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的次方等于

为什么的次方等于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的数位顺序表的表达方式与中国略有不同,不仅有数位和计数单位,还将10的几次方融合其中,并沟通分数和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并把它布置为当天的作业,让孩子们带回家思考。由于听不懂英文,我们无法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但可以看出,孩子们回家后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似乎还提到了任何数(0除外)的0次方都等于1的见解。像“为什么10的0次方等于1”这样带有思考性的问题,美国的课堂里还有很多。

六年级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Mrs. Williams正带着孩子们学习数位顺序表。美国的数位顺序表的表达方式与中国略有不同,不仅有数位和计数单位,还将10的几次方融合其中,并沟通分数和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当讲到个位时,老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10的0次方等于1?”并把它布置为当天的作业,让孩子们带回家思考。

数位顺序表

“为什么10的0次方等于1?”说实话,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似乎这已是约定俗成的,我们只要让孩子知道任何数(0除外)的0次方都等于1就可以了,需要了解为什么吗?

回家后,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讲清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查了万能的百度,许多人认为这和“1+1=2”一样,是不需要问的。真的不需要问吗?从小学六年级的角度,我们可以如何解释?

带着些许期待,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第二天的数学课堂。在课的后半段,老师开始和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由于听不懂英文,我们无法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但可以看出,孩子们回家后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似乎还提到了任何数(0除外)的0次方都等于1的见解。在孩子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开始了讲解:

101

,21÷21=20=1

,23÷22=21=2

原来,老师是用指数和幂的知识来讲解这个问题的,怪不得在数位顺序表中出现了10的几次方。

指数和幂在国内属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暂且不论这样的解释是否适合国内的六年级孩子,但这一项作业的布置体现的是一个教育理念: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知道结果,还要追根溯源

记得中国《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描述课程基本理念时有这样一句话:“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思想方法。”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老师布置作业也一样,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巩固提升,还需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予学生探索、证明知识由来的机会。

像“为什么10的0次方等于1”这样带有思考性的问题,美国的课堂里还有很多。如科学课上,老师会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个生态系统,并思考“What abiotic or biotic factor is important in your ecosystem drawing? why?”“How would the ecosystem be affected without it?”设计课上,老师会请学生根据身边的问题或自己遇到的困难提出问题、进行调查,设计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说明设计重点;美术课上,老师会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美术的理解……这些问题的设计,透露的是同样的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要的能力,除了课堂,作业也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很好的载体,创造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都会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都说作业的设计是一门学问,确实如此。感谢CFI#84学校的老师让我看到了如此有价值的作业设计,值得我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