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师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指导、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将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基本根据,由此确定师生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各自的行为规范。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道德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关注,进而上升为道德命题,如诚信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制度管理取得成效的保障。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是各种人际关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充分认识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了解教师与学生关系中具体的道德要求,分析师生关系的矛盾所在,并适度地加以调节,将对教育过程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重要作用。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协调师生关系,对于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特有的身份、地位、思想、情感和行为构成的社会角色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构成的多层次、多内涵、多性质的相互融汇、相互影响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包含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法律关系、管理关系、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等。师生关系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伦理关系居于最高层次;教育管理关系是核心,居于第二层次;心理关系是重点,法律关系是条件,并居于第三层次;人际关系是以上三种关系的基础,列为第四层次。[1]下面就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作扼要分析。

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指导、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从伦理学视角看,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可以分为: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师生朋友关系模式;师生代际——朋友式关系模式。

所谓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就是将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不同时代人的辈分关系的关系模式。师生代际关系模式将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基本根据,由此确定师生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各自的行为规范。从中小学师生之间的平均年龄差距看,师生之间可以视为两代人。但是,在针对具体的师生关系时,应当灵活把握。所谓师生朋友关系模式,就是将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朋友关系的关系模式。中老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大,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小。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无论是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是可以与学生成为朋友的。所谓师生代际——朋友式关系模式,就是将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既视为两代人的辈分关系,同时又视为朋友关系的关系模式。师生代际——朋友式关系模式比较符合师生关系的实际。尤其在中老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在某些情景下,教师应以长辈的身份教导学生,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某些情景下,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同样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亦师亦友”就是该模式的生动描述。因此,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处理形式和办法。

(二)师生关系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义

古人云:“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道德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伴随着主体思想、理论、观念灌输的不断交流的过程。其中,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师生的友好互动则构成了教育、教学的氛围和背景,有利于在师生之间形成“知识场”与“心理场”。为了晓之以理,必须做到动之以情。情感之弦是人本有的一种心理积淀,调动人本有的心理能量来促成心理的共鸣反应,就会大大提升教育的效果。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师生交往中应随时注意和调节双方的心理距离,既要有教师的尊严,又要努力形成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有至诚至爱的真挚情感和态度,以引起学生的理性认同和情感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师生关系同时是一种道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而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讲,师生关系就是他们踏入社会的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师生关系是学生最为直观的道德教科书。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关注,进而上升为道德命题,如诚信等。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们接受的道德示范是尊重、平等、负责、同情、诚信、友好等。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所接受的道德示范是冷漠、仇视、势利、懒散、欺骗等。这种道德示范不管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如何,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道德示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教师的说教和社会的倡导。

(三)师生关系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教学中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它不仅能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让教师得到学生真诚友好的配合,从而使课程教学高效率地进行。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力。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公平、公正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有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就会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责任感,就会自觉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另外,在信息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十分明显,教学相长尤为重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那儿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体会,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从而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师生关系在制度管理中的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制度管理取得成效的保障。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的行为规范。学校各项管理都会涉及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管理活动中,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一种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指导等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从管理学视角看,根据教师采取的管理方式的不同,师生之间的管理关系可以分为强制型管理模式、民主型管理模式和放任型管理模式。强制型管理模式,就是强调师道尊严、我教你听、唯我独尊的管理形式。这种管理模式在现代各级各类学校里都是行不通的,当然也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民主型管理模式,就是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和指导等过程中,将学生视为一个平等的教育关系主体,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以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实现教育目的的管理形式。这种管理模式比较符合现代师生关系的实际,也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今天,以民主型管理模式实施教育管理活动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放任型管理模式,就是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和指导等过程中,过分地迁就学生,无原则地任其活动,以求无为而治的管理形式。放任型管理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无能的表现,是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不负责任。

在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关系中,要使管理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师生关系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是无法获得成功的。在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对立、心理抵触的情况下,学校的管理活动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

二、师生关系中的矛盾分析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才有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合作,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共同努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师生关系中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认真处理,师生之间矛盾将不断产生,心理距离将不断扩大,进而严重影响教育活动的正常实施与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面对师生之间的矛盾,教师应正确面对,深入分析原因,细心研究对策,寻找妥善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

(一)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师生冲突

教师与学生社会评价标准及价值观念的差异性,是导致师生冲突的最主要原因。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反过来,价值观的不同又会影响社会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根源是价值观不同造成的。

首先,在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传统教育中,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单一,主要来自教师。而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教师因闻道在先和社会赋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在师生关系中就取得了主动权。由此,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者的观念被认同并且长期秉持。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成为规则和真理的化身,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成了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教师制度性权威由此产生。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多元化,教师并不一定成为知识的最大拥有者,也不一定成为知识的最主要传输者,而这就直接动摇了教师是教育者的合法性基础,也侵蚀了教师的权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服务者开始成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新角色,包括学生在内的许多社会群体,开始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学生既然付了学费,那么,学生就是上帝、是主人翁;而教师是服务者,是知识的供应者。教师是服务者观念的确立,对教师是教育者的观念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等级关系的对撞直接导致教育者与服务者这两种角色的尖锐对立。

其次,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元价值取向,市场经济领域中的运行规则与道德领域里的教育,两者存在着激烈冲突。它与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既有层次和水平上的冲突,又有实质上的冲突。往往学校进行的价值教育目标,在时下社会生活中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常受到学生质疑。

当今社会,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趋向多元,不同的认识存在于同一时空,形成了师生间观念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与其说是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如说是需要体系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师所传授的文化,是按照预定的教育目的筛选出来的,是一种理想的文化;而学生是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群体,他们在选择、吸收各种文化时,有与教师不同的机制和特点,很容易形成某种新的文化类型,因此就可能与教师传授的规范文化发生冲突。正是由于师生间这种“相对的”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经验等差异,使双方之间难以互相认同并达成共识,从而产生了分歧、对立和冲突。

同时,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和纪律,而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影响着学生的评价标准,不断扩大着学生评价个性特征的价值标准和取向,教师一旦从学生身上发现了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的观念、情绪和行为时,就往往会运用自己的权威进行同化和规范,在教师眼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社会形象越来越模糊和疏远,师生之间的交往产生鸿沟,彼此面临着互不理解而产生的信任危机。

种种价值观念的冲突造成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冲突。在价值观念存在显著冲突的情况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不同对待。对小学生,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关爱,像父母一样地去爱学生,更多地运用启发、引导和感化。对中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又处于青春叛逆期,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更多的智慧和理性,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倾听,以求达到师生的相互沟通。

(二)角色地位不同所产生的师生冲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属于不同的角色,履行着相反的职能。这种状况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教师与学生的立场对立,甚至他们的利益与目的是对立的。比如,学生认为,如果教师留的作业少一点,分数评得高一点,那么学习就会轻松一些。而教师则在思考,如何使学生学习得更用功一些,对教材理解得更透彻一些,对学习的兴趣更强烈一些,等等。理性分析,教师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教学过程的要求是一致的。然而,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地向学生说明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并且得到学生的理解与尊重的话,即使是教师完全正确的行为,也可能被学生误解。

因此,教师道德不是单纯地促使教师采取正确的行为,而是还要促使教师采取能使学生认为正确的、能接受下来的那些行为和方法。特别是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握好平等的师生角色的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角色对立。

(三)年龄经历差异所产生的师生冲突

因为师生关系具有其超越代际的人际关系的特点,由此可能造成师生之间道德关系的冲突。

对学校的中老年教师来说,与学生在年龄经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受不同时代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的熏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往往带着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他们往往按照各自不同的人生观来看待生活,这就是所谓的“代沟”问题。由于两代人成长经历的时代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对同一件事情,有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一般来说,中小学生思维活跃,情绪激昂,喜怒哀乐常常溢于言表,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他们的人生观尚处于形成阶段,而教师通常已形成社会价值观,而这些社会价值观都具有完整体系的形式,且由于职业的关系,他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日趋成熟和老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因为对某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不同而导致矛盾与冲突。

对于年龄经历差异所产生的师生冲突,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对待。要尽可能地与学生多交流,求大同,存小异。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向学生学习,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四)性别和性格差异所产生的师生冲突

所谓性别差异是指由于性别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心理表现和心理特征。教师由于性别的不同,在心理特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男教师比较理智,在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开阔性、抽象性、独立性等方面比较见长,具有豁达、爽朗、顽强、果断的心理品质,并有较强的推理能力、问题化解能力等,对学生要求严格,说话有条理,偏理性色彩,办事有魄力,阳刚之气足,能较快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男教师存在的不足也很突出,一般说话比较刻板,工作方式比较简单,粗心马虎,态度粗暴等。这些不当行为和心理的出现,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女教师的心理特征总体属于“情感型”。女性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较男性差,但直觉能力却明显优于男性。由于女性思维一般是从经验、印象出发,因而作出分析判断的速度较快,在涉及对人物的分析判断方面准确度也较高。女教师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在意志品质上,有韧性和持久力;工作细致,擅长说理;性情温和,感情细腻,学生容易感到亲切可信赖。但女教师往往喜欢大包大揽,讲话婆妈,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师生关系。

因此,教师应当不断修炼自己的心理品质结构。男女教师应当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女教师应多些阳刚之气,男教师应多些温和之美。

另外,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对从事教师工作的人的性格具有特殊的要求。教师在认知风格、情绪特点、意志特征、态度倾向等方面的性格特征对构造良好师生关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师生关系的伦理调适

师生关系的伦理调适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教师的作用是关键的,带有指导意义的。在师生关系的伦理调适中,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在教育活动中,谁是主体?主体是指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教与学的双方自然人。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是任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缺少了任何一方,教育过程就无法进行。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校园里,他同时主动地或被动地接受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二)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渴望受尊重是每一个人的一种正常、普遍的心理需要。自尊心是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提高、交往面的扩大,中小学生的自尊心也在迅速地增强。他们希望家庭成员、周围的人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尤其希望教师能尊重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得不到教师的维护,就很容易丧失自信,自暴自弃,甚至悲观失望。而学生如果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就能感受到这是对他能力、才华、人品的一种承认,是对其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就会增强信心,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所以,尊重学生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

尊重学生也是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需要。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的。教师的威信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学生就会疏远、怨恨教师,不仅对其人,而且对他所教的课程会产生一种偏见,从而导致学业上的荒废和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从道德品质教育的角度看,教师不尊重学生,不仅反映了教师自身的品格,实际上也是在不自觉地向学生示范不尊重人的行为品德。在教师的影响下,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不尊重人。

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学校里,学生虽然是接受教育的一方,但仍享有法律上和道德上的独立人格权利。师生之间并不存在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当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学生专断蛮横、发号施令。任何讽刺、挖苦、辱骂甚至体罚,都是与尊重学生的要求根本对立的,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当然,在学生有错误时,教师也决不能姑息迁就,但必须善意地提出批评。这样,学生也会乐意接受,进而自觉地去弥补和改正。

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它会对学生产生特殊的教育效应。教师把学生当作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也往往会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看到自身的潜能,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实践证明,当学生的言行有错误时,教师依旧给予信任,并引导他们及时纠正,就能更有效地保持他们的自尊心,也有利于他们迅速地改正错误,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由此可见,信任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

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还应当学会克制。自我克制是指教师在教育中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自我把握教育态度和行为。教师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往往是在暴躁和盛怒的情形下发生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意气用事。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更要特别注意决不能迁怒于学生,要保持宽广的胸怀。当然,教师和社会其他成员一样,也是平常人,也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会碰到许多不平事。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竞争激烈,人们的心气比较浮躁的情况下,教师也常常会有心情不佳的时候,但千万要注意不能将种种不愉快的情绪带到师生交往中去。教师要善于调节心情,自我制怒,这样才能体现良好的形象,才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建立和师生关系的协调。

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尊重学生的另一重要方面。学生个性是指学生在心理上、性格上、气质上和专业特长上的独特性。尊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符合教育规律内在要求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合理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专业人才。所以,只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色施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个性,而且要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做好各种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和特点的安排,提供尽可能多的培养发展空间。提倡自主自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形式。中学生绝大多数已具备自理的能力,也基本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大胆放手,另一方面要宏观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己专长的方面自由地、健康地发展,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价值评判体系,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传统看,由于各种历史文化因素,我国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重视学生个性的教育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精神。把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及其规范的顺应和遵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陈规戒律束缚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及其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譬如,教师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过分强求一致,使学生都按一种标准、一种模式去学习;教师常以批评、禁止、扣分等手段剥夺和压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权和主动权;管理干部也常常以整齐划一的规范去要求学生,侵犯或剥夺了学生个性独特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这些做法都严重扼杀了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制度上的严重缺陷。

(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关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不关心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光凭自己主观预测和经验想象去实施教育,是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关心学生,应当从全方位去关心。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既要关心学生的交往和活动,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健康。对于学生而言,其特定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他们都希望教师能关心自己,注意自己。如果受到教师的关心,他们会感到一种荣耀和力量;反之,他们会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

关心学生还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遇事要有耐心,不可心急。教师对学生有期望值和一定要求是好事,但如果期望值和要求过高,而学生的成绩又不能满足教师的期望值和要求时,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能把这种迫切的心情转变成急躁的情绪,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这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打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对待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师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来处理,也就是等双方情绪都稳定下来后,再进行说理教育或其他情感教育,以消除误解和矛盾,增进师生感情。如果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也应“求同存异”,尊重学生的选择。要讲明道理,分清是非。如果是自己的过错,也要敢于向学生道歉,寻求学生的谅解。

关心学生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师生感情对教育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做到关心学生,就要求教师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表明,成功的教育不仅来自于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忠诚,而且来自于对学生深入、全面的了解。教师通过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就会更真切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就会发现优等生身上也会有某些不足,差等生身上也会存在某些闪光点,而中等层次的学生可能存在着向优等生转化的内在因素,也可能存在落到差等生的危险。这样做还能使教师深刻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会从内心深处感到学生的可亲与可爱。

当然,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并不是了解学生的最终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教师积极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足走向相对完美。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深入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以公正、无私、少成见的态度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应当指出的是,教师应当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是异性师生之间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在现实中,有的教师利用在职务地位、学科知识、学术成就、社会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特有优势,获得某些异性学生的青睐,与学生发展不正当的关系。这不仅有违教师的职业道德,还会对学生身心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与创伤。

关爱学生还要求教师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如关心学生的交通安全、关注学生的食品安全、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关心学生的身体锻炼、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于保护职责,不少人存在一些误解,认为保护就是在危难之时“以命换命”。其实,“保护学生安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以命换命”。未成年学生由于辨别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安全隐患并不只存于灾难面前,而是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比如,体育课、实验课上的潜在危险,学生在课间所进行的危险游戏,集体外出活动时学生对安全规则的忽视、违反等,这些情境下,教师需要适时地管理和保护,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当然,在灾难面前,教师应当及时疏导、救助学生,妥善履行保护职责。教师平时要经常向学生传授自护自救的安全常识,争取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学生和教师都能顺利应对。

(四)科学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看成是社会衡量自己的观点,也是修正自己思想、行为的一种渠道。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个性特点与知识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小学生个性特征具有相对性和可塑性,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没有发展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教师最大忌讳之一,是认为一个学生没有发展前途。教师要承认每名学生都有闪光点,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各自不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现并展示自己的才华。当教师的还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有先有后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客观、公正、科学地看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

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多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以分数论成败,以分数论英雄,教师的评价、试卷的效力起绝对作用,不能给学生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如何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树立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的观念,注意评价要突出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即多采用发展性评价和开放式的评价,使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展需要导向,需要激励。发展性评价是实现这些功能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发展性评价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因此,发展性评价通过在各个环节具体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它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还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五)严格、全面地要求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是爱学生的表现。所以,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2]。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讲科学、讲规律、讲情理,必须同尊重、信任、理解、爱护学生相结合,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