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琅琅书声于课堂

还琅琅书声于课堂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倘若你去如今的课堂走一遭,你就会发现,许多语文课上,已听不到学生或轻轻或琅琅的读书声了。可惜的是,在他们的语文课上很少听到学生声情并茂的琅琅书声。课堂上,“声情并茂”的“美读”,肯定比“架空烦琐”的“分析”有益得多。有个学生还以这节课为素材写了作文,荣获第四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并作为特别优秀作文被编入《佳作选》。

倘若你去如今的课堂走一遭,你就会发现,许多语文课上,已听不到学生或轻轻或琅琅的读书声了。即便是读,也是齐读居多;即便是读,也是为读而读。很少有教师着眼于通过朗读来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词语概括,生动的语法修辞,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配置;通过朗读,来理解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更不要说着眼于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为人修养。往往是这样的情景:学生齐读之后,至多纠正几个读错的字词,而后便是大量的提问、分析,而且这些分析大多是概念的、逻辑化的,是与学生生活很有些隔膜的名词术语的概括。究其因,是语文教学“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使然。钱梦龙老师在《关于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所期望的“学生涵泳于美文佳作之中,充分领悟、欣赏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思想情感之美”的情景很少能看见

所谓“涵泳”,我所理解的就是“美读”,即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文佳作的魅力。

曾经见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的是这样一堂语文朗读课。“倾听语文老师抑扬顿挫的吟唱,看着课本上似懂非懂的词句,慢慢地,我眼前展现出朦胧的图景——悠然的往古,一位老人,坐在几个破衣烂衫的乡邻中间,他们谈着什么;一会儿剩下他一个人了,泉流潺潺,绿树葱茏,只见一片碧绿的山水之间遨游,遨游……啊!多么自在啊!到最后一段时,老师的调子不是先前那么轻松自然了,尽管还是那般高昂,还是充满傲气,但傲气中加了点什么,是什么呢?对,有种无可奈何的味道,有种人生无常的悲凉,‘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尾音悠悠地在我们心上打着颤,终于完全消失。”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四十几个学生齐声朗读起来。借着老师已经造成的气氛,我们也时高时低,时轻时重,读得津津有味,发音格外有感情,接下来的课堂分析,也似乎意外的顺利,遇到难处,老师只稍作点拨,我们就领悟了。”学生就是凭借教师所真实、生动复现出来的诗歌的“调子”,走进了诗歌的意境,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教师之心、作者之心与学生之心在课文言语中的交流融合,共振共鸣。

还有一位教师执教《春》,原来按照教参所分析的,以“春草图”“春花图”等几幅“图画”来设计教学过程,但自感难以传达出这篇散文语言美、情感美的特点,于是向钱梦龙老师请教。钱老师根据她普通话好、长于朗读的优势,建议她暂时“忘掉”教案,先好好读文章,直至读出感觉、读出了真切的体会,才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这位教师接受了钱老师的建议,终于在朗读中悟出了教学思路:把整个教学过程处理成指导朗读的过程。她完全摒弃了用教参提供的思路去分析课文的常规教法,整堂课只是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并掌握句子的重音、语气和感情基调,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读熟、读好了课文,而且在朗读中充分领略了课文的语言、情感之美。当学生都陶醉在“春”的浓郁氛围中的时候,语文能力的训练、审美趣味的培养、人文精神的陶冶自然地融入其中了。确实,现在的青年教师普通话都很好,朗读能力强,如果教学中不充分发挥自己的这个优势,岂不是最大的“浪费”?可惜的是,在他们的语文课上很少听到学生声情并茂的琅琅书声。

课堂上,“声情并茂”的“美读”,肯定比“架空烦琐”的“分析”有益得多。笔者10年前的那堂课便是明证。那天,我带着准备好的详尽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备课笔记走上了讲台。我向学生介绍了当年闻一多惨遭杀害的史实,背景资料来自于闻一多夫人高真写的回忆录。当我将这些背景资料像讲故事般讲给学生听之后,我感觉教室里的气氛为之凝重起来。“我们的情绪受到了感染。”(学生语)我看到学生眼中含着悲愤,我想,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我临时撇开了备课笔记。“忽然间,他亲自为我们作了‘讲演’,而且那么‘投入’,那么激动。”(学生语)其实,要说“讲演”,远远称不上,我只是照着课文“读”着。但读着读着,我的感情完全沉浸于课文的情景之中了,当我的“演讲”结束时,学生们热烈地鼓起掌来,此时,下课铃也响了。我没有再作一句分析。然而,就是这堂临时改变计划的“朗读”课,使学生“久久难忘”。许多学生在毕业前与老师话别的作文中,深情地回忆起这一节没有半句分析的“语文课”。有个学生还以这节课为素材写了作文,荣获第四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并作为特别优秀作文被编入《佳作选》。且让我引述几个片段:“他没有对我们的‘自读笔记’作任何评价,只是在一片哗哗的翻书声中开始朗读《最后一次讲演》……我们睁大了眼睛,似乎对他的语调感到奇怪。可他呢?好像真的陶醉了,全然不知我们的惊讶,继续念着。不,是慷慨陈词……他的手臂张开了,好像欢迎所有爱国的人们。这是一个特写,一个持续了许久许久的特写,让我们分不清讲台上是闻一多还是某老师……”

行文至此,想起一句妇孺皆知的名言:事实胜于雄辩。不管是教师“读”,还是学生“读”,抑或教师、学生一起读;不管是教现代文,还是教文言文;不管是“有意设计”还是“无意为之”,读,美美地读,自有其魅力所在。“美读”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他们用眼睛阅读文字时所得不到的东西,使学生跟着教师更快地、更直接地进入作家提供的情境,进入作家敞开的内心世界。“美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涵泳”语言文字的意蕴的过程,其效果远胜于所谓的“分析”与“测验”。每个教师应该知道,言语的声音所渗透着、洋溢着的人的喜怒哀乐等一切微妙、复杂的感情已置身文字背后,非得通过“出入往复”的读——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的语感的过程,就好比读乐谱无论如何是不能代替听乐队演奏的。钱梦龙老师也曾说过,他年轻时教书,多有“美读”而学生竟至“泪眼蒙眬”之情景。这样的语文学习境界,是多么令人神往。

(本文发表于嘉定教师进修学院学报《进修与研究》201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