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用“班级日志”创建班级“温馨教室”特色

巧用“班级日志”创建班级“温馨教室”特色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造“温馨教室”,目的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体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因此,我和班委开会后达成共识,以班级日志为抓手和载体,形成班级文化特色。以上文字摘自于2012年教师节的班级日志。这,自然得益于班级日志的作用。班级日志作为班级每天日常事务的记录,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天班级情况为基本目的。

周丽娟

营造“温馨教室”,目的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体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创建“温馨教室”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己的创造,使自己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创建“温馨教室”,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能体现学生成长的印迹。

一、实践历程

新接班后,我将班级发展目标拟定为建设有丰富知识、有健康人格的班集体。因此,我和班委开会后达成共识,以班级日志为抓手和载体,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在班级日志的首页上,以“无须华丽的语言,只有真诚的流露,她(他),注定成为你们一生的回忆……”作为开场白,确定了这本日志的基调。开学初的几篇日志尤为重要,它将决定着一学期甚至是几年中班级日志作用的发挥。因此,我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特别挑选了一些学生来写,并且事先与这些学生的家长做好交流。针对开学初学生及家长的日志,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做点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班级日志的风格:家长、孩子、教师真情的流露、倾心的交谈。一年下来,再次翻阅这本日志,它就像一本回忆录,每个教育的细节都历历在目。

1.教育篇

“今天,我们有幸在开学的第一个教师节成为值勤班长,我们要向所有的老师说一句‘节日快乐’……今天,我们一踏进学校,就像进入了一片花海。一个节日,虽不在春天,但春意盎然。”

——陆平

“我们女儿的幸运在今天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有幸在中国第25个教师节的这一天,向尊敬的一中老师致以节日的敬礼……希望今天,所有的老师都会从心里微笑。”

——黄晨爸爸

“我们的心在今天格外温热。”

——周老师

以上文字摘自于2012年教师节的班级日志。在感动的同时,我们想将这份感动传递出去,因为它是如此美好的一份情感,而美的东西一定是心灵互通的。于是,我利用当天午会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学生的话、家长的话和老师的话,在那一瞬间,一份最美好的情感在教室里静静地流淌,从全班学生毫不做作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我因势利导,以此作为素材,教育学生懂得感恩于为自己付出的人。在高中的第一堂“感恩”课上,我们没有死板的说教,而是充分挖掘身边现成的素材,用最朴素、最亲近的事例教育着学生——让自己成为一个感情富足的人。这,自然得益于班级日志的作用。

2.交流篇

“通过班级日志这个平台,我们想反映现实中碰到的问题:孩子越来越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动漫,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导致视力越来越差,甚至食欲不振。不知有什么良策?”

——陆文婷妈妈

“孩子们在爱与被爱中成长,幸运与不幸同在。看来我们很幸运,我们的女儿没有沉迷其中,因为她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在家里,我们作为家长的权威没有因为她是掌上明珠而被遗忘。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孩子往往是不清楚的,有许多事,家长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倘若孩子可以享有过分的权利,孩子的未来就有可能走向未知。话语权属于家长,这是底线。多读书,多运动,转移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填充空余时光。”

——王勃妈妈

这是摘自于日志中的两位妈妈对现代网络的困惑与看法。这个问题,是处在快餐时代、读图时代的许多学生与家长共同面临的难题。在我看来,网络既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就不能逃避,更何况它对孩子未定型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以这两篇日志为话题,利用班会课,我们开展了“网络时代的我们该何去何从”主题教育,让学生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作为一个中学生,该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因为材料来自于学生自身,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教师的说理此时就显得游刃有余。这种教育效果自然也是班级日志的功劳。

3.互动篇

“今天,你们不开心了,因为作业多了;今天,老师心疼了,因为你们的作业卷已厚厚一沓了。可是今天,老师要说的是,高一(1)班的同学们,在踏入一中的大门前,你们就已经选择了接受挑战。既然选择了接受挑战,那么,堆成小山似的作业,就能吓倒你们了吗?若是吓倒了,挑战又从何谈起?今天,从你们疲惫、无奈的表情中,老师看到了压力;可是,你们可曾想过:今后的人生是由今日的辛勤浇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老师今天想要告诉你们的。同学们,化压力为动力,化不满为释然,这个假期,你们就学会了挑战自我。”

——周老师

写于2012年国庆节前

课业问题,是当前教育制度下不可回避的问题。看到高一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国庆假期就要承受这么重的课业负担,我的确有些不忍。这是高中阶段他们面临的第一次假期作业,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恐惧、害怕甚至近乎绝望。如果由此学生减弱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该怎么办?于是,我真诚地写下了这些文字,想再从家长方面寻找到一些合力,共同引导学生以健康、正确的心态接受学习的挑战,进而面对更多的人生挑战。可喜的是,我的确从家长这里获得了家校合作的合力,许多家长对此留言,如:“老师,感谢您这么体贴、爱护孩子,从您的‘心疼’一词中,我们有了一种无上的感动,我们会将这份感动化为切实的教育,和您一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步入高中这一重要转型期。真诚地感谢!”当这些互动的话语以它最原始的形式展现在不同学生、不同家长的面前,一股家庭的、家校的、班级的向上的合力就悄然形成了。或许,我们与家长之间直接的沟通并不多,但文字以它背后蕴藏的强大的力量发挥了作用。这样的日志还有很多。

或许,发挥班级日志的作用进行教育,并不能涵盖班级工作的全部,但我想,既然已经把它塑造成班级文化的模式,就应该让它担负起引导、促进学生具有健全、健康人格的作用。在日志中,可能记录着喜悦、悲伤,可能记录着困惑、矛盾,可能充满了表扬,也可能写满了批评,但这些并不重要,因为用真诚灌注的东西,必将是最经得住体味,最历久弥新的。

二、实践效果

几年的实践,我们对班级日志在创建温馨教室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如下体验:

1.通过《班级日志》,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从班级日志历时三年的记录来看,每个成为值勤班长的学生都格外珍惜这一天的值勤过程,在记录班级日志时也情由心发,把自己真正当作班级的主人,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班级日志中经常有这样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是值勤班长,晚上翻开这本亲切的日志,回忆一天的值勤过程,我们为我们对班级的责任而骄傲!”“今天,我们总体值勤不错,可是后来去参加排练,没能继续为班级服务,还望同学和老师谅解。”这些诚恳的话语中所蕴藏的真挚的责任意识,是我们育人工作的一项长期目标,而在日志中能得到渗透,无疑是让人欣慰的。

2.通过《班级日志》,塑造学生宽容的美德

班级日志作为班级每天日常事务的记录,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当天班级情况为基本目的。因此,负责任的日志书写者会认真、细致地将当天的不良表现或违纪现象记录在《班级日记》里。班主任通过阅读《班级日记》,可以全面了解班级动态,以抓住最有效的契机达到教育的功能。经过观察,发现在记录不良现象及违纪现象时,记录者大都只记录了现象本身,而隐去了具体的学生名字。经过沟通交流,我发现学生其实是因为不想得罪同学以落下“告密”的坏名声。以此为契机,我以学生之间的宽容为由大力地表扬,同时也使班级日志不致变成“告密日志”,宽容的品德也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塑造。

3.通过《班级日志》,拓展学生爱的外延

班级日志是班级日常事务的记录,同时又是学生的情感天地;班级日志采用家校互通的方式,即“学生日志+家长日志+教师留言”的方式,更培育了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必需的爱的本能。倘若一个孩子连感悟爱的能力都不具备,那将是巨大的悲哀。同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也使得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后的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很难相处,很多家长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学生也会普遍认为家长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真正地爱自己。学生和家长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而这些矛盾往往很难调和,甚至会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蛮不讲理和冷漠相对感到无可奈何,但爱孩子的心却永远也无法改变。班级日志中,经常会出现家长以给孩子的一封信的方式真诚地表达父母对孩子深厚的爱意,这是爱的教育最自然、最生动的教材。这样的爱意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孩子,对孩子身心的感染是巨大的。对爱的理解在内心愈积愈厚,终将会引导孩子成为具有丰富的爱和丰富情感的人。

4.通过《班级日志》,增强学生耐挫能力

耐挫能力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失的一项基本素养。同时,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高竞争、高压力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这一能力。

学生的内心世界有许多成年人无法预知的想法。高中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变化复杂,有了一些心事必须得以宣泄,否则闷在心里则可能酿成大祸。班主任可以通过阅读班级日志,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解决了思想上的困惑,对于日后碰到的或大或小的困难和挫折,学生就有了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有了正确解决困难的途径和办法。

“温馨教室”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但必须用行动去实践。除了把教室装饰一新,让教室的外部环境体现“温馨”的氛围外,创建“温馨教室”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沟通和生生间的沟通,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作为班主任,我将一如既往地用心去实践,将“温馨教室”建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