢吃糖,龋齿的细菌也喜欢糖,这些细菌最喜欢分解葡萄糖,一方面把葡萄糖消化给自己提供营养,另一方面葡萄糖分解产酸。


而口腔中其他细菌有些是害怕酸的,产酸菌和不产酸菌会因此而打架。哪一方的胜利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我们是否认真刷牙。


刷牙就是革了所有细菌的命:刷牙后,产酸菌受到压制没法强大起来,口腔 pH 值维持恒定,龋齿就不会进展;如果我们不刷牙,并且仍然不断进食甜食,产酸菌就会越来越强大,把不产酸菌都干掉,这样你嘴里都是产酸菌,最终导致了牙齿的龋齿,也就是有了蛀牙。


所以从口腔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一颗牙得了龋齿,在没有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其他牙齿也同样暴露在龋病致病菌(产酸菌)的控制下,容易发生新的龋齿。因此,有了龋齿一定早点补牙。


根据龋齿形成洞的深浅,分为浅龋、中龋、深龋。它们分别被细菌进攻到了牙釉质层、牙本质浅层以及牙本质深层。


由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崩解,牙髓会对外界的刺激越来越敏感,一般当你感觉牙齿对出现的冷热刺激非常敏感时,多半你的龋齿已经进展到深龋了。但是,只要细菌还没进展到牙髓,我们都要恭喜你,就医很及时。因为无论浅龋、中龋、深龋,都可以去掉龋坏组织重新用树脂材料把牙齿修补好。


如果细菌一旦突破牙本质,进入到牙髓,牙髓就会受到细菌的侵蚀出现感染。有的细菌刚刚进入牙髓就突然发飙,牙髓充血压力升高,形成了要命的牙疼,就是急性牙髓炎;有的细菌悄悄地进入牙髓沉静一段时间,牙齿没出现什么疼痛,就是慢性牙髓炎,突然哪天心血来潮在你身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出来闹一闹,就是慢性牙髓炎的急性发作。


如果牙髓炎没有治疗,细菌继续在牙齿里往下进攻,突破了整个牙髓,进入到牙齿根尖,那么,根尖周组织也会出现炎症和感染。有的细菌刚进入根尖就给你个下马威,根尖炎症把患牙顶起来,不能咬牙,一咬牙就疼得要命,就是急性根尖周炎;有的细菌进入根尖后悄悄潜伏,慢慢破坏根尖骨质,形成了根尖脓肿、囊肿、肉芽肿;有的炎症突破了牙槽骨的骨壁穿破了牙龈,在牙龈上方形成了小脓包,手一按能挤出脓液,就是慢性根尖炎。


细菌持续地腐蚀牙体组织以及牙髓组织,最终将牙齿崩解掉,轰轰烈烈地过完它的一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它还是龋齿时就把细菌剿灭,防止它进一步侵蚀牙体和牙髓。


如果出现了龋齿,该如何治疗,防止它进一步危害口腔健康呢?


一般在补牙前,医生了解你的病史,有没有自发痛,或者只有冷热刺激痛,是龋齿还是牙髓炎,心里大概就有谱了,再拍张片子看看根尖有没有骨质破坏,牙齿龋坏到哪个程度了,来选择怎么治疗。


简单地说,龋齿可以通过简单的树脂充填治好,牙髓炎和根尖炎需要做完善的牙髓治疗——根管治疗,来彻底清理牙髓腔内的细菌和感染。


龋齿只需要一次治疗即可,但根管治疗需要开髓、根管预备、根管充填三个步骤才能完成,是一项既花费时间又花费金钱的治疗方式。由于不同人不同牙的牙髓形态有差异,根管治疗也是分不同的难度,难度大的复诊次数和诊金不可避免会增加。


所以能把细菌遏制在龋齿的阶段,就一定要尽早遏制,不要到出现了牙疼(意味着细菌已经感染牙髓)才追悔莫及。


除了在我们有症状冷热刺激敏感的时候,争分夺秒去看医生外(晚了就怕是牙髓炎啦),定期的口腔检查也能帮助你提前发现是否有龋齿。


虽然龋齿、牙髓炎、根尖炎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但是,临床上这个疾病的发展并不是完全隔断的,而是连续的。


本着能保牙髓尽量保的原则,对于牙髓都先安抚并龋洞充填,如果出现疼痛再行根管治疗也来得及。但是,此时你千万别怨医生补牙没补好,补完又出现疼痛而大骂庸医,这可是个很负责任的医生呢。有的医生为了防止补牙后牙疼出现不必要的误会,会选择直接做根管治疗,这也无可厚非。更精确地诊断牙髓的活力状态是选择单纯补牙和根管治疗不同方式的基础。


如何预防龋齿?


我们从龋病发生的四联因素来说,细菌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消化掉,经过一定的时间会形成龋齿。因此:


使用含氟牙膏,去医院窝沟封闭来增加牙齿的抵抗力;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减少细菌产酸的时间,并且尽可能多消灭细菌;

尽量少吃粘性大的碳水化合物(如汤圆、糯米糕等);

延长两次进食之间的间隔。


这里强调一下,为了预防龋齿并不是不能吃糖。吃糖后,细菌发酵短时间产酸会迅速降低口腔内 pH 值,但是唾液作为一种非常棒的缓冲液,可以逐渐提升口腔 pH 值,在半小时内最终回到正常酸碱度,而牙釉质只有在低 pH 值下才能发生腐蚀。


因此每一餐后,口腔都会经历 pH 值的先降后升的情况。延长进食间隔,可以有效减少牙釉质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时间。


但如果三餐之间增加很多零食,那么进食后 pH 值还没有升起来就再次降下去,牙釉质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时间增加,就会增加龋病的易感性。


所以对贪吃的小朋友来说,最好的预防龋齿的办法就是减少吃零食的次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