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交谈中克分了解对方

在交谈中克分了解对方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谈话中,经验是重要的。在交谈过程中,双方的心理活动是呈渐变状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和人交谈中应兼顾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谈话内容和听者的心境变化相适应并同步进行,这样才能让交谈意图达到明朗化,引起共鸣。一个善于办事的人,总能倾向对方的说话,以便从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点子”。我们劝你,相信这句话:“只要向他打听,必定可以得到不错的点子。”有些人在别人眼中具有这种“点子大师”的魅力。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行为学家皮鲁克斯说:“交谈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也是办事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为此,他提出了以下事项:

(1)应先了解对方的一些经历情况和生活状况。

在应酬当中,各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他有他的生活愿望,你有你的生活观点,交谈能否融洽则在于你话题的选择。假如你不了解他的生活困难,而在那里大吹特吹打高尔夫球或是环球旅游的乐趣,他肯定提不起兴趣和你谈下去的,但倘若你告诉他一条快速致富的门路,不用你说下去,他们也会提问的,因为这正是他所关心的。

在谈话中,经验是重要的。对于应酬的话题和场面,应该具有一定的经验,否则就会处于一种不利的局面;对于所涉及的话题应有专门的知识,当你和对方谈到某一件事时,你必须对此确有所认识,否则说起来便缺乏吸引力,不能让对方感兴趣,也无法与他人说到一起;充分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真理,有许多事情即使做法不同,但道理永无改变,这种永恒不变的道理,自己要常存于心;要培养自己的忍耐力,切忌凡事小气,经验证明,“小气”常使一个人吃亏。

在谈话中,还应注意,要常常保持中立,保持客观。按照经验,一个态度中立的人,常常可以争取更多的朋友。甚至你的“死党”,你也不必口口声声去对他表明,只要在事实上是“死党”就行;对事物要有衡量其种种价值的尺度,不要死硬地坚持某一个看法;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如要对人亲切、关心,应竭力去了解别人的背景和动机。

如果在交谈当中,不顾对方的心理变化,而一味地将想法统统搬出来,那么,你是得不到他的认同的。一厢情愿的谈话往往会让对方厌恶。

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说,从而失掉了说话的时机;不看对方的态度便贸然开口,叫做闭着眼睛瞎说。

在交谈过程中,双方的心理活动是呈渐变状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和人交谈中应兼顾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谈话内容和听者的心境变化相适应并同步进行,这样才能让交谈意图达到明朗化,引起共鸣。

(2)应清楚对方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和他可以侃侃而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对他则应注意委言婉语、循循善诱。不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只一味地夸夸其谈,其结果必然是失掉了一批又一批的交谈对象。

一个善于办事的人,总能倾向对方的说话,以便从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点子”。这一点常被许多人忽视,实为非明智之举。

我们劝你,相信这句话:“只要向他打听,必定可以得到不错的点子。”有些人在别人眼中具有这种“点子大师”的魅力。但是,这种人并不是凡事针对别人的话提供有利的“情报”。被称为“说起话来亢奋起劲”抑或“头脑顶好”的人们,也同样都善于聆听别人说话的内容。

由于世上只喜欢谈论自己的人居大多数,因此愿意安静聆听别人说话的人最受欢迎。所以,成为聆听好手也是扩展人际关系的重点之一。

聆听别人说话时,懂得随声附和尤为重要。只要不时随声附和,对方便会觉得你将他的重点一字不漏地听进去了。

成为帮腔附和好手的最好办法是仔细倾听对方说的话,如果心不在焉地听人说话,便有可能在不关痛痒的地方帮错腔。但是,有些不善倾听别人说话的人,由于拚命地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会在刹那间变得心不在焉。这是因为急着表现自己头脑好,打算向对方说些中听的话,因此对方的话只听到一半便心不在焉了。

偶尔丢来几句中听话,是无法收到沟通效果的。彼此将内心想法完整地相互交换,才能达到沟通目的。为了思考说些合情合理的话因而忽略对方所说的内容,抑或在中途加以妨碍时,彼此将无法相互理解。与其如此,还不如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地仔细聆听,更能让对方感到称心。

年岁大的人尤其喜欢向年轻人说道理。因为几乎无人是讨厌说话的,所以只要你练就洗耳恭听的工夫,对方必然会以相当亲切的态度对待你。虽然抱持“听老年人数说往事令人心情沉闷”想法的人不少,然而除了可以建立人际关系之外,聆听上司或前辈说的话,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见闻。毕竟,对于先出世的人而言,有义务向晚出世的人传递往事。他们并非单纯地陶醉于往事,或只谈过去显赫的功绩而已,他们说的话,大多是为了晚辈的利益。凭这种力量,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倘若倾听过前辈们的成功或失败经验后未能进行个案研究,自己也有可能重蹈覆辙。

由于前辈的话带有过去时成分居多,所以你不可囫囵吞枣,应该自行过滤后再加以消化。只是,基本上聆听他人说话是一种好习惯,仔细倾听并且让对方感到心情愉快才是重点所在。

当然,倾听人言,主要是从中获取办事的点子。

怎样才能衡量一个人呢?早在1926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布丁就提出了著名的一个观点:“人性见于金钱。”他认为:“如果用对待钱的不同态度和方式去衡量,就可以断定一个人的性格。”为此,他提出了“用钱衡量人”的察人术,主要包括:

(1)有人属于吝啬型,喜欢根据预算的方式用钱,这种人虽然很守信用,可惜没有人情味,因为不谈感情,所以一切行为都很冷淡。

(2)有钱的时候,用钱如流水;身无分文的时候,则一毛不拔,这种人属于抑郁质的类型。

(3)有人甚至肯贷款买东西,这种人是歇斯底里的气质,不懂得隐藏自己的欲望,而且虚荣心很强。

(4)在女性那种冲动性的购买行为里,隐藏着欲求不满的意思。

(5)有人在生活方面很节省,但却不惜耗费巨资于自己的兴趣,这种人具有偏执的性格,同时,在他的内心含有矛盾与自卑。此外,他也不善应酬,交际当然不好,一旦成为莫逆之交时,他却会推心置腹地无所不谈。

(6)有人对于储钱津津乐道,把储钱看成一种目的,这种人大体上对于金钱怀有强烈的自卑感与矛盾的心理。

(7)即使牺牲生活费,也会念念不忘投资生意的人,是属于对任何事情自己都有一套说辞的类型。

(8)不信任银行,而只信任现金的人,大部分都属于内向性的分裂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