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的“阳光范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的“阳光范式”的研究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阳光范式”倡导的是,根据学习的课程,立足学习的历程,以学习菜单为媒介,用导学进行护航。实施“阳光范式”几年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学习状态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生态、教学效益都产生了质的改观。这是课程设计理念的华丽转身,也是“阳光范式”得到有效落实的基础。这一环节是“阳光范式”课堂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的群体学习过程。

近年来,“生本教育”作为一种理论自觉和教育方法跃入人们的视界,引发教育人的高度关注。在阳光课堂的探索上,我们大力倡导“生本教育”,研究和借鉴了洋思、杜郎口、东庐、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结合阳光教育的理念和我校的实际,探索出了一个民主、立体、活力、灿烂的小学数学课堂的“阳光范式”,从根本上变革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彻底解放了学生的学习,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一)“阳光范式”的变革意义

“阳光范式”倡导的是,根据学习的课程,立足学习的历程,以学习菜单(预学单、导学单)为媒介,用导学进行护航。即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菜单的任务驱动下,在与教材、同伴、教师和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开放的学习形态,让多元智慧在课堂里涌动,让课堂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实施“阳光范式”几年来,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学习状态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生态、教学效益都产生了质的改观。

1.把学程设计作为课堂主线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教路优先,以教定学,学生跟着教师走。而“阳光范式”追求的是为学习而设计的价值定位,强调的是学路优先,以学定教,教师跟着学程走。这是课程设计理念的华丽转身,也是“阳光范式”得到有效落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从备课开始就把教师的注意力引向了学生而不是教材,备课的形式也从原先的流水式变为表格式甚至是菜单式,尤其在实施活动环节,要求教师从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两个方面相对应地进行预设,迫使我们的教师以学习单为载体、以学程为主线,来研究、来设计。

2.把学习自觉当成教学关键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笔者看来,学习自觉是需要激活的。激活是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潜在的影响,把教师的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而且,激活的不仅是学生的意志,还有信念、希望、自信、梦想需要强调的是唯有教师的活导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在导学策略上多下工夫。

3.把生命生长视作终极目标

与“生本教育”一样,“阳光范式”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实现生命的自由生长。所以,教师要把儿童生命的一切和可联系的一切,都看成是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注重学习者与教师、文本、学生、自我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的多元互动、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二)“阳光范式”的操作流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初步明确了“阳光范式”的课堂操作流程,把它概括为:“四环导学式”。

1.第一环节:情境预学

这一环节主要是营造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心理、情感上对学的需求,然后以“学习菜单”为载体,引领学生循着学习菜单中的一个个可操作的学习任务、一个个可研究的问题阅读相关文本,根据相关研究材料进行独立学习。

但一开始做预习研究时,我们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让学生直接完成预学菜单的任务,由于预学的介入,由于学习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所以真正实现了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但实践中感觉到,如果长期如此,慢慢地就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锐减,课堂缺少了应有的美感。因此在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我们认为必须做好预学之前的预热工作,那就是情境问题,这就好比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容易被理解、消化、吸收。所以,我们增设了情境预学这一环节。果然,我们体会到了情境的价值。举一个例子,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的课始,教师别出心裁地创设了一个语文课上给课文分段的情境,学生感觉新鲜好奇,学习兴趣大增,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习菜单要求迅速理清了文本内容的脉络,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第二环节:合作互学

这一环节是“阳光范式”课堂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的群体学习过程。将一个能者为师的大课堂转变为几十个能者为师的小课堂,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小组成员彼此互助,取长补短,实现人人达到学习目标的目的为展示做好准备

此环节如果操作得当,学生自然就能构建起卓越的合作互学共同体,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他们可以更多更好地交往、参与、倾听并学会尊重他人,从而实现相互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充分发挥合作互学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集体荣誉感。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觉得教师要充满智慧地承担很多重要的角色,学习资源提供者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一般来说,数学课堂上适合采用合作互学的内容,有个人独立探索困难的问题、具有相对难度的教学重难点、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问题等。合作互学的形式也有多种,有自由发言式、轮转发言式、连锁发言式等,当然我们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实际选择。

事实证明,学生越是对这个合作互学共同体产生深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就越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浓。

3.第三环节:展示激学

这一环节是指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层次的师生互动过程。即各小组根据“学习菜单”的活动要求,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交流个人或小组依然存在的问题,诱发思维碰撞,丰富情感体验。整个过程由教师组织在全班讨论解决。

此环节中,反馈展示是手段,激发学力仍是目的。学生可以采用口头回答、表演、图画、实物、实验、扮演等多种展示方式进行反馈。汇报展示的内容可以是有深度、有广度、有难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也可以是对发展学生能力有较大帮助的问题。由于汇报展示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这样就把学生置于公开竞争的环境,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激活了学生求知的内动力和表现欲,而且在进行成果展示的时候,大家可通过补充、提升、质疑、追问等形式形成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从而保证人人参与,形成整体联动。

由于此环节中课堂的开放度很大,教师要注意对全局进行掌控,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什么人展示,展示哪些问题,展示中暴露出什么问题,学生思维有哪些亮点,教师要迅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特别是对于思维重点,思维的多元表现,教师要加以激励引导,三言两语点出妙处,使学生能够借鉴;对于预设问题之外的生成问题,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作出点评,点拨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同时教师的点拨还可依托题目进行适度的延伸链接,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整个展示激学的过程中合作中有展示展示中有合作过程性评价更是贯穿始终,更由于尽可能多的引进了竞争机制,因此不断催生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合作学习。

4.第四环节:提升领学

这是基本活动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在上个环节学生认知达到平衡的基础上,教师再抛出一些问题或者提供一些学习材料,有意设计一些障碍,让学生遭遇一些“坎坷”,使趋于平静的课堂再起波澜,将学生的思维向深度拓展,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技能得到发展、方法得到建构、思想得到提炼。

关于拓展部分的预设也要围绕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基于学生的大众水平,否则,教学拓展就会偏离数学生态课堂的总体目标,甚至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而且进行课堂拓展时,不是所有的素材、习题内容皆可拿来使用,而应该有所选择。我们要注意做到抛出的问题能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提供的材料可以是针对性的、变式的、可比较的错例或实例,那些与课时教学重点无关紧要或从某处随意生发开去的内容,要“忍痛割爱,弃之不顾”。

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解决几个问题,不应是课堂拓展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不断体验策略的价值、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有效拓展的要义所在。

以上的四个教学程序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不是一个机械、僵化的标准流程。虽然有先后顺序,但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该是融会贯通,互为表里,变化的核心是以更适合学生发展为宜,在坚持“学程导航”教学思想的前提下,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段、课型、学情等具体情况,对教学程序进行增减调整。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客观分析学情,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拓展,克服随意性、盲目性,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凸显自主性、创新性,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好地实现知识、生活和儿童认知世界的交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阳光范式”的策略支持

“阳光范式”不是一个机械的实施过程,而是一个充满技术空间和艺术创造的教学“生命体”。为了维系这个“生命体”有效高质运行,各个环节都需要一系列细节保障,来策应教学真正走向知识学习,走向生命成长。

1.学习菜单的编制

学习菜单的编制质量是导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对于学习菜单预学单的编制已经形成共识不求量的多但求“质”的精。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课前布置几道题让学生做,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对学力的提高也没有任何帮助。设计“预习单”时,应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生长点”上下工夫;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工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工夫。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预学单的形式呈现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对于一些学生了解甚少的概念性教学,如“真分数和假分数”,可以布置阅读式预习单,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从整体上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记录下重点和疑点,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具针对性,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对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如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三角形内角和等内容的学习,适合设计操作式的预习单。而计算类教学,新旧知识间往往具有很强的联系性,这样的内容安排尝试式预习单比较合适,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尝试学习,使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在尝试中思辨。探究式预习单也是常用的一种预习形式,如“圆的周长”一课,教师们都这样设计预习单:第一,做4个大小不同的圆片。第二,想办法测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第三,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第四,记录自己的发现。学生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探究发现更加到位,同时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还有适合复习课的梳理式预习单和调查式预习单等。

对于学习菜单——“导学单”的编制,教师都有这样的追求:一是突出要点。“导学单”的设计要抓住最关键,最具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不断推进,直至触及知识的最核心部分。二是启迪思维。“导学单”的设计能开动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思想,展现学生思维的轨迹,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不仅看到知识的“叶茂”,更能挖到知识的“根深”。

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为例,在教学圆柱这一知识点时,编写了这样的导学单:

1.你是如何去感受圆柱特征的?

2.从哪些方面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圆柱形的?

3.怎样具体地描述圆柱的大小?

4.书上特别提示本书所指圆柱都是直圆柱看了这句话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这份菜单在我看来,在提问助学的同时,更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菜单第一条,关注学习过程,意在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新物体时,可以采用摸一摸、看一看、做一做等方法建立初步的感知。菜单第二条,抓住学习重点,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圆柱的依据就是要紧紧抓住圆柱的特征。菜单第三条,凸显学习要点,圆柱的直径(半径)和高是决定圆柱大小的关键,意在指导学生思考时关注事物的本质属性。菜单第四条,指导预学方法,教材小字部分的说明,自学时极易被忽视,对这一资源的挖掘,不仅使学生对圆柱有了更系统更准确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仔细阅读”的重要性。

当然,“二单”的使用是灵活的。比如对于“预学单”和“导学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安排,有时择取其一,有时也可两者兼而有之。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相对薄弱,可安排课内前5分钟左右,在教师引领下开展“先学”,逐步掌握先学的方法和要领;中高年级的“先学”可以根据班级学生自学的能力的高低灵活安排,由扶到放地使学生养成“先学”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力。“二单”的呈现方式也是灵活的。可以是纸质单,也可以借助电子单、小黑板、口头语言、专题网站等多种形式;可以一次性呈现,也可以分阶段多次呈现。

2.预学信息的收集

如果说预学是对新授内容的先期学习,达成情况肯定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因为学生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加上因学习习惯、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种差异就更加显著。

曾作过一个统计,“比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的新知识,尚有25%学力中下的学生不能通过预习掌握,假如是难度稍高的新知识,这个比例无疑会更高。而且,不少数学知识,学生经过预学,会出现“基本理解”“一知半解”“不理解”三种现象,他们犹如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运动员,要在相同的时间,用不同的速度跑完相同的路程。这对教师、对教师的教是一个挑战,“教”是对“学”的再创造,它使“教”成为富有挑战的、具有创造色彩的事情。

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如果对我们的服务对象缺乏应有的认识,那我们的教学又如何做到有的放矢怎么达到游刃有余

所以,预学信息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它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知道学生预学的收获、困惑,从而让我们对教学的重难点做出重新定位,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学又该从哪儿切入?这样使我们的教学更有侧重,更有效地收放自如。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

收集信息,可以是抽样检查,我们可以抽取不同学习水平的预学作业进行检查,进而更好地了解不同层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我觉得对全班学生的预学作业进行批阅。同时给学生一些积极地评价,也让学生感到教师对预学是非常重视的,教师对我的预学是非常满意的,这样能延续学生的这种预学的欲望,逐步养成良好的预学习惯。

收集信息,除了收集存有瑕疵的信息外,还收集一些成功的信息。我们要让这些信息成为“学程导航”的源头活水。

3.课堂行为的规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是建立在有序的课堂规则基础上的。为确保“阳光范式”中合作、展示的实效,教师应适时将合作、展示的要求进行规训,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

如何进行合作、展示的规训呢?首先,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员自愿与调节相结合”的分组原则,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进行搭配分组,为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其次,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具体操作如下:在交流预习单时,每一个成员拿出自己的预习单,由当天的组长一题一题进行校对,当其中一个成员不对时,先让他自己寻找错因,如有困难,别的成员加以帮忙,然后及时订正;如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在大组交流时解决。在课中探究活动时,由组长安排各个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第三,小组角色互相转换,轮流担任。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第四,通过培训“小小讲解员”,评选“最佳讲解员”“最佳质疑员”“最佳组织员”“最佳合作小组”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倾听技能、讨论技能、表达技能。

实践表明,学生一旦适应这些规则,就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渐渐成为自已的行为习惯从而长久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在“阳光范式”的小学数学课堂里,我们分享到了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收获的喜悦,他们的潜能得到了绽放。正如一位观摩了海门课堂的教学专家所言:“教师这轮皓月的退出,并没有使夜空显得暗淡,反而更加凸显了群星的闪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