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知识教学建议

核心知识教学建议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分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大部分。核心知识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及地图、世界气候、认识世界区域、中国疆域与行政区划、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区域差异等。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通过模拟演示使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即让学生在自己参与的演示过程中,获得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

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分为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大部分。核心知识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及地图、世界气候、认识世界区域(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和认识国家)、中国疆域与行政区划、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区域差异等。

1.地球运动

(1)用相关教具模拟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通过模拟演示使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即让学生在自己参与的演示过程中,获得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

(2)用举例讨论的方法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地理现象,用它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也很容易理解。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可以作为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地理现象。解决这个问题不妨从昼夜交替开始,然后说明同一时间有的地方日出,有的地方日落;或者有的地方是白天,有的地方是黑夜。至于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形状等方面,一般不要求学生了解。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四季更替和不同纬度地区热量的差异是学生容易理解的地理现象。而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如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需要较强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一般不做深入分析,这些概念也应设法避免。

2.地图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蕴藏有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事物现象空间分布的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广泛、最实用的教具。

(1)懂得阅读地图的方法,熟悉地图的图例,会读不同类型的地图。地图图例是千变万化的地理事物的图形符号,它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学生只有掌握了图例符号,才能识别各种地理事物。因此,应教会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其次,读图时要注意地图的图名,从而确定地图的类型。根据地图的类型,对地理图像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取相关的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图,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区别的。

地理分布图: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地图中尽可能地获得多种地理信息:①地理位置,包括海陆、经纬度或其他相关位置;②读出经纬网的大致范围;③读出国家、省区、城市、铁路、山脉、河流等重要地名;④读出重要矿产;⑤读出工农业、人口等要素的主要分布规律等。然后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该地区的综合地理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例如,政区图、地形图,最好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练习,循序渐进,先掌握主要地名,如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大的岛屿、半岛、主要国家和首都、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和省会、工业中心等,再做读图、填图练习。

地理示意图和地理模式图: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演变和地理原理等。因此,在读这类图时,应重点注意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熟练运用一些模式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世界海陆分布图”,“我国主要山脉、地形区分布简图”等。能够熟练利用这些简图、模式图去分析遇到的具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张冠李戴。

等值线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及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常见的等值线图,用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等值线图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指导学生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变化,分析获取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的方向及分布特点等。

统计图:统计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图形。地理统计图可以分为线状图、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等几种。线状图分析的一般思路是:①看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④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柱状图分析的一般思路是:①看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项目;②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③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因子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④分析原因,评价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策。扇形图、饼状图分析的一般思路是:①看图例或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目;②对这些内容进行“再现”,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③看图中比例的排序关系;④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所对应的地理项目;⑤揭示反映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2)注意地图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比较,综合分析地理问题。地理事物和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它们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反映在地图的阅读上,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可以把这两个地区的地图进行比较:找出两大地区的位置,主要地形单元,濒临的海洋等,从而让学生得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通过阅读我国的“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以及“主要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图”,学生不难得出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依据。

(3)引导学生运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的相关信息,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可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但对于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还是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发现的。

3.气候

(1)运用读图分析法归纳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解读气候资料统计图表,可引导学生重点解读图中的一般性规律、地区的差异性、某些特征的突变性等。例如,对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解读可从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等温线的南北差异、等温线的突变等方面进行。对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的解读可从读图观察归纳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认识世界之最干极和雨极这两个方面进行。

(2)运用案例分析法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对“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阅读,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这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差异性特征。分组式讨论是案例教学的较为常见的形式。可以将本部分的内容分为若干个同类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可设计以下三个相同类型的问题:①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②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区域地理

(1)运用案例教学,归纳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案例教学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初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导入、案例呈现、问题质疑、分组讨论、教师引导、知识拓展与知识体系展示等几个过程。例如,大洲地形的学习选择亚洲作为案例,在详细分析了亚洲地形特点后,总结认识一个大洲地形的思路: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说出以哪些地形类型为主;②分布特点,如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列举该大洲最具特色的地形,如亚洲东部有一系列呈弧形排列的岛屿;④再给出其他大洲的一些资料,让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和资料,自己认识、归纳其他大洲的地形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把握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总体特征。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的分布和基本事实都属于自然地理概况,认识一个区域,一般从认识它的自然地理概况入手。某一区域的人口分布和发展、经济部门的地域分布、环境和发展问题、文化的地域特征等都属于人文地理概况。在教学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时,一般的方法是使用地图和资料,在地图上读出地理分布的内容。有些内容无法用地图表现,如某些气候资料、某些文化方面的内容,则需要使用资料学习。让学生学会了有效使用地图和资料,他们就有可能独立去认识、归纳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3)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区域与地理环境的异同。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方。通过比较的方法,比较出相同或类似的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规律性的认识;比较不同的特点,可以认识地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形成和出现的原因,认识为什么会出现区域差异,并能根据一定的地理事实材料和分析方法,学习新的地区特征。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就能够理解人类为什么要善于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发展自己,同时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各区地理特征。因此,区域地理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比较的方法。运用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区域时,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分别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也可以按要素进行比较。

(4)紧扣区域特征主线,综合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在组合某一个区域的要素时,要注意突出区域的地理特征。例如,“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教学。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大,面面俱到地讲授也会有很丰富的内容。但从突出区域地理特征的角度看,应抓住“干旱”这一地理特征来认识西北地区。第一步,展示西北地区“干旱”的地表景观,让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有个感性认识:由于干旱,地表风蚀、风积作用显著,沙漠、戈壁景规处处可见;由东向西,地表植被由草原—草原荒漠—荒漠逐渐变化;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农田、村镇和城市的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第二步,读“中国年降水量图”,从定量的角度认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再阅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初步认识干旱形成的原因: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因此,干旱是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第三步,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干旱条件下农牧业的特征,结合家乡的生产实际,分析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第四步,了解干旱环境下的交通和资源状况。第五步,讨论干旱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采用以上步骤的教学,抓住干旱这个区域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中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