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旨在生命的引导(序一)

教育旨在生命的引导(序一)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培计划” 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 和“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项目” 两项内容。《“国培” 花儿开金秋》 一书收录的即是参加此次研修的部分学员撰写的学习心得和他们的思想感悟。由此观之, 教育之要当以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为旨归。这一教育理念便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认可。

梁向明[1]

“国培计划” 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是教育部、 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 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国培计划” 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 和“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项目” 两项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国培计划” 实施工作的通知》 的精神和要求, 宁夏大学承担了“国培计划” (2014)宁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培训工作。 此项培训工作以宁夏农村一线教师的需求为立足点, 以教育部颁发的《“国培计划” 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 科学设计培训方案, 精心选择培训内容, 整合多方培训资源, 探索多种培训方式, 积极创新培训模式, 切实提高宁夏农村初中、 小学、 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 教学能力、 教育科研及科研组织能力。 培训对象为宁夏农村初中、 小学、 幼儿园的480名政史、 语文、 物理、 化学等学科教师。培训采用专题讲座、 案例分析、 课题研讨、 专家指导和影子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国培” 花儿开金秋》 一书收录的即是参加此次研修的部分学员撰写的学习心得和他们的思想感悟。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曾言: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语道尽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传道在先者, 人行于世安身立命之道, 或正直或奸佞或入世或出世, 心之所信即为行之所在。 立命之道立意高者, 求己身之贞洁及家国之安康; 立命之道立意低者, 蝇营狗苟到底跳不脱金银财色的圈子。是以道之传授教育行为对个体人格施加影响的活动可谓要矣。 启蒙者启之以道又当继之以业, 人有谋生之计、 安身之业方能各司其职, 并与社会关系群体相处融洽。 解惑之事列于最末, 盖因针对知识扫盲的解惑活动已近于技艺。由此观之, 教育之要当以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为旨归。 然当今时代教育却面临着人格教养缺失的窘况。 其一, 教育制度化让教育普及的同时打破了古来教育中以人格教养为核心的师承关系, 转而更为注重学科知识传授; 其二,时代转型所带来的知识结构的转型使得学科内容更偏重于技能教育, 而非人文素养的培育。 故而如何在教育中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施以有益的影响是当下中国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老子一句“道法自然” 引得多少门徒遁入青山孔子已故千年仍赚得后人慨叹“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孟子亦倡“尚论古之人”。 可见, 国人素有溯祖的习性, 然于这溯祖中也确实可得出生命的力量。 老子仿着许由,魏晋贤士仿着老子, 陶潜仿着魏晋名士, 太白学着陶潜, 于是千年的历史里便有了这样一种人格范式。 多少人学了岳飞埋尸沙场, 多少人又学了杜甫哀悯苍生。 历史与文学的力量正在于此: 将一种伟大灵魂封存, 其后又将在另一个生命中将其解封。 教育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 即生命力的感发, 生命力的传承。

什么样的教育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 我的答案是适合受教育者个体特征的教育方式。 贫贱之家尚有贵子, 将相之门也生顽愚, 教育成果的好坏与教育规格的高低并不是必然关联的。 教育的确可以规正个体的成长使之在相对一段时间内符合教育者提出的标准, 但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且不可控的过程,人格的成熟形态大多取决于其本身性格, 教育的力量于其中仅占一部分。 如孔门弟子三千各有禀性, 子路性急而勇, 颜回仁且淡泊, 孔子因其性以成其业。 这一教育理念便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认可。 反观现世许多成功学以统一且媚俗的所谓成功模式抹杀了多少个体的差异性, 从而在教育过程中造成了对无数个体人格的戕害。

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甚而迂回的过程, 需要受教者的自适及施教者足够的耐心。 一个班几十号学生, 教师对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是具有时效性的, 适当及时的解决时机是对学生心灵的保护与规正。 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其斯之谓与! 言传身教这一教育方式的时效性即来自于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及时的反馈交流。 教育行为需要顺应受教对象的心理规律, 违背这一规律的教育行为极易演变为暴力。 苏格拉底主张催产术, 教育何尝不是这样一种基于受教者本身属性,由施教者引导其目见自身及他者生命, 自我开悟的过程呢?

所谓生命, 不仅指具备生命体特质的个体, 其包含着人之为人的一切心理情感状态、 生理心理欲求, 是指一个个体面对另一个个体时的全面感知,其状态是鲜活而真实的。 正因为生命彼此之间的相互感知, 才有了相通之情理与沟通的可能, 教育也正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扶助与激励。 时代制度化范围越大, 个体体制化就越严重, 自然的生命状态被就局限在越来越狭窄的圈子, 正如伴随着同事称谓的是竞争关系, 伴随着师生称谓的是一系列量化的考核标准, 个体之间的交往被简化为身份职能的交往。 故将一段关系还原为生命之间的相互感通并非易事, 其前提是教师将对自我的认知还原为对完整生命的认知, 方能以平等尊重的姿态去体悟介入他者的生命。 究竟应该如何达到这一心理状态呢? 古语云: “一诚天下动。” 何为诚? 子曰: “其恕乎……恕者如心也。” 又云: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心即为诚。 如人之心方能急人所难、 解人之忧, 如己之心方能不自欺自弃、 与自己友好相处。诚之所至, 外不欺人内不罔己, 目见生命之自在, 故生命个体之间方能彼此爱护悲悯。

“国培计划” 给予宁夏农村初中、 小学、 幼儿园教师以交流平台, 各位老师能够真诚地记录此间生活的点点滴滴, 闲笔之中点缀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这是我观览所辑文稿的最大感受, 也是我最感欣慰之所在。 我们每位老师虽然都是在柴米油盐烟火中打滚的凡夫, 却也承担着为学生开启世界的重任。眼界决定境界, 老师们或许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影响一生的教诲, 却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看到世间诸多善的可能。 我们是小人物, 却干着关乎人心、 关乎灵魂、关乎精神的大事业。于此记下我对教育的点滴感知,望与各位教师共勉!

[1]①梁向明: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大学党委委员,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