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弘扬优良传统,建设特色大学

弘扬优良传统,建设特色大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学校由农业部管理“落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成为上海市管理的唯一的一所农业院校。我们的发展目标是:经过10至20年的努力,把上海水产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并重的一流的特色大学。

上海水产大学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唯一的一所具有90多年办学历史、水产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一应都有的高等学校。为了适应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渔业生产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上海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学校应该在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教育创新,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上海水产大学的前身是1912年建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当时的一批民族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如张謇、黄炎培等,为了国家的海防和渔权,发起成立了水产学校,并在上海城郊吴淞镇原有的炮台基地上建造校舍,用意就是我国既然没有海军和要塞,那就只有依赖培养和训练海事人才,才能抵御帝国主义对沿海的侵略和掠夺。1914年,学校确立了“勤朴忠实”的校训。用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第一任校长、中国近代第一位赴日学习水产科学的留学生张镠的话说,勤朴忠实的校训对年轻学生的要求就是做到“五事”:勤勉、诚朴、戒浮嚣、勿空谈国事、自食其力。在这一校训的影响下,水校在10几年里培养的400多名毕业生为中国的渔业和海防、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张闻天、毕生从事于中国水产业的教育家侯朝海等。

在水产学校发展到水产大学的90余年里,几经沉浮,艰难困苦,但是,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精神,学校勤朴忠实的校训,把校友和师生维系起来,克服困难,坚持办学。1937年,战争的炮火把校舍夷为平地,校友们在后方重庆的合川借中学的校舍办起了水产班;光复以后,他们回到上海,又白手起家在复兴岛复校,并在政权更替之际坚守岗位、保护学生,从而使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快就在上海成立了第一所本科建制的水产学院。“十年动乱”中,学校被强行迁往厦门,仪器毁损、图书散失,但是,水院的教职工忠于职守,认真工作,也培养了5届毕业生。直至20世纪80年代,世异时移,水院搬回上海原址复校,以后又被批准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才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正路。这20来年的变化,真是数倍于前70年。

综观这90多年的校史,不管是顺利发展还是遇到曲折,那种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精神、勤朴忠实的校训,始终在教师和校友的身上体现出来,并通过他们得到发扬和延续。勤朴忠实,用现代的话语来说,勤,就是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反对怠惰。“业精于勤,荒于嬉”。唯有勤奋,才能不断进步。朴,就是质朴,做人求真,多做少说,反对奢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唯有求真,才能更有成效。忠,就是忠诚,忠于祖国,忠于职守,反对虚假。“天下为公,社稷为重”。唯有忠诚,才能众志成城。实,就是求实,重视实践,讲求实效,反对空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唯有务实,才能心想事成。这些年来,水大有相当一批教师勤奋工作、站好讲台、关心学生、为人师表、艰苦攻关、科技创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莘莘学子中也有一大批刻苦学习、追求卓越、为人诚信、脚踏实地、胸怀抱负、忠于祖国的佼佼者,毕业以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因此,不断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进入21世纪,上海水产大学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学校由农业部管理“落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成为上海市管理的唯一的一所农业院校。当我们与上海市的高等学校为伍的时候,我们才猛地发现,办学的综合实力与他们相差甚远:国家下拨的经费明显偏少,教职工的待遇明显偏低,居住条件则问题更多。当然,我们也有学科上无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在水产学科和专业上的特色是其他高校都没有的,在国内同类院校和系科中都是领先的。

从学校的优良传统出发,结合“落地”以后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师生中展开了一年多的学习和讨论,大家逐渐统一了思想和认识。面对新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唯有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扬长补短,才能赢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从教职工最关切的住房问题入手,自筹资金,在上海高校中较早推出了住房分配的货币化改革。至今已陆续发放2 000余万元的购房补贴,60%的教职工受惠。现在,学校教职工的住房条件基本已经达到小康的要求:人均一间房,接待、学习有地方。我们常说,安居才能乐业。解决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他们就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去投入教学和科研。同时,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写入了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并且确定了第一阶段的奋斗指标。我们的发展目标是:经过10至20年的努力,把上海水产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并重的一流的特色大学。第一阶段,从2 001年至2005年,具体任务是:继续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创建有特色的水产、海洋、食品、渔业经济及其他应用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基地和产学研结合基地,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稳妥地推进新老交替,形成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提高办学活力,校、院两级办学自主权得到落实和扩大,办学经费大幅度增长;办学条件和教职工待遇得到显著改善;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制度与机关改革,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在学科建设、办学规模、科研经费、校园建设和教职工待遇等方面都制订了增长指标。这在当时,对学校的领导班子是直接的自我加压。看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创造性充分涌流出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很大的推进。现在,离完成这些增长指标的时间接点还有一年多,而指标的数量都已经达到了。简括地说,我们实现了几个翻一番:校园和校舍面积翻了一番,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翻了一番,教职工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在校学生数翻了一番。上海水产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万人大学,能够争取并主持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水产学科培养的层次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包括专业硕士学位一应俱全,还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今天的水大正在向一流的特色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提高教育质量是办好学校永恒的主题,换句话说,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是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几年,在办学规模得到拓展的同时,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上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诸如精品课程建设、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答疑、组织高年资教师督学、建立领导听课和巡考制度等等。现在,当我们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检讨这几年的工作,确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青年学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依据和培养的对象,因此,学校工作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要创造条件,逐步增加青年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现在通行的大学低年级加强通识或者说通才教育、高年级才进行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一定要有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同一门课,让学生有选择授课教师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年轻人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增加,学风问题会迎刃而解。从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学校还要加强德育教育。现在,社会各界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意见最多的就是敬业精神的欠缺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角度也把德育视作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积极要求入党就是明证。因此,我们要认真检查、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举措,包括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制、思想工作和党建工作进入宿舍、加强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任课教师做到为人师表的典型引路、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制度等等。我们还要从建设精品课程的高度去研究改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现在“两课”的主要课程都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课程,让占总学分十分之一的“两课”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我们更要从东西方德育的比较中进一步明确塑造新人的紧迫性,我们不可能把德育让位于寺庙或教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核心作用。我们要让大多数年轻人确立对共同理想的信念,让其中的优秀分子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经过几年的工作,我校学生党员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0%。

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处理好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继续下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使之与万人大学的规模相吻合。我们要加大学生选课评课的力度,促进教师充分利用讲台讲好讲活知识;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加强生产实习的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创新;教材的建设再上新台阶,不光是选用内容新、质量高的教材,还要组织教师编撰水产专业的精品教材并提供给同类院校。我们要积极筹措资金建设高标准的图文信息中心,继续推进校内外文化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让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加以保证。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或者科技攻关是基本功。我们不仅要重视重大项目的争取或者科研经费的增加,还要让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创新,给教学提供更加广博的最新成果,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舍得下功夫,潜心于专业课程的建设,以海内外同类课程作为参照,努力建设一流的专业和课程,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有一位校长说过,办一流大学,不在于有几座大楼,关键要有几位大师。要建设一流的特色大学,必须要有几位国内外知名的大师级的教师。而想达此目标,就要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在这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将继续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包括继续注意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是建设教师队伍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确定制衡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实行聘任制度,从而促进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抓紧培养学科带头人并形成梯队,使学科建设能够持续发展,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的职业神圣感和敬业、奉献精神,树立起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展望未来的几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会日益显现出来。上海水产大学将努力弘扬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科水平,建设一流的特色大学,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为国家的渔业生产和上海的都市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文原载《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