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源头、汲取诸子百家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从内容上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精神、崇高气节、良好礼仪的总和。尚群为公,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观。

摘 要: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日益开放和多元的社会环境中,迫切要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充分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从五个方面努力实现创新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担当天下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集体主义教育注重提升媒介素养品质、慎独精神与普通劳动者意识;人格养成教育必须注重培养理想主义情怀与廉洁品性;生活方式教育必须注重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团队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进取意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 思想道德 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个性与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和民族精神的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源头、汲取诸子百家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从内容上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精神、崇高气节、良好礼仪的总和。道德教育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历代民族精英都把对下一代的教育视为头等大事,在浩若烟海的经史典籍中密布着许多教育、修身的具体方法和心得,不仅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且提供了很多经过数千年检验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此意义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有价值之处,也许就是对人的精神、灵性的重视以及着眼于保持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灵性而对道德修养方法的探索。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的追求,其潜在的人文精神在当代则更为突出。

当代大学教育中工具理性价值的张扬和人文精神素养的缺失,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来讲,如何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与时俱进保留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努力拓展新思维,提高实效性,进而有效承担起 “成人”的重大使命,是有效克服重工具价值轻人文素养偏向、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大学作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必须与国家命运、时代精神和民族信念等紧密结合,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以学生为本,以育德增能为中心,转变观念,厘清思路,继承与发展统一,守成与创新统一,植根于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现实汲取营养,努力拓展顺应时代要求的新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其认识、改造和适应世界的能力,唤启他们对自我、家庭、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最终实现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注重培养担当天下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

尚群为公,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观。几千年来,儒家道德以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是真、善、美的理想体系,是传统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国”与 “家”的关系协调得好,则天下大治,反之则大乱。中华民族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精神理想,“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这些传统价值观在近几年来的抗震救灾等重特大事件中,集中表现为人们的家国情怀、民族大爱和责任担当,给人以心灵震撼。面对这些精神洗礼,极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们强烈的责任感。

由此可见,如何利用可能的机会让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更贴近优秀的传统文化、贴近时代的脉搏、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多重要。很多时候不是他们 “冷漠”,而是我们的教育离他们太远。当代社会我们经常说到爱国教育,而且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然而爱国有时候太抽象了,或者说太宽泛了。究竟怎样才是爱国呢?首先,说爱国是一种情感,更多地应该体现为热爱祖国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就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使当代年轻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同时也缺乏爱国心。其次,优秀传统文化中核心的 “仁、义、礼、智、信”“孝”等观念的落实需要通过举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自体会什么是 “礼”,什么是 “孝”。这样,会比单纯的说教更为有效。如果一个学生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形成了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待人接物态度,培养起了忠孝悌信、礼义廉耻的品格,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才知道如何与朋友、同事,乃至于陌路人的和谐交往相处,才会通过职场上的拼搏去回报父母、家庭和社会。

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切实强化学生担当天下的家国情怀和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责任意识,发挥其强劲有力的精神引领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应该从社会文化现实中去寻求动力,在传统教育内容与重大社会事件发生的结合点上寻求发展。一要积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知识,力争把真实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其对现实世界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引导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二要积极主动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学习、生活的细节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抵御不良思想的自觉性;三要积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使单纯的知识灌输向知识传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转变,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广泛参与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集体主义教育必须注重提升媒介素养品质、慎独精神与普通劳动者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 “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思想家有两个修身要旨:一是修身要践行。“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梁启超:《饮冰室文集》)。所谓有道德,是要靠行动,而不能光说不做。二是修身要达到慎独的境界。慎独就是无人监督时仍能保持操守,体现了修身的高度自觉性。因此,“内省、自讼、慎独、知耻、笃行”等道德修养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事实证明,律己修身是培养慎独精神的必由之路,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并将这种内心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人性向善,使道德理性作为人的心灵支柱,从而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使人保持做人的气节和人格尊严。大学生们如果缺乏对道德理性的追求,就容易失去精神支柱和生活的动力,走向平庸和沉沦。因此,大学生们要加强修身律己,以建立心灵中的坚不可摧的道德防线。

当前,信息环境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后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而且这种环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它对其受众 (学生)的影响往往发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有两个重要渠道——学校和媒介,大众传媒已成为大学生的第二教育课堂。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它既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媒介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更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慎独精神——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依靠思想认识和道德自觉来确保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大众传媒时代,每个人都无可逃避地生活在 “媒介环境”之中而受到媒介信息的浸染和影响。良莠并存的传媒信息和传媒文化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进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不断带来重要影响。

此外,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天之骄子”的自豪感对很多大学生来讲越来越缺少实际意义,加之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人在整个社会中大部分都必然只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所以更多需要的是使学生彻底摆脱 “学而优则仕”“做人上人”的精英情结,真正树立起做一名 “普通劳动者”的平民意识。

所以,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把媒介素养教育、平民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对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促进文化建设文化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引导、媒介机构、民间团体、学校、家庭各个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培养公民素质的全民运动,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还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高等教育应当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传播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形成原因。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强化培养学生的普通劳动者意识也势在必行。一要把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视野,使理论研究成为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媒介自律意识,培养媒介慎独精神和认识、分析复杂媒介现象的基本能力。二要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积极利用其他多种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全方位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在课外活动、党团活动及其他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精心设计,增加和渗透甘当普通劳动者的思想教育内容。

三、人格养成教育必须注重培养理想主义情怀与廉洁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都提倡 “修己治人之学”,“修己”是一切思想流派主张的起点,大家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 “圣人”“至人”,赋予人们一种理想的人格。历史悠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形成了自己对人格层次序列的论证,儒、墨、道、法各有千秋,如果我们试着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将其优点拼合起来的话,那么,道家的灵魂、儒家的形象、法家的技巧,这三者实现有机而完美的结合,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理想的人格范型了。《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事实上,彻底的 “无己”是不可能的,但逐级地淡化 “己”的观念,确实能逐级地减少它对人的烦扰和伤害,以逐级地实现心灵的解放,获得更多的自由和逍遥。如此看来,“至人无己”虽然是一种虚拟的理想人格,但将它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终极目标,往往也能够化虚幻为现实,变消极为积极,其存在的意义还是不容被否定的。

当前,社会全体公民存在的价值迷途、文化断层、道德失范和传统断裂,在如此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以时代精神、以未来社会的人才需要为基点来实施日常生活道德教育,没有着力点,没有抓手。“高、远、虚”“假、大、空”的德育虚浮现象,“重认知,轻体验;重物质,轻心灵;重公德,轻私德;重结果,轻过程”的德育模式,以 “与国际接轨”的舶来文化实施教育,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德育,恰如建筑 “空中楼阁”。由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病态时尚和垃圾文化逐渐进入中学生的精神构成中,如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明星偶像并接受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的影响,可是娱乐圈、体育界、IT行业的庸俗浅薄现象、明星的道德失范行为比比皆是。在世俗化日益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追求导致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理想主义的失落,[1]学生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达至内心的丰盈和人格的完善,而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谋生。这时特别需要高扬理想主义大旗,彰显高尚的廉洁人格追求;或者说在物欲较多地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时代背景下,心灵需要更多的理想主义光芒和廉洁自律精神来温暖和熏陶。作者经常用一句话来动员职工和教育学生,那就是 “让我们用廉洁理性的光芒映照实践行为的误区,用理想主义的激情清扫现实主义的路障”。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激发理想主义热情,把追求理想和反腐倡廉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成长需要,培养真正具有崇高理想、民主理念和法制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一是国学是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它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意义,以国学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种子的同时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出具有民族精神的道德之果。二是要重置理想主义教育的地位,抛弃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说教,面向现实开发理想主义教育资源,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陶冶人的情操修养、确立人的理想信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本来面貌。三是要引入廉政文化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廉政文化教育长效机制。诸如把廉政教育切实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德育课体系,完善制度建设,依托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等,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四是要注重发挥社团、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 “学术腐败”,确保 “象牙塔”的净化功能,营造开展廉洁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四、生活方式教育必须注重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团队精神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人来说,地、天、道、自然,总名为“天”,所以最终人类要与自然合和,这就是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类与多种生存环境的综合动态平衡,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理想相结合的理性光辉。“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灵魂。从生态学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明是典型的生态文明 (并非完善的生态文明),具有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继承这份伟大的历史遗产。中华文明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典范,是唯一幸存的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完备体系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明。由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生态文明的基础,这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遗产和优越条件。

基于对 “传统经济人”概念的批判,生态伦理学家提出了 “理性生态人”的概念,揭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产生活行为模式,即生态文明模式。它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环境保护意识,也就是要求人们不仅要道德地对待社会,还要道德地对待自然,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现代人是否具有这样的生态伦理意识,是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对人的文明和对自然的文明相统一,对人的道德和对自然的道德相统一”[2]的生态文明能否最终实现的本质要求。为此,将生态伦理纳入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范畴,系统进入大学课程,加强与现有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及各学科的渗透,使大学生在知性、理性和德行方面得到生态伦理的育化,树立生态危机意识、环保意识、绿色生活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形成生态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使道德地对待自然的规范成为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一要通过生态信仰教育,使学生明确个人在家、国中和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确立 “人—社会—自然”整体论的生态思维方式,坚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同共进的信念;二要通过尊重人、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教育,使大学生懂得个人在家庭和集体中的意义,懂得家庭和集体在维持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明确个人、家庭、集体、国家在地球家园中的生态关系和价值,形成生态良知和生态团队精神;三要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教育,让大学生懂得传统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需要生态转向,主动自觉地将生态道德规范转变为直接行动并体现在自己的职场当中,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四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社区服务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五、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培养进取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价值观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精神在 《周易大传》的名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就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上天看重的是勤奋,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应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孔子是自强不息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意思是发奋努力学习,废寝忘食,学习的快乐使自己忘记了忧愁,不知不觉自己老了都没觉察到。这也表现了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亦矣,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大学生要想成才,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向那些自强不息的古人学习。

大学生的发展,除了要依靠外在的条件,最主要的还是依靠自己。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集万千关爱于一身,娇生惯养不在少数,普遍缺乏抗挫能力、独立进取精神。而目前国内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以针对少数心理异常学生的 “补救—矫治”型为主,涉及面较窄,院校更是如此,亟须向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 “发展—预防”型模式为主的高级境界迈进,有效优化全体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水平,提高抗挫能力,增强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当前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先进教育理念。以上两种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主要针对单个的个体,后者则主要面对全体成员。而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来看,其中有严重心理障碍需要矫治的毕竟是极少数,多数学生遇到的主要是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压力过重的一般心理问题,需要的主要是预防、引导和优化。所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进行矫治的基础上,根本任务还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水平,重点是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抗挫能力、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大学的心理咨询主要是发展性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发展性问题上。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新的拓展。我们的做法是全员参与、多管齐下、全程强化,切实通过教书、管理、服务 “三育人”,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独立地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学习;学会成长,学会在集体中成长,最终成为高技能专门人才,靠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孝敬父母、奉献社会。

此外,“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提升综合心理素质、培养独立进取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借助素质拓展训练的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自助,消除其心理困惑,改善适应能力,发展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抗挫心理素质,培养锐意进取的精神,增强在集体关爱中成长的感恩体验。目前国内有一些大学和企业在尝试着开展这项工作,但由于师资匮乏,现有人员咨询理念、专业技能的不足以及管理的不规范和非职业化倾向,效果参差不齐,亟待规范和加强。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我们紧扣时代主旋律,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切实把握内容的创新和拓展,在实际工作中少一些盲目性和被动性,多一些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创新,严格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就必定能使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其独特的引导学生向往德性生活的魅力,彰显其唤醒和启迪学生关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责任的价值,最终实现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功利主义让大学校园陷于喧嚣和浮躁 [N].中国教育报,2010-12-06(2).

[2]徐海红.生态文明才是文明的真实形态 [N].中国教育报,2010-10-01 (8).

作者简介:

崔金赋 (1966—),男,汉族,云南宣威人,现任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研究方向:人的潜能开发、传统文化。

王军明,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