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课后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课后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作业现状中过于依赖《语文课堂作业本》《生字抄写本》,质量偏低,以数量代质量——小学语文作业量与质的这种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语文作业还存在着重复、为作业而作业,质量偏低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上完一课后,都是相同形式的作业:字词抄写,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丰富多样的课外作业,恰恰是考虑到小学生认知需要多种形式的外部刺激。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将其概括为三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我们不难看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很多问题。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往往导致高分低能。也正因为中国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教学方向指向不明。

我们的作业现状中过于依赖《语文课堂作业本》《生字抄写本》,质量偏低,以数量代质量——小学语文作业量与质的这种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业数量与质量反差巨大。语文作业还存在着重复、为作业而作业,质量偏低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缺少针对性

作业应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的任务不同,作业的内容以及需要采取的方式等都应有所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把握住这一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上完一课后,都是相同形式的作业:字词抄写,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思考过,教师是想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训练。一些教师往往只知道布置作业却不知为什么要布置,只考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而很少考虑如何布置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随意性较大。

作为教师尚且如此,作为作业承载者的学生来说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命令”,而不知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以及借助什么来完成作业,更不知这些作业做完后会有什么收获。据研究,小学生了解指定作业的练习依据(目的)的人不到20%,80%的学生练习是盲目或比较盲目的,不了解作业的智力价值、知识点。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不明白作业的目的,不清楚作业的依据,会大大降低对作业的兴趣和作业的有效性,甚至还会由于盲目练习和重复练习,使得他们对学习变得越来越反感、迟钝。因此,有教育学者曾这样告诫教师:“不要在下课前几分钟才匆匆安排家庭作业,而要留出一些时间告诉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要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及为何要做这种家庭作业。”

(二)作业机械死板,缺少过程反思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有时显得过于机械。据我们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械抄写。许多教师把机械重复的抄写当作巩固生字的唯一法宝,学过生字后总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每个生字抄写几遍或者十几遍。如果发现学生将生字写错,有的教师甚至罚学生抄写一百遍,导致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抄写生字词语。

二是机械记忆。学完一篇课文后,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词语解释、句子的含义,个别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段落大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三是机械理解。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揣摩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本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采用判断题、选择题,让学生做非此即彼的简单、机械的判断和选择。

语文作业设计,忽视了作业设计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三)忽视学生差异,缺少分层作业

在越来越倡导个性教育的今天,在课堂上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作业对小学生格外重要。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一策略很难实施。据观察:教师一般要求全班同学同时完成相同的作业,学生既不能自主选择作业,教师也没有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课堂表现看:有些学生完成得快、有些学生完成得慢;有些学生觉得简单、有些学生则面露难色;一些做作业快的学生做完作业开始左顾右盼或无所事事,完成作业慢一些的学生明显受到影响,有的开始问其他同学,有的干脆不做了,有的则明显出现自卑感。

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多数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手上有哪些作业本,就为了完成这些作业本而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消磨殆尽,做作业变成了任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求,语文技能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失去了追求,在盲目中积累着语文学习。

(四)形式僵化,缺少灵活统整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丰富多样的课外作业,恰恰是考虑到小学生认知需要多种形式的外部刺激。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业尤其是课外作业的形式相当单调,大多是教师指令性的书面练习。作业布置方式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或师生协商而定的作业几乎没有。而在以教师布置作业为主的情况下,对作业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单一,集中体现在以记忆理解类作业为主,这一点在各年级都有所体现。以练习册或辅导书上的练习作为主导的作业类型,多以记忆或理解类为主。但其他类型的作业诸如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作业少有涉及。一般往往会采取“抄、背、练”老三套。形式不活,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调的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毫无疑问,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学能力、知识水平相对有限,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对于他们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统一要求是必要的,但由于学科性质、知识呈现方式、学生需要等方面的不同,如果一味强调书面作业,学生过于被动,不但会削弱练习的针对性,而且还将影响学生对练习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