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更是一个难于管理的群体。学校党支部认真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培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在学校都能享受家的温暖,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留守儿童燕宝基层服务学校党建
一、背景与起因
在巍巍的罗山脚下,有一片瀚海绿洲,那就是红寺堡移民区。这是一座街道开阔、环境优美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东北角有一所备受关注的移民学校,那就是红寺堡区燕宝小学。在这所学校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从偏远山区搬来,被外出务工的父母留给了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管。当别的孩子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村里,像荒草一样孤独地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面对这些孩子,学校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好全体教职工,特别是校委会成员和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营造全校关爱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解除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打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二、创新做法
1.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形成了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少队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
2.建立帮扶学生档案。通过对全校留守儿童的调查,统计出需要帮扶的留守学生,主要包括:贫困留守学生、学习困难留守学生、残疾留守学生、单亲留守学生。建立这些留守学生的档案。
3.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结对帮扶。
4.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对学生谈心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5.教职工要加强与帮扶学生的父母或者临时监护人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要通过电话家访或是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将学生的在校情况详细反馈,指导家长或者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主动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活动一:对少数思想问题复杂、有严重厌学情绪、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结对的教职工要针对情况制订特殊方案,多与学生交流,做到细致入微,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逐渐消除不良情感的困扰,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二:学校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由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心理疏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对症下药,解除困扰他们的心魔,让孩子走出阴影,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三:学校通过定期举行文艺、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另一方面让他们体会到在校的快乐、合作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以及学校和老师的关爱。
活动四:针对贫困留守学生和残疾留守学生,学校在帮扶教师进行个人力所能及的资助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团体,对贫困和残疾留守学生进行资助。资助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了全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懂得了感恩和回报。
三、成效与反响
经过一学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帮扶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部分家长一改过去对孩子不闻不问的态度,能够积极主动的和任课老师及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与此同时,我校这项活动的开展也加大了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和爱心团体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
四、经验启示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我校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仅仅是迈开了第一步。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低年级学生年龄太小,做他们的工作,我们缺乏经验;极少数教师缺乏耐心,工作中有犯冷热毛病的现象;留守儿童面较大,工作中有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关爱意识,把关爱留守儿童当作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加强研究,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寻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留守学生的管理、培养工作;规范操作各项捐赠、资助行动,学校也将尽力筹措资金给予贫困留守学生一定的扶持。
点评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也是一个难于管理的群体,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培养工作确实不易,燕宝小学在这项工作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学校围绕教学工作,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