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审视当前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明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担当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这些问题对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高校在立德树人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科研上升成为高校教师的第一功能,而 “教书育人”则沦落为第二位。这客观导致作为立德树人主体的教师在立德树人效能上的弱化。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要求和使命。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审视当前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明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担当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关键词:大学生 立德树人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一论断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要求和使命,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党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既传承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思想中的精粹,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立德的 “德”,不仅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道德操守,还涵盖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追求。树人中的 “人”,不仅包括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和高精尖创新人才,还包括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理念上突出了德育的首要性、先导性、统领性;在教育目标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教育模式上强调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相结合。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也是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一、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实困境的多维审视

(一)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提高了立德树人的实现难度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日新月异,手机通信飞速发展,全球化趋势如火如荼,社会转型矛盾冲突彰显,多元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凸显,网络化在多元主体的主动与交互中演进,信息通过网络和手机在人与人之间迅速流转消弭了社会与学校的 “围墙”,增加了人的信息选择和价值选择难度。特别是当前社会进入改革攻坚期、深度转型期,贫富分化严重,各种矛盾凸显,容易混淆人的道德是非。在这样的立德环境下,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说一套做一套;二是道德认知与功利取向异化,功利至上,不讲诚信,考试作弊,欺骗师长;三是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缺失,精神麻木,对人不关心,对事不感动,意志薄弱,沉迷网络游戏,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等。这些问题对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高校在立德树人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二)高校领导和教师主体在立德树人上的偏离与弱化

我国高校领导群体绝大多数都有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根本任务的理念,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并为之不懈努力。但同时更应看到,一些对高校的评估检查本意不错,却使学校领导们不得不把更多精力和努力方向放在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项目上,努力实现学校 “上层次”。这些量化评估检查都是硬指标,学校领导没有自主权去“抗拒”,导致学校领导主导下的学校整体努力方向和核心功能出现偏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倾向。目前体制对教师的评价导向主要体现在科研业绩上,导致作为 “教书育人”的教师把主要精力和努力方向放在了科研上。科研上升成为高校教师的第一功能,而 “教书育人”则沦落为第二位。这客观导致作为立德树人主体的教师在立德树人效能上的弱化。

(三)高校德育理论创新滞后于受教主体的生存境遇

德育的理论养分是一个对现实思想道德生活的系统理论回答阐述,其产生或是超前于社会现实,或是滞后于社会现实。[2]一般情况下,德育的理论养分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升华和系统化有一个过程,一般都会滞后于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受教主体生存境遇飞速变化,这种德育理论革新的时滞性难以解答学生的思想道德困惑,直接导致其思想困惑和价值迷茫,导致其立德在社会快速变革转型冲突中难度加大。同时,德育内容相对稳定的系统和教育方式的传承创新滞后,难以使受教主体在多变而鲜活的生存发展境遇中对遇到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与应对,这些客观上也制约了高校立德树人实现的有效度。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一)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从 “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高度,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和极端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加激烈和复杂。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大学生历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理直气壮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确保高校立德树人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主群体,他们在各种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开放性的影响以及在我国社会的经济方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信仰模糊、理想迷茫、精神空虚、责任缺失等 “价值困境”,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对此,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为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迷失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高校是思想、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殿堂,是思想文化创新的催生地,因而也必将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应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索其教育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使其转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重要遵循和自觉追求。[3]

(三)以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

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碰撞与传播;加之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荣辱扭曲、诚信缺失、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等严重问题。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肩负起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在推进荣辱观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荣誉感和道德自律性,用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鼓舞、激励大学生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时代新风的弘扬者、优良风尚的倡导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三、积极探索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一)牢固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育人为本”就是要求高校把人才培养摆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把学生看成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德育为先”就是要求高校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注重德育对于整体教育具有的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发挥德育对于各种知识学习的促进和激励作用,把握品德对于人的知识、才能、业绩的主导性和主控性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德育为先,守住的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根。高校立德树人要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落实好 “四个一”:坚持党政一把手抓德育,把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职责,把育人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把德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置。

(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及其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4]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要突出诚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诚信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修德之基,是永恒的精神财富。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方案和实践途径,让学生在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体味诚信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动力。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勇于突破旧观念、旧思维,敢于扬弃老经验、老办法,在创新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勇于冒尖、敢为人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增强质量效益意识,既重形式也重内容,既重过程也重结果,既重宏观也重微观,既重投入也重产出。加快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三)着力推进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们要以建设标准为指导,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升水平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全面推进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实现 “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既要继承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要由说教向引导转变,由讲授向体会转变,由单一形式向复合形式转变。要探索建立问题教学、互动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新模式,明确实践教学途径和形式,实现实践教学基地制度化规范化。要探索通过辩论、答题、展示、演讲等形式,进行感受教学,提高效果,总结特色。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应特别注重师德修养,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路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印在学生的心上。再没有什么比师德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再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因此,高校要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实践、服务和考评环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要严格考核管理,健全制度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把育人质量和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五)建立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长效机制

立德树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营造共同育人的大环境。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育人中的功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衔接、联系与沟通,促进三者的融合贯通,切实解决当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存在的 “缺位”“错位”现象,努力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要树立系统观、整体观和全局观,聚合各方面、各层次、各类型教育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种信息、资源和成果的整合、融通与交汇,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有机统一和密切配合。要把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政策、载体由虚变实,把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队伍、投入由软变硬。虚指标要量化,软意识要强化,软任务要硬化。[5]要从具体问题抓起,从一件一件实事抓起,制定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验的规定,形成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C].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2]李明.简析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及实现路径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14-15.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5-05(2).

[4]陈丹雄.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困境及对策 [J].高等农业教育,2014 (3):36-37.

[5]方晓珍.高校 “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6):97-98.

作者简介:

梁爱文 (1974—),男,湖南娄底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经济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