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语境中显现知识学习的魅力

在语境中显现知识学习的魅力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知识的学习应该在与特定知识相应的特定语境中开展。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的《启事》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张化万在《启事》教学中创设虚拟语境,将启事的学习变成一种真实性任务。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启事的写法,张化万树立为学生进一步创设了多样化学习情境。大致明确了《寻物启事》是什么,就让学生试写。初步的实践让学生明白了“寻物启事”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存在着要不要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如何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问题。事实上,任何课程都离不开知识,若没有知识作为课程的内容,那这样的课程就没有开设的必要。因此,讨论语文课程需不需要学习语文知识是个伪命题。在语文教学中,关键是学习怎样的知识和怎样学习知识。关于学习怎样的知识,现代研究成果表明,语文教学应以教学语文程序性知识为主。而怎样学习知识,一般认为要将知识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学。根据语境教学理论,语文知识学习一旦抽象化,去语境化,其效果就不太理想。我国语文知识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有一阵子语文知识学习高度抽象,既与中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不相适应,又与语文知识生产状态不相一致。

我们知道,个体的任何言语活动,都发生并存在于特定语境之中,个体有效的言说表达受到特定语境的制约与指导。语文知识的学习应该在与特定知识相应的特定语境中开展。相反,去语境化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学生感受不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欲望不高。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课堂交际中,应根据需要适当指导学生学习一定的语文知识,而且这种知识的传授应紧密结合特定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知识,用知识,感受到在语境中学习知识是一种需要,认识到在语境中学习知识的魅力。

韩雪屏先生曾结合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出:“任何知识、任一学习者,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任何知识的意义都离不开它所置身于其中的整体意义系统。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遇,就没有任何知识存在,也不存在任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事实上,学习知识也是为了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发挥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创设学用一致的学习情境,提供与复杂的生活情境相联系的真实的学习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语文知识。

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的《启事》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张化万在《启事》教学中创设虚拟语境,将启事的学习变成一种真实性任务。在该课中,张化万故意改变前一日的装束,引起学生关注:“张老师,您昨天那件真丝夹克衫怎么没穿呀?很漂亮的!”张化万说:“昨天下午和你们见面后又参观了你们的学校,因为热,就把它脱下了。也不知怎么的,随手一放就给忘了,后来怎么也找不着!那衣服可是我生日的礼物呀!同学们,你能帮我找回夹克衫吗?”并故作焦急状。引得学生争着为老师出点子:“张老师,我们帮你在学校广播里发通知,让拾到的同学把衣服送过来!”“我们可以写启事帮你找!”张化万顺水推舟:“那就麻烦同学们帮我写一则寻物启事吧。谁写得最好,待会儿就在学校广播里播出。希望能靠你们找到那件衣服呀!”这样,写启事就成了帮助老师寻找衣服的一种需要,掌握启事知识,学会写启事就和具体的语境联系在一起,就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学习了,因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启事的写法,张化万树立为学生进一步创设了多样化学习情境。如当部分学生感到启事难写时,张化万把一份写好的启事投射出来:

让学生思考通过这个启事张老师的衣服能否找回来。学生在仔仔细细地读了启事后,认为不行,因为张老师丢的衣服是什么样子没写出来,到哪里还,在哪里丢的,什么时候丢的等都没有说明白。这样,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寻物启事的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程度,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内化结构,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应用,教师又创设了一个虚拟语境:学生高立误将招领启事写成寻物启事,启事中全面介绍了他拾到的雷达牌手表的相关情况,结果导致手表被误领的相关情景。学生在阅读了高立所写的招领启事后,认识到了高立的失误所在,明白了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的区别。这样,教师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比较丰富的各类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从而将知识具体化、语境化,使知识的建构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需要,使知识的接受过程变成在特定的虚拟语境中的交际过程。

附 张化万《启事》教学

那是20世纪90年代我在山西省拍摄录像时的一堂课。课前我与学生见面,特意穿了一件藏青色带花纹的真丝拉链夹克衫。当时学生都很关注我的这件衣服,纷纷议论:张老师穿得这么时髦,而且还是有花纹的衣服呢!第二天上课,我改变装束,白衬衫,戴上领带走进了教室。看着我的衣着,不少学生惊讶地问:“张老师,您昨天那件真丝夹克衫怎么没穿呀?很漂亮的!”“说起那件夹克衫,真让张老师难为情!昨天下午和你们见面后,我又参观了你们的学校,因为热,就把它脱下了。也不知怎么的,随手一放就给忘了,后来怎么也找不着!那衣服可是别人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呀!同学们,你们能帮我找回夹克衫吗?”我故作焦急状。一个个学生争着为我出点子了:“张老师,我们帮你在学校广播里发通知,让拾到的同学把衣服送过来!”“我们可以写启事帮你找!”我接口就问:“你们见过启事吗?启事有什么用呢?”学生们的话题又打开了:“我在汽车站看见过《寻人启事》,是找走失的人的。”“广播里我听到过。有人掉了东西就写《寻物启事》,请拾到的人把东西还给他。”设置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找答案过程中明白知识——“启事”是生活所需才产生的。

我顺水推舟地说:“那就麻烦同学们帮我写一则寻物启事吧。谁写得最好,待会儿就在学校广播里播出。希望能靠你们找到那件衣服呀!”“启事”该怎么写呢?学生们的生活积累成了最初的蓝本。孩子们知道。第一行中间写“寻物启事”,下面写丢掉的东西,最后写名字和日期。大致明确了《寻物启事》是什么,就让学生试写。

一动笔一些学生就开始抓耳挠腮了,因为他们没有学过“启事”,不知道该如何提笔。“启事”到底是什么呢?该怎么写呢?学生还不太明白。而我要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在实践中练就习作本领,努力将获得的“启事”的规律性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

过了三分钟,我把一份写好的启事投射出来:

“看了这则启事,你觉得张老师的衣服能找回来吗?”学生在仔仔细细地读了启事后,纷纷发表看法:“我觉得不行,因为张老师丢的衣服是什么样子没写出来。”“到哪里还给张老师也没有说明白!”“在哪里丢的?什么时候丢的?都没有,找不回来!”初步的实践让学生明白了“寻物启事”的基本要求。再用五分钟,几乎所有学生都修改完成了一则符合要求的“寻物启事”。

在孩子们成功的兴奋中,我又开始讲述:“红星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高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手表。正好他们刚学了写启事,所以没多久他就写好了一则启事张贴在拾到手表的地方。他在班里等,没多久走来一位阿姨,说她丢的是雷达牌女表,长三针,黑色的牛皮表带。高立听了全对,把手表给了她。高立做了好事,高兴得走路都一蹦一蹦的。可走了没多远,迎面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弯着身子,在寻找什么。他连忙上前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那位老大爷也丢了一只长三针雷达牌女式手表,黑色的牛皮包,是给孙女的生日礼物。啊,就是刚才那只手表!当他把情况告诉老大爷后,老大爷很生气,怪他把拾到的东西乱给人,还到学校告了状。老师听了也严肃地批评了他。高立傻眼了,没想到好心做错事。他天天在街头寻找那位阿姨,全校师生也一起寻找冒领者。一星期后冒领阿姨在自己女儿对冒领者的痛斥中终于醒悟,退还了手表。”我问:“你们知道高立的问题出在哪儿吗?”同学们茫然地摇头。“问题就出在他的‘启事’上。”投影仪打出高立写的《失物招领》,让学生各自读想,再小组讨论:高立的《失物招领》格式都对,写得具体详细,为什么却错了?这告诉我们《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冒领的阿姨怎么能说出手表的特征呢?”学生抢着说:“他不该把手表的特征在启事中写出来,应该问对方丢的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特点,如果符合,就给。写得那么清楚,随便什么人都可以领走!”“他没有问清楚就把手表给了人那当然要错啦。”……此时学生都明白“招领启事”的正文和《寻物启事》的格式基本一致,性质却恰恰相反。《寻物启事》的正文得“具体清楚、写明特点”;《失物招领》的正文却要“简洁明白、隐去特点”,防止被人冒领。两种启事一起教学,不仅对比强烈、区分度大,能强化训练,增大教学密度,而且让学生在体会“知识的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知识之间是怎样联系和发展的”。

(张化万《我的语文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2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