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模式是行为改变的“先行组织者”

教学模式是行为改变的“先行组织者”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两方面问题是目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问题,是必须研究解决的。在这里,我们借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奥苏贝尔的术语“先行组织者”来表述这一观点,即教学模式是教学行为的“先行组织者”,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最终的着眼点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和优化,但先给出一个可参考的教学模式,在模式的落实中体会理念的内涵,揣摩模式的价值追求,非常有利于教师快速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教师们努力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却越改课堂越乱呢?为什么改革后的课堂教学效率并没有提高多少呢?为什么课堂改革的结果却只是一些表观行为的变化,只是浮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表面上,没有能深入课堂的本质性结构和环节连接等方面呢?

我们认为,问题存在两个方面:

一是,当课程方案设计者经过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确定课程的目标和理念,再依次把课程的内容全盘推出,交由一线教师实施时,在广大一线教师对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涵还只是一般性的了解,只是初步的学习和尝试性的实施时,他们没有一个可参考和依赖的课堂教学模式,缺少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指导。因为从理念到操作是一个存在着巨大鸿沟的过程,什么样的课堂结构才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结构?什么样的操作方式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操作?这涉及深刻的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模式学等的研究和思考,而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还没有,也不可能迅速对这些做出全面的研究和思考,这一鸿沟的填补需要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来提供成熟、成套、成型的范式或模型。

二是,即便有了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型,教师对模型下课堂教学的每一教学行为的价值、作用缺少认识,教师们缺少来自外部的、成熟的理论对其教学行为的指导,缺少对教学行为的教学目标实现价值的自我思考和审视,更缺少可参考的对常见教学行为的具体、系统的分析。教师不理解具体教学情境下某一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对实现教学的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作用有多大?教师不清楚他习以为常的教的行为和见怪不怪的学的行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和重组,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成为目前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障碍,也就成为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以上两方面问题是目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问题,是必须研究解决的。但这两个问题具有前后逻辑关系,在目前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应是第一位的,是亟须解决的,因为成熟的模式可快速推进课堂的实质性变化,可大幅度地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行为,使课程理念得到大面积的落实。对教学行为的价值和优化的研究是第二位的,当教师们有了可供参考的操作模式之后,在课堂的结构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之后,我们再来引导教师讨论和理解每一具体行为的价值和最优化途径,这才能使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得到全面的落实。

在这里,我们借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术语“先行组织者”来表述这一观点,即教学模式是教学行为的“先行组织者”,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最终的着眼点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和优化,但先给出一个可参考的教学模式,在模式的落实中体会理念的内涵,揣摩模式的价值追求,非常有利于教师快速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