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普通教育体系的最早实施者

近代普通教育体系的最早实施者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等人即有仿行西方近代三级学制设学的倡议,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未能予以实施。这种按三级办学的做法,与西方近代学校教育体系大体一致,由此正式形成了我国最早分层设学、相互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因此,盛宣怀堪称是我国近代普通教育体系的最早实施者。盛宣怀在近代教育早期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上所举为荦荦大者,此外,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某些特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等人即有仿行西方近代三级学制设学的倡议,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未能予以实施。1895年盛宣怀主持制订捐设新式学堂规划,拟设大学堂(含二等、头等学堂两级)、小学堂各若干所,基本形成三级学制的规划。当年即行开办的北洋大学堂,分设二等、头等学堂两级,首次在一校内实行分层设学,被周予同称为“两级学制之理论的实际创始者”。(注: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印行,第76页。)

南洋公学开办后,设立了由外院、中院、上院三个教育层次组成的正规学校教育系统,另设师范院培养师资,组成四院教学制度。这种按三级办学的做法,与西方近代学校教育体系大体一致,由此正式形成了我国最早分层设学、相互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清史稿》述及晚清学校组织时说,南洋公学“学制分为三等,已寓普通学校及预备教育之意旨”,“中国教育有系统之组织,此其见端焉”。(注:赵尔巽:《清史稿》(志八十二选举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25页。)周予同指出:“三级学制之实际的实行,当首推这年(1897年——引者注)二月盛宣怀在上海所创办的南洋公学。”(注: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印行,第77页。)孟宪承亦称:“南洋公学是最早具有初等、中等、高等三阶级教育的雏形的。”(注:孟宪承:《新中华教育史》(高级中学师范科用),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317页。)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对南、北洋学堂在学制史上的地位予以较高评价:

这两所学校最早采取西方近代学校体系的形式,分初、中、高等级,相互衔接,并按年级逐年递升,具有近代三级学制的雏形,因而事实上将早期改良派学制思想付诸了实践。虽为洋务派人物创办,但维新观念已寓于其中。(注: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南洋公学实施的三级学制在当时具有示范作用。稍后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即沿用公学办法,“‘当于大学堂兼寓中学堂、小学堂之意,就中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别立一师范斋,以养成教习之才。’这是盛宣怀在南洋公学合设四院的办法。”(注:孟宪承:《新中华教育史》(高级中学师范科用),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317页。)稍后各地建立新式学堂时,定名三等学堂、二等学堂者在所不少,如上海的三等公学堂、养仁中西三等公学堂,无锡的三等公学堂,安庆的二等学堂,均取法南、北洋两学堂设置,并与之相衔接。盛宣怀对于近代学制的成功实践,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为1902年和1904年两次全国性学制的颁布提供了正规教育办学形式的成功实例。诚如孟宪承的评价称:“李(端棻)、张(之洞)的议论,和盛宣怀的事业,并为后来国定学制的先声。”(注:孟宪承:《新中华教育史》(高级中学师范科用),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319页。)因此,盛宣怀堪称是我国近代普通教育体系的最早实施者。

盛宣怀在近代教育早期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上所举为荦荦大者,此外,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某些特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盛宣怀关于实业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与实践,为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思想、建教合作的部门办学模式提供了参考样本;其主张选派中学以上毕业生赴欧美专习实学的留学教育理念与实践,在20世纪初年前后,也是富有远见的,留学效果也很显著。再比如,其主张学堂教育与留学教育、译书、图书设施并举,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并举的办学模式也是切合时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