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般管理方法

一般管理方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管理方法是指普遍适用于组织(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体系中,一般管理方法处于中间层次,它既是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又是对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中的特殊方法的抽象。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就是要运用现代统计的方法获得必要的数据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得出结论。为了反映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事物总体情况,一般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一般管理方法是指普遍适用于组织(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方法体系中,一般管理方法处于中间层次,它既是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又是对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中的特殊方法的抽象。高校教学管理的一般方法可分为:调查研究方法、行政方法、行为科学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法律方法、目标管理方法、抓点带面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高校各层次、各部门、各教学单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下面对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作简要介绍。

所谓调查研究方法,是指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深入实际,通过访谈、会议问卷、追踪、抽样、寻查等方式去获取信息,并由此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通常所说的调查研究,包括了认识的两个阶段:调查是感性认识阶段,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一定的研究目的,从现实生活中搜集社会事物的有关真实资料的感性认识活动;研究是理性认识阶段,是指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加工,对社会事物做出描述和解释的理性认识活动教师教学科研方法(第二版)[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8." class="calibre11">[16]。调查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一)调查研究方法的作用

调查研究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调查研究也是高校教学管理者的一种基本功,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高校教学管理目标的决策、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的制订、教学与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教学质量和管理效果的评估等,都离不开大量有关信息的掌握和对信息的正确分析。

调查研究方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比较普遍。例如:通过社会需要和人才市场的调查,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专业、数量、规格、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意见和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情况,了解他们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要求和建议,掌握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质量规格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以便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只有通过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使教学管理建立在对管理对象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之上,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懂得调查研究的原理,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并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并善于向各类人员、以各种渠道作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2)认真负责。调查研究是为了对所希望了解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以便作出判断、进行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所要调查的问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3)性量结合。随着调查研究范围的扩大化和内容的复杂化,调查研究的方法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正像任何事情的质总是一定数量基础上的质一样,任何管理现象也有其特定的数量规定性,它为人们从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供了可能。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就是要运用现代统计的方法获得必要的数据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4)手段先进。调查研究手段的先进性,就是要善于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录音机、照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传递信息、获得数据和资料,并对调查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根据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调查的类型可作不同的划分,如按调查所要求的结果的不同,可分为现状描述性调查、因果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等类型;按调查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校内单位调查、全校性调查和社会性调查等类型;按调查规模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类型。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开会调查法。针对要研究的问题,按照调查纲目,开调查会,是了解情况、搜集材料的基本方法。如果单纯地靠道听途说,虽然也能了解到某些情况,但只能是表面的、零碎的信息,是得不到完全信息的。召开调查会,邀请一些熟悉调查问题的人进行座谈讨论,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对问题的了解就会比较透彻,而且获得的材料也比较全面可靠,有时还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这种方法,要求调查人员具有较高的水平,并在会前要作好充分准备。

(2)问卷调查法。这种调查方法是调查人员将调查表送交或函寄被调查人,说明填表的要求和方法,由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表中栏目自己填写,然后由调查人员统一审核和统计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取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并能节省人力和时间。但是,这种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积极配合的态度,否则难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个案调查法。这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选定一个具体对象所进行的调查方法。个案调查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全面的现状,对现在的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尽量做到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能齐全;二是历史的情况,也就是对它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都要有全面了解。在个案调查中,选择什么样的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这些对象可以是个人、团队、班级、单位等。例如:要调查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学习方法,就要深入到学生班级中进行个案调查。

(4)抽样调查法。为了反映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事物总体情况,一般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从样本中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推论到总体的方法。一方面,要了解每个个体,在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如果样本比较客观,推论总体合乎逻辑,那么抽样调查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常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如抽查教师的教案、学生的作业和考试的试卷等。

(5)个别访谈法。它是指调查人员通过对被调查对象的个别访谈(包括面谈和电话访谈),记述和取得资料的方法。它的优点是由于调查人员对调查项目有统一理解,能按统一的口径询问和取得资料,但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6)文献调查法。我们在确定要研究的问题题目后,都要进一步进行调研,实际上就是指运用文献方法,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也就是从有关的文献中,查阅关于本选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各种观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争论的问题、发展的趋势等,由此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四)调查研究方案和步骤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而严肃的工作,为保证其顺利进行,就必须制订调查研究方案。调查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和步骤:

(1)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工作要了解哪些情况,希望解决哪些问题,都必须具体明确。

(2)合理选择调查研究的对象。调查对象是获取信息的信源,选择的调查对象一定要符合调查目的要求,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3)确定调查研究的项目。项目也即问题,确定项目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项目的表述必须明确,要使答案具有确定的形式,不能让被调查者产生歧义或感到模棱两可。

(4)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式。如前所述,调查研究的方式有很多,应根据不同目的、内容和要求,确定与其相适应的调查方式。

(5)做好调查的准备与组织实施工作。在准备好调查提纲、各种调查表和统计表、调查工具等之后,要进行思想动员,使每个调查人员都明确调查的目的意义及调查计划所涉及的各种要求,然后加以组织实施,以获得事实性资料和可靠的信息。

(6)对调查中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经过分析和研究,去伪存真,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和有价值的结论。

(一)行政方法的内涵和特点

行政方法是指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在系统组织中的隶属关系为前提,依靠行政机构和领导者的权威和权力,通过指令、规定、指示、通知、条例等行政手段,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和产生外在推动力的管理方法。行政方法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种常用方法。所谓教学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学校教学管理者运用命令、规定、指示、通知、条例、准则、制度等各种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直接指挥管理对象的管理方法。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体系中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权威性。行政方法特别强调权威、职责、职权、职位,运用行政方法管理高校教学活动,依靠的是行政机构和领导管理者的权威,无权威,下不服从,行政方法就难以实施。领导管理者的权威越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就越大。提高各级领导的权威性,是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努力以自己优良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才能去增强管理权威,而不能仅仅依靠职位带来的权力和特权来强化权威。

(2)强制性。上级指挥下级,是由于高一级的职位所决定的;下级服从上级,是对上级所拥有的管理权限的服从。高校教学行政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规定、任务等,对管理对象(或下级)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教学管理活动过程的目的,被管理者一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实施,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服从上级管理者的统一指挥,但也允许人们在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高校要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必须有一系列的条例、规定、制度等行政管理方法。行政方法的强制性又是由一系列的行政措施(如表扬、晋升、委以重任等奖励以及批评、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作为保证来执行的,下级如果不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必将付出一定的甚至沉重的代价。

(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实施管理活动的,因此基本上属于“条条”的垂直管理。行政指令一般是自上而下地纵向直线传达执行,是垂直性传递,是单向运作。下级组织和管理者一般只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和指挥,对横向传来的指示和命令基本上是不执行的。否则,就可能出现政出多门现象,使教学管理陷入无所适从的无序状态,干扰和破坏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4)多样性。行政方法所采用的形式和手段是多样的,常用的行政手段有命令、指示、规定、条例、指令性计划、规章制度、通知、要求等。

(5)针对性。行政方法往往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目的、某一对象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因此它是随着时间、目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内容、适用范围、实施方法都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行政方法具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灵活可变性,能灵活地处理特殊问题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

(6)稳定性。行政方法是在特定组织行政系统范围内适用的管理方法。教育教学行政系统和组织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具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动和强有力的调节、指挥、控制功能,对外部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作用。所以,运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可以使组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二)行政方法的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活动本身带有权威的性质,没有一定的权威和服从,管理目标就难以实现。正因为行政方法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它无论在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主要表现在:

(1)行政方法是实现高校教学管理职能的基本方法。一般认为,管理具有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行政方法是实现上述管理职能的基本方法,它担负着指导、控制、协调整个学校及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之间的活动,督促、调节它们之间的平衡发展的任务,使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前后衔接,保证教学管理职能的实现。

(2)行政方法是动员广大师生员工完成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高校制订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广大师生员工的重要奋斗目标和行为导向,能够起到统一思想、统一纪律、统一行动的作用。通过行政方法,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行政方法是确保高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手段。行政方法具有集中统一和权威性、强制性的特点,它的运用有利于高校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迅速而有力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条例、通知和规定等,从而对高校办学方向和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

(4)行政方法有利于处理特殊问题。行政方法时效性强,它能及时地针对具体问题和应急情况发出命令和指示,可以令行禁止,或“快刀斩乱麻”,较好地处理特殊问题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

(5)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桥梁和必要手段。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法律方法、激励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等其他管理方法要发挥作用,必须经由行政系统的中介,才能具体地组织与贯彻实施。行政方法是实施各种方法的必要手段,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运用行政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行政方法是实现教学管理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行政方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既有它的优势,又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①行政方法强调管理权力的集中统一,不便于分权,不利于加强学术管理和下级灵活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率;②行政方法的命令、信息传递主要是纵向的、单向性的,缺乏横向的联系和来自下级的反馈,影响了教学活动上下左右的沟通和协调;③过度使用行政方法,不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情感沟通、思想交流和相互理解,容易产生长官意志、官僚作风、管理僵化等弊端,管理效果也受领导者水平和态度的影响;④单纯运用行政方法有可能忽视师生员工的愿望和要求,抑制他们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克服行政方法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行政不以服务为目的,必然导致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行为。就高校教学管理的行政方法而言,管理者是为基层、为教学第一线、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的。管理者只有增强服务意识,才能更多地了解到师生的愿望和要求,加深理解,增进感情,提高行政的权威性和学校的凝聚力。

(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受管理者水平的影响。因为行政方法更多的是人治而非法治,其效果基本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指挥艺术,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所以行政方法的运用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在运用行政方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一方面,管理者(特别是校级领导)要谋划全局、统筹指挥,必须及时获取学校内、外部有用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决策,避免指挥失误。另一方面,上级要把行政命令、规定或指示迅速而准确地下达,还要把搜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和预测信息发送给下级管理者,供下级决策和管理使用。这就要求有一个灵敏、快捷、有效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4)运用行政方法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行政方法一般是按照教学管理系统的层次性、系统性有程序地进行管理的,大体可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必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质量方针、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集思广益地进行可行性分析,合理地制定行政命令、工作目标、指令性计划、管理条例等;其次,通过书面文件、会议传达等方式和途径,发布命令、目标、计划、规定、条例等,让全体师生员工明了学校的整体规划、思路和要求;第三,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式,循序渐进地将决策和行政命令具体化为行动、活动和操作;第四,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检查督促、协调处理,理顺各种关系,保障教学活动及其管理的有效运作;第五,当一项命令、目标、计划、条例或指示的实施结束后,主管者必须进行总结提高,合理奖惩,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5)不能滥用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强制性和权威性,它的运用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因此对行政下属来说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较少遇到下属的抵制。但不能把强制性与强迫命令相混同,不能把个人专断当成权威性来执行,否则,就容易忽视下级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助长官僚主义作风,从而抑制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不能任意扩大行政方法的运用范围,更不能滥用行政方法,要注意将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

(6)行政方法要与其他管理方法结合使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其他管理方法的实施往往需要行政手段来实现。但又不可单纯依靠行政方法,要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行政方法和教学管理的其他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行政方法的不足。高校中的有些教学管理活动,往往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1980年出版的英文版《国际管理词典》提出:“行为科学主要是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行为科学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它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管理要以“人”为核心,只有搞好“人”的管理才能搞好对“物”、对“事”的管理。它着重研究的是,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如何有效地开发和运用人力资源等问题[17]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要因素的系统,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人的因素在系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管理的各项活动、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靠人去实施和调控;教学管理的资源(人、财、物、时间、信息等),也要靠人去合理运筹和配置,所以搞好人的管理是搞好教学管理的核心。人的作用是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的,对人的管理,就是要对人施加影响来调节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行为科学的方法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行为科学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有激励方法和人群关系沟通法,下面主要讨论激励方法。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的个体行为规律是,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科学重视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研究,并强调把满足职工需要与达成组织目标挂起钩来。从需要入手去研究行为,把人的需要概括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由于组织成员工作成绩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行为动机,这就需要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去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激发和强化人的行为动机,以充分调动和保持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因而高校教学管理要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入手,去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见本书第六章第四节)。

(一)物质激励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所谓物质激励,是指学校管理者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运用各种经济和物质手段以激发组织行为动机,引导和调整师生员工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采用物质激励方法,必须根据师生员工的工作实际状况和实际成绩以及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运用各种物质利益手段,激发师生员工的教学行为动机,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由于师生员工在物质利益方面的追求和欲望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而用物质激励方法来调节、刺激师生员工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工资、福利、津贴、补助、课酬、奖金、罚款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性奖励。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立适当的奖罚方式,实现物质激励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如打破薪酬分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按照职称等级和工作绩效量化薪酬管理,拉开收入差距,并大力奖励业绩突出的教师。

当然,物质激励方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也存在着局限性,如:物质激励方法着重于教学管理中物质利益的分配与调节,它不能完全解决一些业务方面的问题;物质激励方法突出经济杠杆和物质利益,忽视了作为知识型的教职员工最需要的精神激励(成就、自尊等因素),从而导致人性的扭曲;过度使用物质激励方法,会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产生副作用,助长“金钱拜物教”倾向和自私自利行为。因此,必须坚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且以精神激励为主。

(二)精神激励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目的,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为了实现某种需要的满足,而为满足这种需要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或想法就是动机。动机是引起、维持人的某种行动,以达到预定目的的愿望或意念,动机支配着人的行为。采用精神激励法,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行为动机(内在驱动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于本书第六章第四节已探讨过激励机制问题,这里仅谈一下精神激励法的几个实施要点:

(1)要注重情感激励。著名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D.M.Mc Gregor)认为,激励人们的最好办法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之类的高层次需求。古人也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实践证明,要做好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学管理者必须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给他们带来的压抑感,而应与之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用情感激励的办法满足师生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通过情感的力量和良好氛围的营造,唤起师生投身教与学的主体意识和热情。

(2)要注重目标激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H.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所追求的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这目标的概率越高,那么他的动机就越强烈,激励的水平也越高,内部潜力也越能充分调动起来。人对实现某一目标的欲望,是由预期目标的价值、实现后的满足度,以及对它的喜爱、重视和追求程度决定的。一个人工作上的“成就感”、职务上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望感”等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人们对工作目标的追求程度和满足程度。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实施目标激励时,要注意做到:其一,要根据教师的能力和兴趣点,合理制定目标,如果目标太高而无法达到,就不会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要注意把学校整体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相结合,尽量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目标中来,使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二,教学管理人员不得随意干预教师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活动,而要努力为教师创造一种有利于他们实现目标的环境条件,减少和消除他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其三,对于不同的教师,要尽可能做到用其所学、干其所长,并根据教师的工作成绩建立奖励制度,以强化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促使他们主动地改进教学,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工作。

(3)适当运用负面激励法。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形式局限于表扬、奖励等正面激励,而少有批评、惩罚等负面激励。虽然正面激励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即负面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充分调动。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要将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做到双管齐下、有奖有罚,通过表扬、奖励来肯定和强化教师正确的思想动机和良好的行为表现,通过批评、惩处来否定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动机和不良行为。比如,在教师聘任制改革方面,要按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分类管理、奖优汰劣的原则,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局面。

思想教育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方法。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教育方法,又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或宣传教育方法。它是指高校教学管理者凭借精神和情感的力量,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思想、观念的宣传方式,对学校成员的思想认识、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产生影响的管理方法。

(一)思想教育方法的特点

思想教育方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持久性。思想教育方法的激励作用比较持久,因为人的行为积极性与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密切相关。思想教育方法是通过激发师生的行为动机和改善师生的心理状态来推动他们的工作行为,因而这种方法容易被人接受,产生的动力也比较持久。但转变人的思想,帮助师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也就是说,思想教育方法在短期内是难以收到明显成效的。在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不能操之过急,而要长时期地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实效。

(2)启发诱导性。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思想教育方法的目的是让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地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增强职业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因此,教学管理人员不能通过硬性的规定和粗暴的强制让他们被动地接受,而应通过心理接触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发他们理性地思考问题,变外在的强求为内在的自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往往可以采用榜样激励方法,通过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诱导和规范师生的心理和行为。

(3)灵活多样性。思想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人,人的思想多种多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爱好、兴趣和特长。因此,思想教育方法所采取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有点拨、说理、谈心、疏导、灌输、激励、批评、自我教育、个别教育、典型教育、对比教育、感化教育等方法。为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

(二)思想教育方法的基本内容

思想教育方法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两方面的教育。具体而言,思想教育方法就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实际,以马列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运用思想教育方法和心理学理论,教育、引导和动员广大师生员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奉献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三)运用思想教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要能正确运用思想教育方法做好师生的思想工作,教学管理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教育工作要讲究科学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尽量排除那些华而不实、不合情理的言行,以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方法、严肃的内容来改造人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价值观,让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努力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教育工作还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要善于变换形式、变换人员、改变环境、改变方式、转换工作角度,并交叉变换使用语言沟通、信息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工作生活困难等多种方法和形式,以达到最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在当今网络化时代,教学管理者还要善于使用校园网、bbs、短信平台、QQ群、博客等方式,加强与师生们的沟通和交流。

(2)思想教育工作要讲究民主性。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要相信师生,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坚决反对长官命令式、“填鸭式”、说教式的方式,尽可能地采用和风细雨式、商量式、启发式等民主、平等的方法。要坚持民主原则,以一个平等的姿态来面对师生,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同时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倾听对方的意见和心声,这样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思想教育工作要讲究艺术性。所谓艺术性,一是要讲究技巧,要仔细了解和认真研究工作对象的情感、情绪、理想、信念、爱好、特长、利益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高沟通水平和教育效果;二是要正确运用语言,做到诚恳、和善、耐心、确切、简明,不能唠叨啰唆、颠三倒四,使谈话真正能成为打开人心灵之锁的钥匙;三是要把握好时间,注意火候和分寸,切忌事过境迁后再行事,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四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场所和地点,让对方能放松情绪,消除戒备和紧张心理;五是要巧用批评的艺术,针对不同的事和不同的人,分别采取公开式、个别式、商讨式、婉转式、严厉式、分步式、谅解式等方式,使教育工作对象能更加奋发向上,而不是消极颓废。一般而言,具有艺术性的思想教育方法,可使教育显得生动活泼,容易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缓解情绪上的排斥和逆反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思想教育方法要讲究针对性。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转型、思想多元、技术变革的当今时代,他们的思想特点都表现为:习惯于独立地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善于运用网络,信息灵通,勇于接受新事物;价值观多元化;逆反心理较强,意志力较弱,抗挫折能力差;考虑问题的角度较片面单一,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够成熟和容易偏激。因此,学生管理与思政工作者要在全面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管理上多采取柔性化管理,而不要简单地靠行政权威和僵化的教条来进行管理。大学生即使处于相同的环境与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情况的差异,所表现的思想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学管理与思政工作者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现实思想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灵活处理。

总之,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有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想修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师生,用优质的管理服务师生,用敬业的精神感染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