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国家教委批准,浙江大学从1987年5月开始进行“预分配—联合培养”试点工作,这一改革方案在87届部分毕业生中试行,效果显著,1989年将扩大试点范围。学校还将继续增加“择优选派”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并建立由用人单位和校方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毕业生择业求职的指导。

全面推进和深化高等学校的综合改革,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总方针,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中心,把培养适应四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要积极组织师生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精神,以改革统揽学校工作的全局,加快深化改革,发挥优势,适应需求,提高水平,办出特色,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的活力和动力,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兼有文管,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定居于国内同类大学前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

一、以分配制度改革为龙头,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深化教育改革,自觉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

注:本文原载《中国高等教育》1989年第1期。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已开始由“派方市场”向“用方市场”转移,人才需求呈现出“双向选择”的新特点。因此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逐步推进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自愿填报志愿,学校择优推荐,用人单位择优选聘的新制度,已成为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经国家教委批准,浙江大学从1987年5月开始进行“预分配—联合培养”试点工作,这一改革方案在87届部分毕业生中试行,效果显著,1989年将扩大试点范围。与此同时,学校从1988年4月开始,在国家指导性计划外,对毕业生实行“供需见面,择优选派”的分配办法,由学校出面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急需的应届毕业生。学校还将继续增加“择优选派”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并建立由用人单位和校方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毕业生择业求职的指导。

我校在毕业生分配改革中,通过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把“供需见面”,“公平合理择优选派”和“预分配—联合培养”两种改革方法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毕业生分配制度。

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人才市场,由人才市场对学校的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行直接检验和评价。因此我们认为,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了学校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核心问题。必须抓住分配制度改革这个龙头,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要改变学生没有动力,老师没有压力,学校没有活力的沉闷状况;另一方面要通过信息反馈,针对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面。改变基础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过多的局面,适时地拓宽专业面或转变专业方向;对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要坚决调整或与其他专业合并;要创办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坚持浙大理科较强的特色,发展技术学科,拓宽工科专业的口径,加强学科理论基础;坚持理工、文管结合的发展方向,适当增设人文和管理学科的课程文科要面向社会、面向应用,发挥学校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特色。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按照社会需求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明确各层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特点。同时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实行主辅修制,强化实践训练环节,完善三学期制,使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得工程技术,而且懂得哲学政治、经营管理、市场经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加强科学与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良好的学术环境,深厚的研究气氛,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学校要结合科研工作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通过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建立交叉学科中心,开辟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途径,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后劲和国际竞争能力。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每年拨出专款,设立“一类课程和实验发展建设基金”,重点抓好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实验室建设,并进行课程质量评估,逐步形成规范。设立教材发展基金,鼓励扶植重点课程的教材建设。严格教务管理,健全各类教学制度。

二、树立全面质量观、深化教学过程的改革,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过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必须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当前,教学领域的改革,要把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激发学习主动性上。把淘汰制引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努力进取、奋发成长的良好氛围。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优才优育,大面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浙江大学自1984年创办了由优秀学生组成的“混合班”,采取“起点高,进度快,内容新,注意能力培养”,全面强化基础课,外语课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并进行严格思维训练,实行严格淘汰制等特殊培养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同时得到了极大提高。其后,又借鉴“混合班”的经验,创办了“基础教育提高班”,扩大了因材施教的面。当前要在继续办好“混合班”,扩大提高班的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混合班”和“提高班”的经验指导全校的本科教学改革,要从强化基础训练着手,发挥学校理科教学的优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于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条件。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学分制,基本上还是沿袭学年制的旧模式,这不利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人才。学校要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使之真正成为鼓励学生冒尖,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一种有效制度。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学生选课制,增加选修课,逐步推行主辅修制;要鼓励优秀学生自学、参加免修考试、跨专业选课,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学分,通过考试,取得最低毕业学分之后,提前毕业或报考研究生。理科系的学生可在二、三年级分流,实行按选课组(专门化)教学,部分学生可转向或辅修相近的工科专业课程,以促进理工结合,适应社会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投向改革实际,接触工农群众,引导他们加强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认识,加强对国情和现状的了解,增强献身四化,投向改革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暑期短学期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抓好,建设好校内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通过“预分配—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建立并完善“科学评分合理淘汰制”,严格把好毕业环节考核的质量关。我校从1987年开始试行“科学评分合理淘汰制”,即在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时,规定严格的评分标准和评分等级比例,优等占15%,良好占30%,中等占40%,及格、不及格占15%,按新的五级九等(优、良、中、及格各分AB等)制进行评分,并且规定了不及格者必须补做毕业设计,考核及格后再补发毕业证书。毕业设计考核方法的改革,使本科教育最后环节的质量受到严格的检验,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毕业“应付过关”,教师考核时搞“平均主义”、“送人情分”等现象得到有力的约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

——努力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和科技水平为中心,以培养“四有”人才为根本任务,建立能适应校长负责制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职员工共同培育和广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体制,形成“提高思想认识和政策、规范引导、法制约束和严格的校纪管理相结合”的新格局。改进和加强教职工的思想工作,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水平和教学责任心,以教职工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广大学生。积极推进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思想教育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认真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规律、内容和方法,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的科学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从严治校,从严治学,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三、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健全教师评估、考核、流动、招聘、奖励制度,优化队伍组合,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效益强的师资队伍

实施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学校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效益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当前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着眼于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和改革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格局,改变“教好教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革除阻碍队伍建设的论资排辈、门户之见等陈规陋习,克服安于现状、惧怕变革、思想懒惰、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振奋起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估、考核、招聘、流动等制度,逐步形成一种公平竞争、双向选择型的高校师资管理新机制。

——建立以“按需设岗,按岗定编,择优聘任”为原则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合理分流,优化组合教师队伍。当前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改革,必须合理地引入竞争机制,制订鼓励竞争、鼓励优秀人才冒尖的政策。根据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在岗位设置、编制定额上,应分别主次,保证重点,扶持先进。通过聘任制的杠杆作用,促使老的学科专业拓宽和转向,保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需要。要采取差额评审、差额出任、规定任聘期限等措施,建立步步有竞争的机制,提倡优胜劣汰;明确规定各级技术职务的任聘年龄界限,采取公平竞争、公开招聘的方法,建立和完善校内优秀人才特别评审制度;建立校内待业制度和校内外流动制度,促进教师队伍合理分流,等等。总之,要通过聘任制的改革,克服高校师资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近亲繁衍等弊端,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活跃学术思想,增强学术竞争,提高队伍活力。

——建立并完善以“公开招聘、公开竞争、择优选聘”为原则的校内外招聘制度。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从1988年4月开始,在国内外公开招聘教授和海外留学的博士生,面向社会引进了一批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又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中青年优秀学术骨干。这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级人才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封闭的聘任体系,有利于提高学术水平和开展学术竞争。当前要继续完善这种公开招聘制度,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之正规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并成为学校人事管理新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给受聘者以相应的职务和待遇,明确他们的责任和权利,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以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设立“流动编制”,建设好以年轻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流动梯队。长期以来,高校人事管理上采取的一次分配定终身的方法,导致了学校师资队伍的不断膨胀和老化,人员难以流动、梯队建设缺乏生气和后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从1988年5月开始,在全校教师总编制中划出一块作为流动编制,明确规定,凡新留校任教的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分配来校的同类人员、一律先进入流动编制,由校方与受聘者订立为期三年的聘任合同。聘任期满,双向选择、合理分流,少部分经考核择优续聘留校,大部分可通过二次分配转入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工作,亦可继续深造,攻读高一级学位。实行流动编制后,原由固定人员承担的讲师和助教、助研等工作,均由流动人员承担,学校则集中精力抓好以正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和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管理骨干和后勤骨干队伍建设,以利于提高教育和科研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实行内部工资改革,理顺分配关系。把各类人员的劳绩与经济收益直接挂钩,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学校内部工资改革,原则是贯彻“按劳分配,统筹兼顾”的方针,在搞好教职工定编、定岗,逐步实施层层劳动工资定额包干的前提下,逐步实行“小级差,年年加”,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破格晋级,优者重奖,差者酌罚,把他们的经济收益与工作效益和质量成果直接挂钩。希望通过内部工资改革,一方面理顺分配关系,改变脑体倒挂及校内分配不公的状况,使在事业上正处于发展创造的最佳年龄,付出的劳动、做出的贡献较大,而经济收入偏低的知识分子得到一定的补偿;另一方面,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办学的总体效益和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