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学习中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中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又怎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呢?而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创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更能激发学生很好的自我评价。

我们平时的课堂评价往往比较偏重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潜能的发掘;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又怎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呢?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的可持续性学习的评价环境,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评价自己;以自信、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评价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倾听学生的发言,允许学生质疑解疑,开展生动的自评互评,营造和谐宽松的评价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为重要地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实践证明,课堂中的“乱”并不意味着教学效果差、学习效果不佳;相反它的“乱”使学生无压力、无等级。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中,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使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或提出了一个设想时,教师总喜欢立即给予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既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也使回答问题的同学失去了自我评价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往往会依赖于老师,“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说应该这样做”就失去了学习的个性化。而实施自我评价,是学生在教学中听取了其他同学的各种想法,结合老师的要求或提示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指导自我评价,可以从异中评长短,答中自感悟,议中求完善。

(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善于评价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创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命题时要尽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选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具有不同层次认知结构的学生都获得成功感,增强了他们探索知识的信心,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统一要求与因教材施教的矛盾,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自主探究的开放式问题,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是丰富多彩的,正因为这样,使得这样的开放性题目更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学生的解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爱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更重要地是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很好的自我评价。

(四)借助多元目标,让学生乐于评价

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学习,有的学生可能永远排在后边,这轻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它对这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弊大于利。假如多一些评价标准,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机会,这个学生可能就会在某一方面排在前面,就会努力朝前走,可能在这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元目标,包括认知基础、学习爱好、情感体验、实验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让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积极的进行自主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样,避免了片面地给被评者无情地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的情况,给评价中的后进者以鼓舞,给先行者一个更远的目标;给受挫的心灵以勇气,给骄傲的头脑以清醒。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培养探索问题、发散思维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于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