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在课堂中永远的遗憾

留在课堂中永远的遗憾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对听课教师也是一次精彩的现场培训指导, 当遇到课堂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可以暂停当时教学内容, 研究学生更感兴趣、 迷惑不解的问题。显然, 问题和列式不符合,这个问题的列式应该为25+2+20=(),课本例题的问题是小红和小林已经写了多少个字。针对这三件事, 我产生新的想法,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第三方适时地介入, 及时挽救不良教育态势, 不要留下师生终身的遗憾。

马辉才

从教多年, 多次深入课堂听课, 精彩的课堂享受过, 家常饭的味也尝过,一团糟的课也遇过, 但亲历过的三件事成为我留在心中永远的遗憾。

第一件是我被教育局教研室抽到乡下指导听课时发生的事情。 那是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 执教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 当老师正在上课时, 一位学生的家长用力推开教室门, 一把推进一位还在哭泣的小女孩, 嘴里还不住地骂着孩子。 大家都没有出声, 家长就走了。 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教学, 但孩子的哭泣并没有停止, 全班孩子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小女孩身上, 老师还是不理不睬, 照常上课。 孩子慢慢走到座位上, 发现凳子不在, 就站着听课, 老师一直没有理会, 孩子一直站到下课。 当时我既想替孩子找凳子, 又想让她和同桌共用凳子, 更怕打断老师的教学, 所以一忍再忍, 一直和自己做思想斗争, 最终没有为孩子找凳子。

从下课那一刻至今, 一回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到无比遗憾。 其一, 作为同桌为何不能及时共用一把凳子, 可见同学之间缺少关爱。 其二, 女孩为何不走出座位自己找凳子, 或者举手告诉老师自己没有凳子, 可见学生不善于表达, 没有勇气向老师说明情况, 说明平等民主的师生观还没有形成。 其三, 作为老师, 对课堂突发事件不闻不问: 一方面, 没有安抚哭泣的女孩, 让她尽快恢复良好的情绪去听课; 另一方面, 女孩从进教室的那一刻起, 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小女孩身上, 谁还在听课? 教师也没有及时稳定大家的情绪。 学生没凳子也不过问, 可见, 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平等的师生观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其四, 自己作为从教多年的教师, 缺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选择了尊重老师的课堂, 却丢掉了对学生最起码的关照。 打断老师一到两分钟的教学时间, 为小女孩找把凳子, 对小女孩来说, 整节课可能都会带着感动全身心地去听课, 在生活中她会心怀感恩地去做人; 对其他同学和老师来说, 也是一次人与人之间互助关爱的现场教育; 对教师是一种处理突发事件的现场指导。

第二件事是带领全校数学教师听一位年轻教师的课。 教师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 教师先让全班学生分男女举手统计喜欢跳绳、 打篮球、 踢足球等人数, 完成两个单式统计表, 然后教师用电子白板演示两个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让学生体会增加表头一栏的必要性。 课堂组织比较好,教学设计也富有个性,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表格的合成过程。 正当老师合成表格时, 有位语言结巴的男孩举手站起来质问: 老师我们班有73人, 我们统计出来怎么能成了72人? 教师只是一笑, 并没有回应学生的质疑, 随后老师组织学生认识表格各部分的名称和内容。 尽管后边的内容组织还是比较理想的, 但对我来说, 感觉有些遗憾, 老师为何不及时回应孩子的质疑, 这个问题确实是大多数孩子的疑团, 老师为什么会一笑而过呢? 我觉得这里有很大的资源可供挖掘,精彩的生成就这样擦肩而过, 教师没有抓住孩子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挑战权威的闪光点, 放弃了一次培养孩子自尊和自信的机会, 放走了一次培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四能” 的机会。 学生的质疑很有研究的价值, 当时可以将这个问题抛向全班学生,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人数不等的情况, 统计中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看总人数和统计总人数的使用价值是什么? 如果当时组织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 以后关于统计表的问题, 学生既不会出现漏数、 错数等现象, 也学会了检验统计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

另外, 作为主持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 我没有伸出援助之手, 没有抓住精彩生成的机会为师生引领导航, 执教老师当时可能处于措手不及的状态, 我为何不站起来邀请其他学生或老师组织分析, 开展精彩的对话, 让孩子体会研究的乐趣, 助长提问学生的信心, 让全班孩子收获的更多? 同时对听课教师也是一次精彩的现场培训指导, 当遇到课堂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可以暂停当时教学内容, 研究学生更感兴趣、 迷惑不解的问题。

第三件事是在学校听一位一年级教师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时。例题是这样的,小林说:“我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说:“我才写了20个字。”教师先出示条件,然后让学生提问,学生提了两个问题,问题1: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两位数加一位数), 列式为25+2=()。 问题2:小红和小林一共写了多少个字?教师组织学生的列式为25+20=()。 显然, 问题和列式不符合,这个问题的列式应该为25+2+20=(),课本例题的问题是小红和小林已经写了多少个字。就是因为“已经”两个字,出现或缺少,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听课教师议论纷纷,个个着急,但就是没法介入,这节课就这样在错误中结束。

针对这三件事, 我产生新的想法,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第三方(听课教师)适时地介入, 及时挽救不良教育态势, 不要留下师生终身的遗憾。 直接叫停指导显得不尊重授课教师, 听课教师介入指导也是不尊重授课教师, 只能适时地以小纸条的形式, 通过隐性的方式把错误信息和纠错方式传递给教师, 让授课教师当堂弥补, 指导学生纠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