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当教育家作准备

为当教育家作准备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教育家,我们首先要修炼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为当教育家作准备,既应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个人生命追求,也是我们的职业道德责任。我们很多教师之所以不愿意为当教育家作准备,并不是因为教育家高不可及,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感受到深入其中的乐趣,一旦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我们教育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现象,都会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整个生命都会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

被尊称为教育家的人,大都是从课堂中走出来,从学校中走出来的,而且曾经是一位名师。一个不想成为名师的人,不可能成长为教育家,而不想为当教育家作准备的人,他也不可能变成名师。

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具备教育家的潜质。只要我们有做教育家的预期和充分准备,只要我们有内驱力,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停地往前走,“未来的教育家可能就是你”。那么,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应该作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我们要有做一个完整的人的准备。所谓完整的人,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内心宁静的人: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有坚强的意志,有完善的人格,有丰富的学识,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事实上,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完整的人。影响我们成为完整人的根本因素,是我们在生活中追求了那些凭自己的能力永远也无法掌控的外在诱惑,放弃了那些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控制的东西。浮名、金钱、权力、地位不是我们凭自己的能力所能控制的,但我们对此却情有独钟,想不开、放不下,总想千方百计地得到它们。追求这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会使我们的生活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我们处在顺境时,就会自我膨胀,既目空一切又人格猥琐,既自满自大又自暴自弃,既崇尚权力又是上司的奴隶;当我们失意时,就会感情麻木,性格无常,生活怠倦,患得患失。这样的人是双面人,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命运总是依附于别人,把“我”当成了别人的工具。与此相对应,良好的性格、情操、意志等,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品质,就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为我们自己所掌控:我们没有智慧,可以通过读书进行求索;我们没有能力,可以带着谦逊的态度向别人学习;我们没有意志,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激励使自己变得坚强;我们没有善意识,可以在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步培养。这些品质虽然远离我们,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就一定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完整的人、有理性的人,能按照自然法则行事的人。什么时候我们没有了怒气、怨气、俗气,能够面对金钱、荣誉、地位做到平心静气,顺其自然,我们离教育家也就更近了一步。作为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教育家,我们首先要修炼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教育家,实际上就是一个思想家,亦即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别人的思想。

其次,我们要有知识的储备。所谓“知”,意味着要学贯中西,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清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流派,明白不同教育大师的教育理念,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趋势,凡是重要的教育观念均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所谓“识”,就是我们有理性的判断,不为任何一个教育观念所束缚,能够取其精华,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在独特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他们的教育思想虽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但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知识的储备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自己对教育理解的高度和深度,不同的教育家尽管在对教育的诠释上都有着共性的认识,但每个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现。因此,我们在踩着教育家的肩膀提升自己时,就要认真厘清那些教育大师的肩膀究竟在哪里,我们在为自己进行知识储备时,思考、探索、吸收、扬弃、创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在进行知识储备时缺少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思想的真正形成就无从谈起。

再次,我们要有实践的准备。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在教育一线和学生进行着零距离接触,教育中的常见现象我们每个教师都能举出许多案例来。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分水岭在于:前者善于对那些见怪不怪的教育现象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用自己的思想去发现,并结合教育理论,对那些复杂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从纷乱中找出规律,从偶然中找出必然,从复杂中看出简单,从不可能中看出可能,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纳入其研究范围。有实践准备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热爱孩子的人,善于坚持写教育反思的人,注重学生情感发展的人,和学生打成一片的人,把教育视为生命的人,注重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人。

为当教育家作准备,既应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个人生命追求,也是我们的职业道德责任。我们很多教师之所以不愿意为当教育家作准备,并不是因为教育家高不可及,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感受到深入其中的乐趣,一旦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我们教育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现象,都会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整个生命都会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

上面的一些观念和要求,多年来我都在一一遵循与落实,虽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一直在矢志不渝地追寻。我一直认为,挑战是最大的资源与机遇。下面我向大家讲述两个我在追寻名师道路上所遇到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2012年,我被山东省教育厅聘为专家,参加了“1751改革创新工程”调研工作,17代表山东省的17个地市,51代表在17个地市各选三所学校,一所高中、一所初中、一所小学。我参加了其中的一个专家组的行动,专家组包括全省知名校长、知名教师和有较高水平的科研人员,而我当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学校校长,我想,这也许是领导想通过这种活动来锻炼我吧。怀着紧张的心情,我走进了我们组负责的三个地市的九所学校。我们调研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听校长汇报,然后检查学校档案材料,再走进课堂听课。完成这三个步骤后,我们两人一组分别进行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层面的访谈与问卷调查,最后观察学校内外环境,当晚把一天的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所作的结论等信息总结出来。就这样,我们每天一所学校,一干就是九天。但这还不算是最大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安排我撰写两所学校的调研报告,要求在真实分析学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找到学校发展中的优势与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指明学校今后发展的有效途径。记得我经常熬到深夜,稿子检查了数遍。几天后我被通知去青岛,在那里,专家组对我们撰写的报告进行了详细的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我回家后又彻夜修订。半个月后,我们所有调研组汇聚日照市,并亲自向被调研学校的校长和当地教育局局长汇报解读调研报告。当时我撰写的报告赢得了项目学校的高度认可,连连说“专家就是专家”。这哪里是专家的原因啊,完全是硬挤压出来的东西。但是经历了这次行动,我了解了小、初、高三个学段学校的特点,学会了如何调研一所学校以及如何撰写调研报告,尤其是通过全貌性地观察诊断一所学校,无形中快速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和领导力,并有机会与各路专家当面对话学习。

第二个挑战:在2015年9月,我被派往大兴区兴海学校挂职副校长,帮助这所学校进行教师培训和制订课程改革方案。单说制订课程改革方案一事,就把我难住了,照搬育英学校的课程改革方案不行,自己整合各地先进经验不行,这两种方式都可能导致方案不能有效落地。我选择了一条根植学校文化传统制订课程改革方案的途径。为此,我经常走进教师的课堂,经常与校长和老师们交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涉猎一些信息。就这样,半年后我才动手撰写方案。下面这篇文章《课改规划更应植根自身》就是我制订课程改革方案的理论依据,曾经发表在《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25日第8版上。这次行动也是一次挑战,让我能够站在文化的高度来思考架构课程改革方案,为今后我主导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所学校,常常有其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由一批批教育者和学习者赋予的独特鲜活、富有个性的文化元素。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文化基因和教育元素,却沉睡在校园的角落里,大家对其灵魂与价值视而不见。这与课程改革中缺少对学校文化和生命历程的尊重有关。

当前的学校课改存在一定的误区:由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课改的压力,不少学校热衷于学习媒体报道的种种教育创新经验,乐此不疲。即便在落实时发觉有脱离实际的地方,但为了应付检查评估,于是就强力推行。在此过程中,课改被窄化成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又被窄化成教学技术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技术和方法的改革则被窄化成小组学习和学案改革,或者窄化成做题和训练改革。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一段时间后,当大家发现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其生命成长、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和制约,就会纷纷转向,再次追求教育转型,重建教育新常态。三级课程的整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开始在各中小学大力实验推广。有的学校开发了上百种校本课程,有的学校视所有教育行为皆为课程,校园里还出现了“课程超市”,课程整合、课程校本化成了学校的热词。

教育回归本质令人欣喜,但改革方式却不免让人担忧。大家纷纷把满足孩子们多样化和个性化成长作为课程改革的高度,一阵风地开发校本教材、开设名目繁多的校本课程,导致课程改革变成了做加法,教师和学生增加了一层又一层的课业负担。对于学生来说,以他们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来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课程与活动,只能望洋兴叹。对于教师来说,要应对“加法”,就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良好的心态去研究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创新课程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课程并不是多多益善,更不能哗众取宠。当前,已有不少学校意识到上述现象和问题,认为一所学校应该有它的整体课程改革规划,有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架构,但是能找到切入点的学校却寥寥无几。

要找到切入点,首先要寻找到自己学校的文化源泉,洞悉自己学校的办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一个学校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一定是在尊重师生的生命经历、尊重社会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厘清学校的历史文化,明确学校课程发展的传统、优势与困难,尊重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才能发现学校的课程建构依据与资源,促使学校直面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激发学校由内向外、自下而上地变革。

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必须由学校自己来做,任何个体或组织都不能代替学校的主体地位。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源于学校自身的困惑与理想,不同学校之间发展状况不同,不能完全沿用国家与地方的课程计划,也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规划模式。只有以学校为本,准确寻找到学校的人文脉络,将学校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那些宝贵的文化元素和当下学校的文化元素像珍珠项链一样串联起来,规划出能反映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和适合学校现实情况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学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介作用,凸显课程规划的价值与意义。

学校应结合时代精神和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明确学校核心价值观,并在基于核心价值观的顶层设计下规划课程改革。这样,教师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研发,设计出触发人生命内核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而这样研究出的课程才有根源,有愿景,能够传承,能够创新,能够有效地发挥课程育人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