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表现

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表现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整个教师职业生涯,必须保持对知识、对未知持久弥新的好奇和开放,不断自我更新知识,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不断自我提升。不难看出,教师的自我与他们的行为模式、工作表现、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表明自我心理某方面的特征与教师工作表现的关系,然而这些研究结果是相对独立、分散的。

教师授业解惑,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对象是未成年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一种在体力、认知水平、社会经验等各方面都不对等的关系,教师必须把自身的心理体验转向职业对象,转向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将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匹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节。教师的专业发展贯穿整个教师职业生涯,必须保持对知识、对未知持久弥新的好奇和开放,不断自我更新知识,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不断自我提升。教书育人,教育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在协调好自己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评价自我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这种内外和谐统一会感染到学生。还要看到,教育是一项发展人综合素质的事业,要求教师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处理好与学生、同事、家长及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还要求教师具有领导力,能够自主决断,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难看出,教师的自我与他们的行为模式、工作表现、人际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发现,工作责任心通过自我控制影响工作绩效,自我控制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孙鑫,2012)。大量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发现,教师自我概念中教学满意度、自我接纳、人际感知和师生关系对职业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刘晓明,秦红芳,2005);自尊与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以及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离职意向水平均呈显著性相关(李永鑫,高冬东,申继亮,2007);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孙配贞,郑雪,许庆平,余祖伟,2011)。还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自我和谐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职业倦怠的可能性越低(周喜华,2013)。这些研究从不同方面表明自我心理某方面的特征与教师工作表现的关系,然而这些研究结果是相对独立、分散的。这样局部的研究结论也难以从全局上解释具有不同自我心理特征表现的教师的教学表现。到底教师的自我如何影响其专业发展?不同的自我心理特征是什么关系?不同的自我心理特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是分散的还是重叠的又或是交互的作用?这些问题尚没有研究者仔细地考虑和研究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