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创新对教师的新要求

教育创新对教师的新要求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表示: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课程理念,形成活动性的、协作反思性的学习风格,实现课程目标。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开展教育创新,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对一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这两部分的教学安排与以往的教学不同,发生了“翻转”或“颠倒”。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如移动终端的发展,网络教学的应用等,为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提供硬件环境支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表示: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课程理念,形成活动性的、协作反思性的学习风格,实现课程目标。这为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章所提及的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微课,以及未提及但也倍受关注的MOOC(慕课)、智慧教育等,都是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或教育理念存在的。这些新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体现了教育信息化,也突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思想。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开展教育创新,实现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对一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教学资源的处理技术

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纸质资料以外,还需要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而课件和教学视频的好坏与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的效果。如果课件是教材的电子版,则课件将变成一种摆设,学生不会关注,如果教学视频冗长又没有重点,视频的学习将没有效果,而且会使学习者失去兴趣。

自从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们就开始接触和学习课件的制作,但是要将任意一门学科的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除了要学习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外,还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如课件的艺术性,让人百看不厌;课件的技术性,能将复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课件的结构性,体现教学设计的创意等。我国有很多向社会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资源,但是精品课程网站上的资源存在可用率低、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导航系统不强、缺乏评价与反馈、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等种种问题,且大部分网络课程仍强调“教”,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想。[41]

教学视频的制作,可以说是教师的难点,自然也就成为翻转课堂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多媒体课件,如PPT课件,几乎所有教师都会,只是存在着技术水平高低而已,而对教学视频录制,涉及摄像技术、视频后期编辑技术、语音处理技术、字幕处理等,可以说绝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即使是最简单的屏幕录制,比如操作性类的教学内容,需要把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也需要懂得录屏的基本操作和后期修改。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不同于网络共享的视频资源,需要按照教学设计,把教学内容分章节、知识点来制作,也就是微视频的制作,内容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视频时间也不能太长。所以,录制教学视频的前期准备不充分、技术不熟练,将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由此对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和教学视频制作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派生出微课教学,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教学视频资源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以微课中的教学视频同样要求教师具备需要的技术。除此以外,微课的教学组织与翻转课堂不一样,其教学环境都是在联网的电脑上或在移动终端上,所以微课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掌握活动的连接点,如插入问题、给出提醒、活动链接、字幕强化等细节,应像一个导航地图一样,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迷航,顺着设计好的路线自主学习。因此,学习界面的设计与内容的组织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移动学习不同于网络学习的地方就是移动终端的不一致性。常规手提电脑在无线网络的环境下运行,可以作为移动终端的一种,在这种条件下的移动学习与网络机房、家庭、办公室等有网络的环境下的学习几乎相同,其学习资源就是平时所熟悉的网页形式,在资源组织与技术上都已没有问题。除此以外,像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有着屏幕尺寸小、操作系统不统一的特点,一个屏幕页的内容显示不了很多的内容,而且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有着不同的文件要求和显示格式,所以考虑学习资源呈现时,必须根据具体学习环境来具体设计。因此,移动学习要求教师要了解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学习平台的可操作性规范,要求教师掌握小屏幕页面的界面设计特点。目前很流行的手机APP软件“百词斩”,能够将英语单词、句子、图像、声音、动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页面内容设计合理、导航清晰,是值得教师们研究和学习的。

二、教学的掌控能力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不要求教学改革的情况下,对已经习惯了的备课、上课、批作业三部曲,通过不断重复的教学工作,已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时间控制把握准确,可以说达到的熟练程度是“玩转于手掌之中”,凭着经验不需备课也能上好课,教学的掌控能力非常强。

翻转课堂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它包括课下的在线学习和课堂上面对面教学这两部分。课下的在线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自主选择教学内容以及重复学习的次数,主动与同学或教师交流,以求得问题的解答或是分享学习的成果。课堂上的面对面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围绕课下遗留的问题、实验中的问题或教师提出的某个专题进行小组协作探究或交流讨论,以求得知识的继续求解与深化。显然,这两部分的教学安排与以往的教学不同,发生了“翻转”或“颠倒”。这不是简单的“翻转”或“颠倒”整个教学过程,而是涉及一系列教学工作的变化,如备课教案的不同,上课策略的不同,评价学生方式的不同,等等。这些变化对一名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掌控能力。第一,掌控课下的教学,明确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学习。对于低年级的基础教育,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认知水平较低,有可能不能如期完成课下任务,对中学生,自学能力加强了,但是学业任务比小学生更重,可能没有时间去开展自主学习。另外,借助网络学习,网络上的丰富多彩资源,学生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无法去专心学习。再如考虑家庭条件,有些家庭没有网络、没有电脑,学生没有条件进行网络学习。这些因素,教师都要在备课前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如果条件完全成熟,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让学生自觉有效地完成课下学习,这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智慧。第二,掌控课堂上的面对面教学。课堂上讨论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形式,把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管理好一堂课的纪律和进度,如何在自己的掌控中完成备课时的设想,达到教学要求,如何控制好一堂课的时间分配,使得下课时刚好能把学生的问题都解决好,如果出现异常状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急措施来处理,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三,需要掌控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除了用以往的测试方式来考核以外,对学生的课下网上学习的评价,课堂上的交流讨论表现的评价等,这些过程是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评价手段,借助技术的支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

移动学习和微课教学主要是无线网络环境下开展的非面对面的教学,更加强调教师对身处异地的学生的学习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有效管理,例如,在体现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确保学生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进程中要有反思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考核,确保留下评价的依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给予及时的交流和提醒,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移动学习和微课学习不是“放羊”式教学,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掌控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资源组织、平台设计理念和教学策略中。

【注释】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第5—16页。

[2]杨九民等:《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10期,第36—40页。

[3]钟晓流等:《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第58—64页。

[4]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1期,第73—78页。

[5]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版第1期,第79—85页。

[6]Tina Barseghian.Three Trends That Define the Futur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J].KQED,2011(2):5—6.

[7]李燕、董秀亚:《电子书包支持颠倒教室的实现》,《中小学电教》2012年第2期,第29—30页。

[8]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第21—25页。

[9]何世忠、张渝江:《再谈“可汗学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2期,第24—26页。

[10]焦建利:《慕课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启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2期,第10—12页。

[11]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版第8期,第84—90页。

[12]Robert Talbert.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EB/OL].〔2013—8—12〕.http://prezi.com/dz0rbkpy6tam/inverting-the-linear-algebra-classroom/.html.

[13]王彩霞、刘光然:《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职教论坛》2013年第6期,第41—44页。

[14]宋艳玲、孟昭鹏、闰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第1期,第105—112页。

[15]王长江、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8期,第54—59页。

[16]李燕、董秀亚:《电子书包支持颠倒教室的实现》,《中小学电教》2012年第2期,第29—30页。

[17]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1期,第73—78页。

[18]焦玉海、于方军:《Moodle平台在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11期,第92—93页。

[19]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7期,第36—41页。

[20]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第105—109页。

[21]裘伟廷:《泛在学习后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10期,第35—37页。

[22]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6期,第7—18页。

[23]陈明明:《移动学习资源的创设与评价探究》,《软件导刊》2010年第10期,第88—89页。

[24]《2014年我国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15—03—09〕.http://www.chinabgao.com/k/shouji/12844.html.

[25]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7期,第36—41页。

[26]顾红璇:《PDA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科技信息》2007年第23期,第26,40页。

[27]朱学伟、杨伟、顾健辉:《国内外高校移动学习案例分析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年第21期,第9—11页。

[28]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6期,第26—33页。

[29]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6期,第26—33页。

[30]同上。

[3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第10—12页。

[3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6期,第26—33页。

[33]苏小兵、管狂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7期,第94—99页。

[34]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第100—111页。

[35]吴慧慧:《交互型微课件的设计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36]李艳叶:《基于故事教学法的中学英语微课设计》,《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6期,第3—4页。

[37]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第23—26页。

[38]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6期,第26—33页。

[39]数据来源于网站显示,截止日期是2015年9月6日。

[40]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6期,第26—33页。

[41]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2期,第68—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