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改革战略的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战略的目标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教育民主与机会均等的理念曾成为日本国民教育水平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21世纪以来,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针可谓一波三折。至此,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方针就发生了变化,转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能力。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教育民主与机会均等的理念曾成为日本国民教育水平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和平与物质丰富的时代,少子化与城市化的发展促使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能力显著降低,日本教育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逃学、校园暴力、少年犯罪等事件频频出现。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小家庭结构与少子化时代,家长普遍过度保护或过度干预儿女生活,阻碍了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发展;过度强调尊重个人,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而轻视公共利益;过度强调平等主义,使得教育过度重视知识的统一化,进而忽视了发展符合学生个性及能力的教育。其次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教育制度的发展之间有矛盾,使国民对教育的信赖度降低。再次,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家庭结构由大家族变为小家庭,加之女性独立意识增强、离婚率提高等,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断丧失,不得不寄希望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连串的改革,改革以“国家未来”与“卓越改造”为原则,通过改善教育的中央集权制、划一制、入学考试竞争等,逐渐适应儿童的个性化需求。课程趋于多元化、弹性化,重视市场竞争机制,强调追求学校教育的卓越性、效率性,向着尊重个性、重视基本学科、培养创造力、扩大课程选择、促进教育环境人性化等方向发展,重视信息教育,进而达到基础教育制度、课程的改善。

21世纪以来,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主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育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等方面。

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中央教育审议会认为,作为家庭、社区、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基本生活习惯、遵纪守法意识、健全的伦理观、主体的判断能力、对艺术的兴趣、理解他人、为获得丰富人生所需要的想象力等是当今社会对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最基本要求。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应加强信息教育,充实能源和环境教育、科学技术教育、英语教育等。

在改善教育内容方面,中央教育审议会认为,教育内容的改善应有利于促进“作为国家或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素质”的培养。

在调整课程结构方面,幼儿园阶段,以幼儿的需求、自发性、好奇心、游戏、体验的综合指导为基础,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想象力、兴趣,以及健康生活的态度等,为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小学阶段,作为个体,也作为国家或社会的一员,以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为基础。在培养“丰富人性”的同时,通过与自然、社会、人、文化等各种对象的接触,培养学生自信、自立的品质。初中阶段,以学生自我个性的发现与养成及自信心的培养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培养学生对将来人生道路选择的能力,及对社会认识的加深,对将来职业的兴趣等为重点。

21世纪以来的日本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明显的转型性质,由追求形式上的教育机会平等转向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个性与能力,由公平转向效率,由重视知识转向重视智力,重视创新能力和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人自身的健康与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日本努力建构、整合、平衡人文精神与科技理性、人和自然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关系的改革意图。

二、基础教育改革方针

21世纪以来,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方针可谓一波三折。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纠正日本以往教育存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提出了以“宽松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针,旨在适应学生个人发展。其标志为1996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宽松教育”作为日本政府倡导的教育理念被写到文部省文件中。“宽松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其目标是通过精细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发展性学习,提高学生能力;通过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理念目标,1998年,文部省开始修订《学习指导要领》,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的课程计划和《学习指导要领》,缩减了大量课时和学科课程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还在小学及初中增开英语课程,增加以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学习时间”。此次改革虽然将焦点放在基础教学上,却忽视了影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学习能力,教育内容的简单删减并不能从结构上影响整个义务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大部分国民认为宽松教育造成了教育的自由放任及学习能力下降。实践中,学校一度出现“教育荒废”,改革推进情况较差。为了缓解改革的压力,文部科学省不少官员及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宽松教育。在日本全国都道府县教育联合会总会等重要会议及报告中,文部科学省负责人多次表明了日本教育“不要宽松,要学力”的新改革方针。这主要是因为新的学习指导要领在宽松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压缩,导致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大幅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学生学习到达度调查和国际教育评价协会开展的国际数学、理科教育动向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呈现下降态势。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进行的“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也表明日本学生在国语测试问题方面回答的正确率在降低。

代表日本政府教育理念转变的标志为中央教育审议会在2005年底发表的《开创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报告认为培养“扎实的学力”才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着眼点,报告提出了体现国家意志的义务教育标准: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在内的“扎实的学力”,同时具备“丰富的心灵”、“健全的体魄”的全面发展的人。至此,日本基础教育改革方针就发生了变化,转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能力。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重心发生了转变,但并不代表当前改革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取向,而是具有“融合”性质的取向,中央教育审议会也认为,在“宽松教育”中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才是符合日本基础教育的正确理念。

近年来,日本政府以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育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为改革基本方向,构建了一个从教育目标具体化到教育结果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与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未来,日本基础教育既关注教育的过程也关注教育的结果,将由“履修主义”向“修得主义”转换,将各学科教育目标、全体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学生基本生活习惯培养目标、家庭教育目标等明确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