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长考评不该缺了谁

校长考评不该缺了谁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情况是,教师和校长站在同一阵营内,共同维护“校方”的利益,和学生形成对立。校长理应坚持“学生第一”的立场。校长为教职工服务的重要目的和方向保障,是学生。这也是国家和政府交给校长和学校的责任和重托。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到贵州大学担任校长后发现,贵大的风气实在令人担忧。在一次学校教职工代表参与的民主选举会上,郑强票数垫底。

接到上海大众打来的电话,向我了解当地大众4S店在售后服务方面的质量问题。

上海大众非常重视顾客的意见,他们通过总部检查、“神秘客户”检查等方式来监督经销商的服务质量和执行公司制度的情况,并以此对各地经销商进行考评。

爱人从淘宝上购物,每次拿到实物后,总要在网上对物流服务、服务态度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等进行评价,淘宝以此作为评定各卖家的重要标准。

用户第一,顾客第一,是众多企业和商家的核心理念和原则。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校长(含领导班子)考评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学年结束,或者一届任期结束,教育局总要到学校教职工中进行民主测评,以此作为考评校长的重要依据。

对照大众和淘宝网的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校长的态度、能力和贡献如何,究竟谁最有评价的权利?

无须思考,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

学生喜欢这个学校,学生在学校里过得快乐且富有成效,学生认为他们的校长敬业爱岗、可亲可敬,并以他们的校长为荣。那么,这所学校和校长,自然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说教育是服务行业,那么,服务对象是谁?

自然应当是学生。

教师是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校长通过领导和管理教职工,向家长和学生提供和保障教育服务。

学校教学质量好不好,校长办学好不好,学生即便不是最权威的,也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奇怪的是,对校长队伍的考核,很少看见学生的身影。

仅仅让教职工考核校长和领导班子,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它易导致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

一种情况是,教师和校长站在同一阵营内,共同维护“校方”的利益,和学生形成对立。因为不想得罪相关教职工,校长对于教职工中那些侵害学生权益、损害学生发展的行为,选择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校长也不会对教职工中那些懒散、松懈、效率低下的行为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制止。这样,学校内部就出现了大人们针对孩子的集体性“护短”。而一些学生和家长极为厌恶的现象,例如日常教育的失职或渎职、教育公权的私用或滥用、学生考评中的不公或不正、家校交往中的不敬或不净等等,在教育行政部门那里,却几乎无法看到和听到。他们只看重“校长”本人在教职工中的“威信”和“群众基础”,却忘了,真正该关注和考评的是校长带领和督促教职工们为孩子们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如何做的。他们因此不能发现学校真正的问题,也听不到真正关键的“群众”——学生的真正意见,因而无法通过教职工测评来帮助校长改进工作。

另一种情况是,校长坚守良知,尽心竭力,克己奉公,对教职工严格管理,向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却引起部分(或与其他校长比相对较多的)教职工的反感和抵制。那些富有理想、坚持原则、作风严谨、敢于负责、勇于开拓的校长,他和他的班子在一段时间内就相对地难以赢得教职工的普遍好评。他们往往更容易招来批评和指责,更容易引起争议,甚至招致非议。他们即便一心为公、鞠躬尽瘁,在多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在教职工中也难以像那些无所作为、巧于迎合、八面玲珑的校长们那般“民望甚高”。

考什么就学什么,是学生学习价值取向方面的潜规则和明规则。

谁评价就迎合谁,也容易成为校长们工作价值取向的潜规则和明规则。

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应当是一致的。但事实上两者的利益并不总是统一的。教和学、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学生对教师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要求越高,教师的负担就会越重,压力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校长,是其中的关键人物。校长的职责,是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才华和能力,并有效制止或控制教职工中的失职、渎职等消极行为,从而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校长理应坚持“学生第一”的立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校长“一个最主要、 最重要的品质(不具备这个品质, 就不能当校长,就像不是任何人都能当教师一样)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刻的人道精神,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他说:“我竭力做到使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他认为校长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研究学生,他说:“科学地研究儿童——这是科学地领导学校和科学地管理教育过程的主要条件之一。”

在他看来,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热爱孩子、研究孩子、支持和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实现健康活泼地发展。因而,我们评价校长,自然也应当侧重于这些方面来考量。

在“以生为本”口号喊了多年的今天,在课改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后,许多地区的校长考评中,依然看不见学生的身影,依然听不见学生的声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憾。

有人认为,校长是为教职工服务的,教职工是为学生服务的,好像校长和学生之间是隔着教职工的,校长的唯一对象和关键对象就是教职工。

这个说法并不妥当。

校长要为教职工服务,且要尽一切努力支持教职工改善教育和提升自我的愿望和行动。但校长远不仅是为教职工服务的,他更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校和所有教职工的首要和最终的服务对象——尽管这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校长为教职工服务的重要目的和方向保障,是学生。准确地说,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卓越发展。“服务于”教职工,只是校长工作中的一部分。校长更多的工作是支持、帮助、领导和督促教职工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这也是国家和政府交给校长和学校的责任和重托。离开这个目的和方向,校长对教职工的“服务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即便教职工对校长“满意度”极高。

学生理当是校长和学校的考评主体。这个考评主体缺位,必然会导致校长考核的不公正、不科学和不真实。

一个负责任的校长,必须采取措施支持教职工的积极努力,同时,旗帜鲜明地约束、反对甚至批评和惩戒那些与此背道而驰的行为。这会导致那些思想态度不端正、业务能力不合格、理念观念不合时的人们的反对。对校长的工作评价,单纯依靠教工,容易让校长陷于成人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旋涡中,空耗精力。

我就曾见过一些富有才华和干劲的校长,最终因为这种考核制度,变得畏首畏尾、八面玲珑,虽换来一团和气,但却从此无所作为了。他们在人际周旋中,渐渐变得世故和圆滑,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追求,甚至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担当。

评价中如果主体缺位、错位或者倒置,就难以获得有效和可信的评价结果。

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到贵州大学担任校长后发现,贵大的风气实在令人担忧。比如,有的老师在学校里开餐馆,却从来没有交过水电费;学校八年来都没有对老师进行过考核,有的教授一年一篇论文都不写;举行考试的时候,学生在下面翻书,监考老师却坐在讲台上玩手机

他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行整顿和改革,加强考核与监督,使贵大从校园环境到师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办学成果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这自然引起了争议。他被称为“愤青教授”,也被称为“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校长”。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特立独行,勇于改革;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哗众取宠,热衷炒作。

据《新京报》报道,郑强在贵大可谓毁誉参半。在一次学校教职工代表参与的民主选举会上,郑强票数垫底。有退休教师说他“就会吹牛”,“哪里像个大学校长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小品演员”。

而学生们却用年轻人特有的方式表达对郑强的敬和爱。据说,在贵州大学,“校长表情包”广泛流传,“有时候,他开会时的表情、 发言稿里某一句有趣的话,都会被脑洞大开的同学们制作成图片”。

在学生们看来,郑强才像一位真正的校长,“没有架子,真实。”“那些反对‘强哥’的人,太保守了。”“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校长信箱写信,甚至可以直接跑到校长办公室反映,一般很快就得到回复。但把问题反映到二级学院,回复得就很慢,效果也不明显。”

在这些纷乱复杂的声音中,到底哪些声音更值得倾听?到底哪些声音更接近事实本身?到底哪些声音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和使命?

恐怕做出判断,并不是件艰难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