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考题内容的分段解析和前后连贯思考

考题内容的分段解析和前后连贯思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段,这些自然段之间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论证而展开论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按照材料的行文顺序,依次对考题内容进行分段解析并进行前后的连贯思考,这也有助于我们能较为全面地发现材料的缺陷和漏洞而不至于遗漏。接下来,为了论证这一论点,材料又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长三角用工荒的报道和201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这三个论据来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段,这些自然段之间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论证而展开论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按照材料的行文顺序,依次对考题内容进行分段解析并进行前后的连贯思考,这也有助于我们能较为全面地发现材料的缺陷和漏洞而不至于遗漏。但从多年的阅卷来看,却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并不能按照材料的行文顺序逐段去寻找缺陷和漏洞,这一方面导致考生找不出足够的逻辑漏洞和缺陷,另一方面在写作时也就自然打乱了阅卷老师的阅卷习惯,试卷的得分也就打了折扣,这必须引起重视。

下面我们以2016年1月联考真题为例,来了解到底应该怎样根据考题内容进行分段解析和前后连贯思考。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这一材料由四段构成,根据分段解析和前后连贯的要求,我们来逐段分析以上材料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材料第一段首句即指出“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这实际上已明确了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论点,即“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接下来,为了论证这一论点,材料又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长三角用工荒的报道和2015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这三个论据来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第一,由“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推出“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仔细审读你会发现,仅凭2012年的数据是推不出这一结论的,因为这一数据并不充分,这也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中较常见的一类逻辑错误。这也提示考生,凡有数据的地方都要当心,因为这往往就是漏洞所在,一定要把它记下来。第二,材料列举了近年来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然后推出“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细心思考会发现,由用工荒推出大学生供不应求,这实际上是混淆了概念。我们知道,在就业市场上并非只有大学生这一个就业群体,还有很多的其他群体,比如农民工群体等,而且长三角包括珠三角这些地方的用工荒,很可能主要指的就是农民工这一群体,可能还有其他技术工人群体,而非是材料所说一些大学生群体,所以材料把两者的概念混淆了,而且把整个劳动力市场上的这些就业人口直接等同于大学生,这也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常见的逻辑错误。第三,材料谈到了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6,然后说劳动力市场需求已经大于供给了,这是犯了一个局部推整体的错误。因为第二季度不代表全年的情况,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由局部推整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偏概全。

仅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就找出了三个方面的逻辑漏洞,所以类似“材料中几乎每个句子之间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逻辑错误”的说法并不夸张。

再往下看第二自然段。材料说:“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过于绝对。因为一个人受教育程度高,可能只是他容易就业的一个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并不能说明他就越容易就业,因为就业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企业的需求、工作的经验、个人的能力、社会的政策,等等。另外,关键词“还有”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一自然段是对材料中心论点的又一个论据。

第三自然段的材料说“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这依然犯了过于绝对的逻辑错误,这与上面的第二自然段中实际上是相类似的一种逻辑上的漏洞,因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只是让他更好就业的其中一个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充分条件,而非是必要条件,因为影响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说高校专业的设置、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企业用人观念等,并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需求和就业观念的问题。

材料最后说,“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在行文上,这既是对材料论点的再次总结,也是对开头所提出论点的一个回应,整个材料都是由“大学生就业”来贯穿,围绕“大学生就业并不难”来展开。这也提示我们,我们切不可忘记在分析材料存在的逻辑漏洞和缺陷时,因为所有这些论据都是建立在不成立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基于这些论据的论点也就难以成立了。

通过以上对材料的梳理分析,我们就能把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迅速地在我们论证过程当中找出来。这也告诉我们,相对来说,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其实并不是那么难。近年来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思路来命题,如2015年讨论的生产过剩现象、2014年讨论的权力制衡与约束、2013年讨论的文化软实力、2012年讨论的地球的气候变化问题等,我们在进行审题的时候,都可以循着这样的思路来进行。

在经过了上述的分段解析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谋篇布局,请看下面一篇模考范文。

模考范文

大学生就业真的不是问题吗

所给材料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论证,得出“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的结论,论证看似严谨,实则存在很多漏洞。

首先,材料由“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推不出“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因为决定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因素还包括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等其他因素,但材料并没有提及。

其次,材料由长三角出现的“用工荒”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因为劳动力市场存在很多劳动力群体,比如农民工、技术工人等,把“用工荒”等同于“大学生供不应求”,其实是将“用工荒”的“工”等同了“大学生”,这里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再次,材料由“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也推不出“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为数据只是2015年第二季度的,至于其他季度的情况,则无从得知,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最后,材料由“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也不必然能推出“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这实际上排除了影响就业的其他因素,如市场的需求、国家的政策等。再如,材料由“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不能直接推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这种说法也过于绝对,因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方面。

总之,由于论证存在的上述逻辑漏洞和缺陷,该论证的有效性和由此得出的结论难以让人信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