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人为善是智慧处世正能量

与人为善是智慧处世正能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你能取得清华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永远不可能像清华“大师”们一样令人们瞻仰和崇敬。与人为善是智慧处世的正能量,它体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大爱情怀,对别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爱,而只有拥有大爱情怀才会有大胸怀,才能真正成为一代名家。

清华学子不仅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游刃有余。这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拥有特异功能,其实这一切要归功于他们“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

在原始森林里,猴子被所有动物公认为最聪明的动物,因为有一次森林里举行智力比赛,它轻轻松松就登上了冠军的宝座,于是它就认为自己最了不起了。有一天,猴子正在屋子外面的树下荡秋千,看见小兔子和它的伙伴们在树下玩一个从未玩过的游戏。兔子们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最终还是不会玩,猴子看了一会儿后,朝兔子喊道:“兔子兄弟,你恐怕是我们森林王国里最蠢最笨的动物了。可惜啊!如果要想让你变得聪明的话,就得长一条跟我一样长的尾巴。我看啊,你别叫兔子了,改叫短尾巴鬼得了!”兔子知道猴子是在取笑它,它却不急不忙,冷静地回答道:“世界是公平的,你尾巴长,但是你的耳朵短,你看我和你就相反了,你是耳朵短,尾巴长。所以如果你叫我短尾巴鬼的话,那么你就是短耳朵鬼。”猴子很不服气,用攻击的语气说道:“你看你的眼睛红红的,像是患了红眼病似的!”这下可气到兔子了,直接回应猴子。猴子更是得寸进尺,又说:“兔子,就你这样,还跟我比,难道你不知道我是森林里最智慧的动物吗?我可是智力比赛的冠军,就你那个笨样,还想在我面前臭显摆。”兔子很认真地说:“亲爱的猴子,我兔子从不显摆什么,也没什么可以显摆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不要以己之长攻击别人的短处。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与人为善,真诚待人。是的,我承认你非常聪明,但是你总是自以为是,到处笑话别人,这样你能有什么朋友!”猴子听后羞愧地走了。这个寓言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友好,就必须要以诚待人、与人为善。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与人相处是人的基本能力,一个人如果与他人难以和谐相处还谈什么成功呢?即使你能取得清华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永远不可能像清华“大师”们一样令人们瞻仰和崇敬。“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中透露着伟大的哲学智慧,它不是简单的圆滑世故,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明白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从而收获完美的人生,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与人为善的处世正能量。

英国作家、科学家培根说:“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人们经常认为做学问的大师们都是古板、孤僻的,但是清华的大师却不一样,他们都有火一样的热心肠,钱锺书就是这样的人。一位曾经照顾过钱锺书的护士说:“钱锺书心肠好,跟人说话特别客气,也十分尊重人,在病痛折磨下他也会强忍着,不给别人添麻烦。”有一名护士家里需要钱盖房子,但是由于工资太低了,她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钱锺书得知此事后,立马叫夫人杨绛送钱给护士。家里人经常给钱锺书送水果,钱锺书就经常请辛苦的护士们一块吃,护士们很是感动。钱锺书这种和蔼可亲的态度不仅在医院赢得了护士们的崇敬,在社会上也赢得了相当好的口碑。每个人都是存在的独立体,都需要获得别人的关怀和友爱,但是人们会经常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去先给予别人关怀和爱,这不是一个智慧人的处世哲学,因为爱是相互的。钱锺书因为真诚、热情待人而赢得了护士对他的感激和爱戴。在日常生活中,处世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了这种和蔼可亲的态度,善待他人,自然就会赢得他人的善待。

人与人的交往中,时间一长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摩擦和磕磕碰碰,当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怎么样做呢?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不要害怕说对不起!真诚而且勇敢的致歉,往往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才是智慧的处世哲学。

叶公超任清华西洋文学系主任时,吴晗、钱锺书、季羡林曾是他的学生。叶公超习惯迟到,但是从不早退。有一天,上课时间已经过了十五分钟,叶公超还没有到,于是学生们想调侃一下自己的老师,就玩起了捉迷藏,偷偷溜走了。当叶公超进入教室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非但没有怪自己的学生们,反而道歉道:“我上课来得慢,耽误了你们的宝贵时间。”学生们听完后都自觉是自己的不对,不但没怪老师,反而更加崇敬他了。叶公超还是个绝对的自由主义者,从不勉强学生们上课,但是上课的学生每节课都占满了教室。

一个人,当生活中出现不和谐的局面的时候,没必要用谩骂或武力去解决,像叶公超大师一样用一句简单而又幽默的道歉话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成就和谐的人际关系。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用一个微笑去解决一场战争,这才是一个高明人所必须具有的素养。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 “以貌取人”,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卢梭说:“根据外表判断是多么容易上当,而俗人往往最为重视这种根据外表去判断的方式了。”这就是俗人和大师的区别。在清华人的处世哲学中从来没有以貌取人,只看重你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众所周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有很多弟子,其中一个叫子羽的弟子,长相实在是难看,孔子对他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的,子羽受到如此冷落只好退学,回家自己钻研学问。子羽虽然相貌不是很理想,但是他爱学习、喜欢独立思考,经过发奋苦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学者,很多学子慕名到他门下求学,他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这事被孔子得知后教育自己的弟子说:“从子羽身上我明白,不能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因为外表和才华、内心有很大的差别。”从孔子的教训来看,在与人交往中,不能只看人的表面,更应该注重与人为善的理念,从各方面去衡量一个人,综合评价。

与人为善是智慧处世的正能量,它体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大爱情怀,对别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爱,而只有拥有大爱情怀才会有大胸怀,才能真正成为一代名家。曾任清华校长的叶企孙就有这样的大爱情怀,他关爱学生是出了名的,即便过去许多年,他的学生在回忆起叶企孙对他们的关爱时,依然十分感动。抗战时期,清华西迁至云南昆明,有一天,叶企孙在给学生上完气体动力论课后,叫学生去公园举行茶话会,讨论一下对气体动力的看法。学生们入座喝茶的时候,叶企孙已经出去半个小时了,回来的时候只见老师手中有两大把果糕。当时的昆明物价飞涨,老师们的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困难,经常营养不足,叶企孙就把学生强行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逼着学生喝牛奶。不仅如此,叶企孙在学习中也十分关爱学生,作业和试卷的批改都非常认真,若发现特别的学生,就用本子记下来,对其进行个别指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李政道就是其中之一。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叶企孙对学生的关爱就是对人才的关爱,更是对社会、对国家的关爱,叶企孙先生这种与人为善的处世正能量是一种何等的大爱情怀!

清华正能量不仅映射在清华人的学习和科研中,这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也能在生活中、为人处世中发光发热。都说清华人是智慧的代名词,这个形容一点儿都不假,清华人和普通人有着一样的智商,却有着超人智慧,这种智慧在学术研究中,也在为人处世中被一一证实。清华人本着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并能以其自身的这种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